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未来气候的指示》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7
  • This repo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is available online as a pdf file.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acial advance and retreat and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hree main theories that have caused repeated glaciation: the Milankovitch theory, changes in energy output of the sun and increases in volcanic activity. It contains many images and maps of glaciers and their extent.
  • 原文来源:http://pubs.usgs.gov/gip/glaciers/
相关报告
  • 《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四川声音 长江冰川在消融(图)》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0-21
    • 岗加曲巴冰川 1969―2007年年平均退缩距离超过2800米 雀儿山冰川 1980-2010年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200米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 1982-2002年冰舌后退了250米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 1966-2008年退缩943米   贡嘎山、玉龙雪山、雀儿山……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但我们不熟悉的是:它们都正在消融。   11月29日至12月10日,联合国新一轮气候谈判在墨西哥坎昆举行,来自四川本土的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将在大会上展示长江冰川剧烈变化并发出呼吁。   昨日,记者连线在坎昆参加气候大会的绿色江河环保组织会长杨欣,作为四川本土环保人士代表,他正在准备一次边会,将与各国人士一起分享组织成员们5年来对长江流域的冰川现状研究成果。 身边5座冰川都在退缩   “受气候暖化的影响,长江流域的冰川正在逝去。”杨欣说,绿色江河历时5年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航空图片、遥感图片和卫星图片的对比,分析发现了长江源冰川退缩(可粗略理解为缩短)的最新数据。   岗加曲巴冰川在1969至2007年间最大表面冰体退缩距离(冰川末端至凹陷最内侧)超过4000米,最小退缩距离(冰川末端至冰川凹陷最外侧)超过1600米,平均退缩距离超过2800米。   1980-2010年,雀儿山冰川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200米。   1980-2010年,雪宝顶冰川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300米。   1982-2002年,玉龙雪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冰舌后退了250米。   1966-2008年,贡嘎山的海螺沟冰川退缩943米。   长江冰川的剧烈变化及环境的响应,让居住在当地的人们逐渐感到了对未来的担忧,“草场质量变差,牛羊产量下降。” 今年的气候大会冷清许多   带着这样的数据,绿色江河组织来到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他们将在世界的舞台发出呼吁“关注冰川,关注高地”。   相比去年沸沸扬扬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今年的坎昆“缺少激情”,参会人士没有去年多,加上大会场地分散,显得冷清许多。杨欣感慨,作为一个草根组织,要在大洋彼岸举办会议和展览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世界的舞台行动。   成员们专门印制了1000份宣传手册投放,并在一场边会上展示了气候变化对高原冰川、草原、森林和当地牧民生计的影响。6日下午还将参加一个世界气候组织举办的中国日活动,并在下午的NGO(非政府组织)代表会议上发言。   杨欣说,绿色江河一行代表回国后,还将继续关注高地居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存状况。 绿色江河简介>>>   四川本土NGO,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江源冰川退缩的监测”、“长江源生态人类学调查”是绿色江河近5年来持续开展的环保项目。在此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绿色江河启动“2010长江冰川拯救行动”,把对长江源冰川的关注扩展到对全流域冰川的关注。早报记者冯雅可
  • 《水文对阿拉斯加湾流域气候以及冰川规模变化的影响》

    • 来源专题:水环境管理与流域管理
    • 编译者:邹丽雪
    • 发布时间:2017-08-23
    •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尺度的水文模型对21世纪末期阿拉斯加湾流域的径流对区域气候以及冰川规模的影响进行定量。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数据与5个耦合模型相结合,利用两个有代表性的浓度的通路方案以探究2070-2099的气象胁迫。在假设平衡线高度增加200m-400m的条件下利用一个高程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冰川规模。大气环流模式预测表明在RCP 4.5条件下每年降水量以12%的速度增加,在RCP8.5条件下以21%的速度增加。在RCP 4.5和RCP 8.5 条件下整个阿拉斯加湾年平均温度分别升高2.5℃和4.3℃。复杂气候以及冰川场景预测整个阿拉斯加湾在RCP4.5/ELA200条件下每年径流增长9%,在RCP8.5/ELA400条件下每年增长14%。在RCP4.5/ELA200条件下冰川径流减少14%,RCP8.5/ELA400条件下冰川径流减少34%。每年径流的跨模型变化大约是降雨输入变化的两倍。同时,径流分区的变化较大且积雪径流受到雨加雪事件的影响。我们展示了整个阿拉斯加湾以及个别水体的的汇总结果,通过单独扰乱气候胁迫或者冰川覆盖以展示水文变化并探索这些结果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