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老年人群体中的胆固醇和COVID-19致死率之间的关联》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5-18
  • 5月10日,bioRxiv发表了题为“Cholesterol and COVID19 lethality in elderly”的文章。
    由SARS-CoV-2引起的COVID-19疾病在老年人和有潜在慢性疾病的人中尤为严重。至于老年人为何易受伤害,以及儿童为何有抵抗力,其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而了解这些差异对于保护弱势群体、指导有效的政策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在此文中作者表明了利用胆固醇转运蛋白载脂蛋白E(apoE)来从血清中运载胆固醇的细胞,增强了假型SARS-CoV-2的内吞进入。高胆固醇SARS-CoV-2进入点的超分辨率成像显示,其表观直径显著增大(约10%至100nm),几乎是病毒进入点总数的两倍。胆固醇伴随着血管紧张素原转换酶(ACE2)到达病毒进入点,在那里SARS-CoV-2停靠并利用适当的机会进入细胞。此外,文章还发现胆固醇增强了SARS-CoV-2与细胞表面的结合,从而增加了与内吞途径的联系,且降低细胞胆固醇有相反的效果。
    基于这些发现和已知的外周组织胆固醇在衰老和炎症过程中作用,文章建立了一个胆固醇依赖的COVID19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致死率模型。胆固醇随着年龄和炎症(如吸烟和糖尿病)的增加而增加,相应地细胞表面则存在着更多病毒进入点和最佳组装的病毒进入蛋白。重要的是,文中模型表明高胆固醇是组织中最令人担忧的现象,而不是血液中。事实上,血液中胆固醇的快速下降可能意味着外周组织中胆固醇的严重负荷,以及SARS-CoV-2传染性升级的危险情况。因此,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抗胆固醇的影响,为健康饮食以避免严重的COVID19病例感染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5.09.086249v1
相关报告
  • 《5月10日_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老年人群体中的胆固醇和COVID-19致死率之间的关联》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5-11
    • 信息名称: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老年人群体中的胆固醇和COVID-19致死率之间的关联 1.时间:2020年5月10日 2.机构或团队: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3.事件概要: 5月10日,bioRxiv发表了题为“Cholesterol and COVID19 lethality in elderly”的文章。 由SARS-CoV-2引起的COVID-19疾病在老年人和有潜在慢性疾病的人中尤为严重。至于老年人为何易受伤害,以及儿童为何有抵抗力,其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而了解这些差异对于保护弱势群体、指导有效的政策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在此文中作者表明了利用胆固醇转运蛋白载脂蛋白E(apoE)来从血清中运载胆固醇的细胞,增强了假型SARS-CoV-2的内吞进入。高胆固醇SARS-CoV-2进入点的超分辨率成像显示,其表观直径显著增大(约10%至100nm),几乎是病毒进入点总数的两倍。胆固醇伴随着血管紧张素原转换酶(ACE2)到达病毒进入点,在那里SARS-CoV-2停靠并利用适当的机会进入细胞。此外,文章还发现胆固醇增强了SARS-CoV-2与细胞表面的结合,从而增加了与内吞途径的联系,且降低细胞胆固醇有相反的效果。 基于这些发现和已知的外周组织胆固醇在衰老和炎症过程中作用,文章建立了一个胆固醇依赖的COVID19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致死率模型。胆固醇随着年龄和炎症(如吸烟和糖尿病)的增加而增加,相应地细胞表面则存在着更多病毒进入点和最佳组装的病毒进入蛋白。重要的是,文中模型表明高胆固醇是组织中最令人担忧的现象,而不是血液中。事实上,血液中胆固醇的快速下降可能意味着外周组织中胆固醇的严重负荷,以及SARS-CoV-2传染性升级的危险情况。因此,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抗胆固醇的影响,为健康饮食以避免严重的COVID19病例感染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5.09.086249v1
  •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展石斑鱼种群研究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5-08
    • 有一种加勒比鱼每年1月和2月满月时分都要长途跋涉到特定的地点进行交配产卵,这种产卵聚集活动会持续几天,而剩下的时间都是独居。 这种群体行为很容易让它们成为渔民的目标猎物,经常在繁殖季节被捕捞,造成过度捕捞。过去的五十年期间,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双向结合增加了捕鱼压力,导致加勒比地区的拿骚石斑鱼种群数量锐减。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普里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学家Brice Semmens以及其他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在内的团队正在努力以扭转这一趋势。 2002年,在小开曼岛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大型产卵群后,开曼群岛环境局和珊瑚礁环境教育基金会(REEF)的公民保护组织开展了一项关于当地拿骚石斑鱼种群的合作研究。2005年,Semmens加入了这项研究,取名为石斑鱼月球项目(Grouper Moon Project)。13年后,他和他的学生仍然是项目组成员,并引入斯克里普斯海洋所新的鱼类保护技术。 石斑鱼月球项目开始后,开曼群岛政府制定了一项禁止在鱼类产卵聚集点捕捞的命令,期限为8年。而2011年,政府延长了禁令时间,这是该项目产生的直接结果。2016年,政府下令在拿骚石斑鱼产卵季节实施永久季节性关闭禁令,而其它时间里,捕捞数量和种类也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只允许用特定的渔具种类进行捕捞。2008年小开曼群岛大约有1500条鱼,到2018年,大约有6000条,这是管理条例实施的成果。 Semmens和他的团队在岛上安装了一套声波记录器,以确定拿骚石斑鱼的种群大小,并了解单个鱼类的运动情况。水听器记录下拿骚石斑鱼发出的声音,其他的仪器用来记录一些鱼身上追踪设备发出的信号。石斑鱼产卵期间,科学家们发放安装了GPS和卫星电话的漂流浮标,每个漂流浮标随波而流,漂流轨迹揭示了石斑鱼卵和幼鱼的分散情况。研究团队还采集了一部分石斑鱼卵,研究其受精率和孵化率。下一阶段,研究人员将研究水温和繁殖成功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有证据表明,鱼卵和幼鱼对海洋变暖很敏感,这可能对拿骚石斑鱼的存活造成威胁。 Semmens等人结合石斑鱼月球项目的经验,在拉霍亚附近海域也建立了40多个电子收听站,接收器连接到海底,记录附着在多种鱼类上的追踪装置发出的信号。Semmens前不久成为加州海洋渔业合作调查局(CalCOFI)的主任,并将其重点研究领域扩展到渔业,以及考虑加州当前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的相互作用。 (张灿影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