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现代加工技术丛书——稻米深加工》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4-12-22
  • 本书详细介绍了稻米深加工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稻米的结构形态和理化性质、稻米的加工特性与深加工层次、米制食品加工技术、稻米深加工全利用技术、稻米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与纯化、米糠油及其衍生物制品加工技术及稻壳的深加工技术,充分反映了国内外稻米深加工的科研成果和最新动态。全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供从事稻米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同时亦可作为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 该网页介绍了本书的目录。
  • 原文来源:http://www.cip.com.cn/cbs/show_book.php?bid=3294&type=d
相关报告
  • 《农产品加工与转化技术》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4-02
    •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和加工技术发展现状;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技术主要内容;第三节 农产品加工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农产品加工与转化技术》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3-28
    • 国外农产品贮存、保鲜和加工的现状 农产品产后的增值潜力巨大。世界发达国家均将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和加工业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从农产品的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的产值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贮运、保鲜和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美国用于采前田间生产的费用仅占30%,而70%的资金都用在采后环节,从而保证了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生鲜果蔬产后损耗控制在1.7%~5%之间,粮食损耗低于1%。70年代以来,世界各经济及技术进步的国家陆续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保鲜规模在意大利、荷兰为60%左右,其它西欧国家为50%,美国、日本高达70%左右。食品工业转化率发达国家粮食在80%以上,果蔬占5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值的经例,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仅0.38﹕1。 我国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现状 我国农产品保鲜加工业在近几十年来有了较快地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食品市场的供应现状,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加工行业已由销地向产地转移。以水果贮藏为例,1985年全国冷库贮量约为3.9×105吨,其中3.215×105吨由城市商业系统贮藏,销地库藏量为产地的4.6倍,而1993年产地贮藏容量达以5.40×106吨,约为销地的11倍。粮食贮藏也已打破了计划经济控制下国有粮库独家贮藏的状况,农民手中贮粮总量也超过了国库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