《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二维材料范德华界面力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万勇
  • 发布时间:2021-11-26
  •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张忠研究员、刘璐琪研究员团队在范德华界面力学行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lastocapillary cleaning of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interfaces”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5069,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5302-2)。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电、光、热等物性。通过逐层堆垛组装构筑的范德华同质/异质结体系可进一步拓展其性能,如特定角度堆叠的双层转角石墨烯表现出超导、超滑等物理力学行为。由于二维材料的大比表面积特性,在构筑范德华同质/异质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空气中水分子等杂质并聚集形成微纳米尺度鼓泡。一方面受到污染的范德华界面预期会显著降低微纳米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这种微纳米尺度鼓泡具有高压、限域、大变形等特征,为二维材料应变工程、高压化学、限域催化、电镜下液体池等多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契机。因此,如何克服鼓泡污染实现范德华界面原子级洁净、鼓泡应变大小及分布、压差等因素是二维材料制备、转移、物性测量及应用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针对同质/异质范德华材料界面力学行为难于测量与表征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提出角度可控范德华同质/异质结构筑新策略,实现了转角双层石墨烯制备(ACS Appl. Mater. & Interfaces, 2020; 12(36): 40958-67)。该工作中,研究团队借助侧向力显微镜技术表征转角石墨烯莫尔云纹,实现了对范德华界面洁净度的可视化表征。借助毛细力辅助转移技术引入水、乙醇等介质构筑了纳米级液泡。在弹性能和界面能竞争机制下纳米液泡呈现几何自相似性,具有特定弹性毛细参数。在探针力的激励下石墨烯范德华界面表现出自清洁现象;得益于液泡的边缘失稳,相邻液泡间发生“长程”作用诱导纳米液泡发生自发融合。研究揭示了不同于传统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机制下二维材料弹性能对融合过程的影响和贡献。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微孔鼓泡实验技术,进一步研究了预张力对弹性毛细参数和液泡间“长程”相互作用影响及调控,相关机制得到分子动力学模拟支持和验证。

    张忠研究员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低维微纳米材料及结构力学行为研究,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经验积累。通过自主搭建的微纳米尺度鼓泡技术-原子力显微术-显微拉曼光谱联用测试表征技术平台,近5年先后实现了双层石墨烯层间范德华界面可控剪切变形与界面剪切应力测量(Phys. Rev. Lett. 2017);揭示界面强弱差异对微纳米尺度鼓泡应变分布及大小的影响,提出预测纳米尺度不同形状鼓泡应变大小和分布的理论解(Phys. Rev. Lett. 2018,封面);实现了纳米级厚度二维材料弯曲刚度实验测量。由于层间范德华界面剪切变形和滑移影响,材料本征力学参数弯曲刚度和杨氏模量表现为独立力学参量,传统薄板理论中弯曲刚度与厚度关系不再适用(Phys. Rev. Lett. 2019, 封面);并对以上研究成果在应变工程、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揭示微纳米尺度界面力学在多学科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影响(Adv. Mater. 2019, Compos. A 20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家纳米中心联合培养侯渊博士、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戴兆贺博士、清华大学张帅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分子动力学模拟由清华大学冯诗喆博士完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璐琪研究员、张忠研究员,清华大学李群仰教授、徐志平教授为该工作的通讯作者。该系列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重大和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5302-2。

相关报告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二维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0-15
    • 2019年9月13日,Phys. Rev. Lett. 《物理评论快报》作为封面图片(PRL cover page image)和主编推荐论文(Editors’ Suggestion)发表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张忠、刘璐琪研究员在二维材料力学性能研究领域的最新工作,题为“多层范德华材料的弯曲”(Bending of Multilayer van der Waals Materials) [Guorui Wang et al., Phys. Rev. Lett. 123, 116101 (2019)]。   二维材料原子级厚度、低的面外刚度特征极其容易发生面外失稳,产生褶皱、鼓泡、圆筒卷以及折叠等微结构,这些面外变形与二维材料自身的弯曲刚度大小密切相关。受测试技术及纳米尺度样品操纵技术的制约,一直以来二维材料弯曲刚度实验测量是一个技术挑战。因此,研究人员大多沿用经典薄板理论中弯曲刚度(D)与弹性模量(E)、厚度(t3)的关系来估计材料的弯曲刚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张忠、刘璐琪研究员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分校黄瑞教授、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合作,发展了普适性测量少层二维材料弯曲刚度的微孔鼓泡实验技术,实现了少层石墨烯(Graphene)、六方氮化硼(hBN)、二硫化钼(MoS2)等三种材料弯曲刚度的直接实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二维材料层间存在剪切、滑移变形,导致材料弯曲刚度远低于经典薄板D-E理论预测。受层间范德华作用力大小及二维材料原子结构特征共同影响,虽然三种材料弹性模量E表现出 (MoS2<hBN<Graphene),但在相同厚度下,弯曲刚度D则表现为(MoS2>hBN>Graphene)。随研究对象的尺寸近一步减小到纳米尺度,少层范德华材料弯曲刚度和弹性模量间的关系已不再完全适用传统连续介质力学框架下的相关理论。   研究团队于2017年报道了利用微孔鼓泡实验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验测量了双层石墨烯层间的界面剪切应力(Measuring interlayer shear stress in bilayer graphene) [Guorui Wang et al., Phys. Rev. Lett. 119, 036101 (2017)],本工作是在相关研究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汪国睿博士、戴兆贺同学和中心硕士研究生肖俊凯同学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先导B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原文链接:URL: 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23.116101 ;DOI: 10.1103/PhysRevLett.123.116101
  • 《非层状材料二维纳米结构范德华外延生长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于改红
    • 发布时间:2014-07-10
    • 二维层状材料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类新材料,通常其层内以较强的共价键或者离子键结合而成,而层间则是依靠较弱的范德华力堆叠在一起。与石墨烯相比,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因其较为理想的带隙结构使它们在微电子及光电子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此外,与传统的Si及III-V族半导体材料相比,层状半导体二维纳米 结构具有超薄的厚度,有利于器件的栅极调制,并且有助于器件在纵向方向的高密度集成;此外层状半导体二维纳米结构表面非常光滑、没有化学悬键,这个特征使 载流子免于表面粗糙度及陷阱态的影响,从而能够获得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且天然的二维结构使其与柔性基底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有望成为理想的柔性器件材 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何军课题组系统地研究了Te及Se基层状材料,如碲化镓(GaTe)超薄纳米片等,获得了一种高性能的光电晶体管器件(ACS Nano,2014,8, 4859-4865。在二维层状结构SnSe生长过程中人为引入催化剂,从而可控地制备一种一维/二维高级次复合结构垂直阵列 (Nanotechnology, 2014, 25, 105705)。该成果获得了编辑及审稿人的认可,被选为当期的封面,作为亮点文章报道(featured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