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Rxiv预印平台于3月30日在线发布了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清华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的文章“Orthogonal genome-wide screenings in bat cells identify MTHFD1 as a target of broad antiviral therapy”,研究团队通过对蝙蝠细胞的两万多个基因进行系统全面的筛查,确定了数十个病毒复制所依赖的关键蝙蝠基因,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新的宿主基因MTHFD1,并且MTHFD1的抑制剂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SARS-CoV-2复制。
文章指出,蝙蝠与几种主要病毒性疾病的人畜共患病传播均有联系,包括2003年的SARS疫情和持续的COVID-19大流行。尽管蝙蝠基因组测序研究已经揭示了先天免疫系统的特征适应性,但迫切需要功能基因组研究,以便为蝙蝠病毒感染耐受性的分子解剖学奠定基础。本文中研究人员报告了狐蝠科的Pteropus Alecto(中央狐蝠)的全基因组RNAi文库和CRISPR文库的建立和筛选。研究人员使用互补的RNAi和CRISPR文库分别对腮腺炎病毒感染和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所需的Pteropus Alecto细胞进行筛选。
研究人员发现两种病毒感染所需的筛选结果均集中在胞吞途径和蛋白质分泌途径上。此外,研究人员揭示了蝙蝠细胞以及人类细胞中病毒复制对C-1-四氢叶酸合酶基因MTHFD1的普遍依赖性。MTHFD1抑制剂carolacton可以有效地阻止包括SARS-CoV-2在内的几种RNA病毒的复制。文章表示该研究为系统地研究蝙蝠生物学的遗传基础提供了资源,并为开发广谱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标。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