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将迎新一轮政策红利 - 中国电力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09
  • 部委频频调研部署 一揽子改革开放举措和重大项目落地在即

    加快国企混改、更大力度开放、加码创新转型将成发力点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东北振兴将迎新一轮政策红利。《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日,从中央高层到部委层面围绕东北振兴频频展开调研和部署,辽宁、黑龙江等地也在密集谋划新一批重大政策和重点任务,一揽子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蓄势待发。除了设立东北振兴专项转移支付给予倾斜支持外,加快国企混改步伐、采取更大力度开放措施、加码推动创新转型将成关键发力点。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东北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今年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6.1%、2.4%、5.3%。其中辽宁经济增速时隔四年多再次回到6%以上。

      近一个月来,中央高层和部委紧锣密鼓地展开调研和部署,加快推进东北振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实现东北振兴关键在改革开放。6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奋力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据悉,国家将设立东北振兴专项转移支付给予倾斜支持。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机制。采取更大力度开放措施,打造重点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高地。

      部委层面,6月18日至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赴辽宁省、吉林省,围绕东北地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十四五”时期推进东北振兴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要求,围绕推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目标,研究提出东北振兴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开放举措。6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工作座谈会暨现场经验交流会,强调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融合,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东北三省一区在奋力实现全面振兴上也在加快部署。比如,6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辽宁实践”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省长唐一军表示,将抓好国企国资改革重头戏,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中国-中东欧“17+1”经贸合作示范区、东北亚经贸合作先行区建设等。6月18日召开的吉林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强调,研究落实举措,细化具体任务,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扩大招商引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副院长王士君对记者表示,据统计,针对东北振兴及相关政策已有1000余项,其中国家政策200项左右,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政策体系结构。

      从省域情况看,辽宁省集中在创新创业、功能区发展等;黑龙江省集中在开放政策、国企政策和政府改革策略;吉林省更多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性政策。

      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东北地区重大工程项目也将提速推进。记者从地方发改委获悉,黑龙江将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建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重大能源项目、重大产业建设项目等。辽宁计划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基地,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一批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从各方释放信号看,改革、开放、创新已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词。其中,国企改革被提到重要位置。6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东北三省一区国资委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当前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处于关键时期。要发挥国企在东北振兴中的龙头作用,尽快在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

      “东北地区要以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试点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不受股权限制,积极探索各种经营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国企改革方式和国有资本配置格局,建立容错机制。”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对记者表示。

      在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看来,东北振兴既要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加大国企混改力度,也要加快改善营商环境,破除隐形壁垒,壮大民营企业。事实上,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已经明确,将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

      在打造开放新高地上,多地也有不少部署。辽宁省明确提出,全力把辽宁打造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大门户, 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振兴东北经济需要三省一区通力合作。比如,在开放通道建设,协作平台建设方面,发挥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构建大通关的贸易通道。”银温泉说。

      王士君还建议,东北振兴政策除了区域普适性外,要强化差异性和导向化,以及提高政策连续性和持续性,建立区域发展的长效机制。

      此外,专家表示,东北经济已进入转型关键期,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马德秀表示,要立足制造业的扎实基础,加快大平台建设,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把既有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发与转化扩散。“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而创新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企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

相关报告
  • 《前9个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42GW 分布式光伏增300%-中国电力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7-10-31
    •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17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2017年1月份至9月份、我国新增光伏装机达到42GW左右、增长了60%、其中分布式装机15GW、同比增长了300%以上。   王勃华还介绍, "家庭光伏 (户用光伏) 是行业发展亮点中的亮点, 例如, 浙江省嘉兴市在2017年1月份至5月份增加了家庭光伏6000户, 累计达到12000户, 也就是5个月的新增量相当于过去几年的累积。同时, 杭州市今年上半年新增家庭光伏量也达到了多年的累积数量。在此基础上, 浙江省截至7月底家庭光伏已经达到8.5万户 "。   技术更迭日新月异在国家能源局光伏 "领跑者" 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光伏产业正向高效、高品质化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光伏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发电成本进一步降低。   如今, 光伏业已经展开了围绕提效降本的新一轮技术革命, 多晶硅金刚线技术、黑硅、PERC、双面双波组件、MWT背接触技术、1..。
  • 《政策确定性推动中国平价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电力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09
    • 政策的偏向以及成本的下降正引导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稳步推进平价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发展。能源局同时也核准了1.5GW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去年试点推进困难,这一批新试点带来新的希望。BNEF认为,随着平价项目成为获得审批最有优势的渠道,无补贴风电或光伏项目将蔓延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只有八个省区有平价难度。   在2019年5月2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第一批平价项目中,风电与光伏项目规模分别达到了4.5GW与14.8GW。此外,另有1.5GW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将在26个城市展开,不过具体的发电技术并未公布。   在第一批平价项目中,仅有30%的规模明确了在2019年年底前并网的目标,剩余大部分项目在2019年以后才会建成。重量级的项目开发商选择在平价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而小开发商则在其他地区探索2020年以前成本下降的可能。从这些项目的情况来看,开发商的回报预期很大程度上保持不变。   目前,黑龙江与广东成为平价项目开发商最为青睐的地区。黑龙江拥有较好的风电与光伏资源;而广东省的燃煤标杆电价为全国最高,为平价项目未来20年提供了高收益。   虽然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带来了希望,但是项目并网和交易前仍须获得电网公司的配合。这一新的商业模型不但将催生新的售电企业,同时会减免交易涉及的过网费。因此,我们对分布式市场化交易下一步的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尽管平价项目的规模仅分别占BNEF今年风电及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测的4%及11%,这将是一个快速转型的开始。2021年开始,所有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都将没有补贴的支持,光伏政策也将紧随其后。BNEF预计,开发商对平价项目的兴趣将日益高涨,推动平价项目至少在其他七个省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