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科激光又完成一项重大合作 》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5-02-13
  • 【内容概述】据光电汇2月13日报道,近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科激光”)与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飞股份”)达成合作意向,携手共创激光领域的新篇章。

        锐科激光作为国内光纤激光器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激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轨道交通、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助力相关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同飞股份作为温控领域的佼佼者,拥有先进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在装备制造温控、储能温控等多个业务板块具有显著优势。此次合作双方围绕激光水冷一体机的研发、生产、应用等环节展开了细致的讨论。锐科激光始终致力于打造高性能、高稳定的激光器产品,因此对激光器的温控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锐科激光推出的智能自冷却系列激光器产品,就是在温控方面做了大胆创新,目前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未来,将借助同飞股份在温控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和专业优势,双方联合针对激光器智能温控前沿技术开展深入合作。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I4MTY3OA==&mid=2247958090&idx=3&sn=e9f37b1b2d4903c67e705a67d1ca792e&chksm=eb713430d691132164504ff99ba873ac6147b743e4e130cdb6cbc528dd58e58bef8869fe63ae#rd
相关报告
  • 《Lumibird Canada等三方合作完成激光雷达轨道安全原型》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1-27
    • 总部位于渥太华的激光雷达系统设计和制造商Lumibird Canada、数字技术领域的全球参与者泰利斯(Thales)、约克大学拉松德工程学院宣布,已经共同完成了他们合作的OnTRAC项目。这是一个为期30个月的项目,以现有的激光雷达技术为基础,建立一个光学传感器融合系统的原型。 OnTRAC是一款专注于铁路行业的光学传感器系统,该系统被设计成与自动轨道车辆集成,用于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障碍物检测、分类和跟踪(OCDT)。 从2019年开始,上述3方合作伙伴首先进行了一项关于自动轨道车辆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的调查研究,然后开发了一种新的传感器架构,从而产生了一种专门为车队轨道车辆设计的新原型激光雷达系统,最终于2021年分别在典型和不利的天气条件下完成了该项目的安全和运营评估——包括现场铁路演示。 利用已建立的Opal 3D激光雷达产品系列,该项目打造出了不同视觉传感器的集成套件,特别是一个新颖的、可伸缩的3D激光雷达设计,它具有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目标检测,在系统架构中进行分类和跟踪,以满足自动铁路运营的严格安全需求和性能要求。 合作伙伴表示,他们的新系统将支持安全、自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使轨道交通更高效、运营成本更低,并能够全天候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缺乏经验/培训、疲劳和其他影响人类操作员的相关影响而造成的事故。 该项目的成果为ODCT解决方案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成为加拿大下一代自动铁路信号和控制产品的一部分;因此,这是确保加拿大在全球自主系统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和出口的重要一步。 “OnTRAC项目是安大略省致力于支持创新和合作,以加速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开发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安大略省经济发展、就业创造和贸易部长维克·费德利(Vic Fedeli)表示。 “自动驾驶技术有潜力提高安全性,使铁路旅行在变化的天气条件下更加高效和可靠。安大略省很高兴通过OVIN支持OnTRAC的这个创新项目。”交通部长Caroline Mulroney评论道。 “我们希望,在此开发的系统和产品将使自主铁路和其他自主系统市场(如汽车)的所有合作伙伴能够开展商业化活动,从而支持合作伙伴及其供应商在安大略省创造数百个新的就业机会。”加拿大Lumibird公司运营总监Nick Cristello说。 约克大学拉松德工程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Gunho Sohn博士评论道:“通过OnTRAC项目,我在拉松德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有机会与泰利斯和Lumibird Canada合作,通过解决当前自主轨道控制和信号技术的各种缺陷,探索人工智能在轨道交通中安全可靠地使用的方法。”
  • 《在光伏、激光雷达技术之后,中国又一项创新科技领先全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4-17
    • 早前中国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由此让国人看到了我们已有100多项技术居于全球领先,其中光伏技术、激光雷达技术都是中国科技领先的技术,日前中国又在新兴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增强了中国科技的竞争优势。 4月12日中国自主研发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了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打破了2017年101秒的世界纪录,为人类研发绿色能源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在“人造太阳”技术方面一直都领先于美国,早在2006年就建成了EAST人造太阳,在全球率先实现核聚变“点火”,2017年实现了可控核聚变延续101秒的世界纪录,这次进一步将延续时间延长了3倍至403秒,再创新的世界纪录。 在人造太阳技术专利方面,中国已取得核心技术200多项,2000多个专利。早前日媒统计的数据指出中国的核聚变技术居于全球第一,美国、英国分别位居全球第二、第三名,日本位居第四名,肯定了中国在核聚变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 专家 认为核聚变延续时间至少得达到3000秒才具有商用价值,按照中国的核聚变技术发展进程,预计再过10年左右就能达到这个商用临界点,中国预计最快在2050年建立全球第一座核聚变电站,将核聚变技术实现商业化。 核聚变技术属于清洁能源,它的技术原理与太阳类似,可控核聚变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不会污染环境;相比之下,当下的核电站所采用的核裂变技术会产生放射性废料,甚至连用于冷冻的水都会产生放射性,早前日本福岛核电站将废水排入大海就引发巨大争议,可能给太平洋造成巨大的环境灾害。 核聚变还能产生比核裂变更多的能量,理论上只要几克反应物,就有可能产生一太(万亿)焦耳的能量,这对于人类积极追求的清洁能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正因此全球都在努力推进核聚变技术的发展。 当前全球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即是诸如石油、天然气等,然而这类化石能源将地球数亿年累积的碳变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日益温暖,干旱、洪水灾害日益严重,这促使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减少碳排放,减缓地球变暖,而早日实现核聚变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地球人类数量不断增加,已引发粮食危机,《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公布的数据指出全球有8亿人口面临粮食危机的影响,而核聚变技术可以提供无污染的光源,实现低成本粮食生产,并且将不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由于核聚变技术所拥有的诸多优势,以及可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祉,因此都在努力推进核聚变技术的发展,而中国取得核聚变技术领先优势,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科技的实力,打破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甚至可以借此反制美国,成为中国的又一个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