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成立》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3-04
  • 3月1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绍兴市政府在绍兴市行政中心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将联手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杭电绍兴校区),构建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新型高等教育载体,打造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新型新兴学院。这是全国高校为数不多的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命名的新兴学院,旨在培养国家急需的集成电路领域高端精英人才。

    去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集成电路一级学科。随后,全国多地成立集成电路相关学院(大学)。如北航微电子学院宣布更名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成立了南京集成电路大学。

    根据协议,杭电拟将王牌学院微电子学院主体搬迁至离本部下沙校区50公里之距的绍兴越城新校区,利用学校集成电路学科优势,根据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管理模式,以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为主设置本科专业课程,聚焦集成电路、智能传感、新型半导体器件、装备电子、通信技术明确研究生研究方向,同时建设微纳加工、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三个科研共享平台,筹建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度,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奋力打造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据了解,杭电作为我国电子信息类四大名校之一,也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其集成电路学科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校率先在全国高校成立集成电路CAD、CAE研究所,长期致力于集成电路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绍兴迎来了多重利好叠加的重要发展机遇期。该市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50余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在此落地。绍兴正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集群智造跨越升级的样板城市,争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

相关报告
  • 《“绿电码头”来了 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4
    • 日前,随着梅山港区5号风机安装完毕,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顺利投运,意味着浙江建成首个“绿电码头”。 所谓“绿电码头”,即通过集成和应用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依托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在港口码头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港口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月,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推进浙江省港口绿色低碳建设合作协议》,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是该协议实施落地的标志性工程。 风光储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风电、光伏和储能一起构建成一个巨大的绿色“充电宝”。在这里,风机、光伏板将港口的自然风能和光能转变成电能,为停泊的巨轮、忙碌的集卡和不停运转的龙门吊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用不完的绿色电能将汇聚到储能设备里储存,以备港口用电高峰期使用,多余的绿色电能则并入国家电网。 该项目风电与光伏的年发电量约5917万千瓦时,应用储能充放电策略及能源管理,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万吨,相当于410万辆小汽车一天的碳排放量。 “风机的风叶有近百米长,每转动一圈就能产生9千瓦时的电能,扫过的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应肖磊介绍说,今年6月,集装箱船“宝城”轮靠泊梅山港区26小时,共使用岸基供电2.5万余千瓦时,而一台风机仅需运转一天即可满足其靠泊期间的用电需求。此外,储能项目充满电可储存2000千瓦时电能,足以提供一艘载箱量为5000标准箱的6万吨级货轮靠泊港口2小时所需的电量。 截至8月26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累计发电量已达1190万千瓦时,轻松满足港区岸电以及智能换电站等设备的用电需求。“该项目优化了港口能源供给结构,提高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为全国提供了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港口建设标志性工程及典型能源低碳解决方案。”应肖磊说。(李华 吴晓鹏 单宋佳 洪宇翔)
  • 《国家海洋局合作共建浙江省海洋科学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7-12-22
    • 中国海洋报讯(记者 赵 宁)12月20日,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合作共建浙江省海洋科学院(以下简称浙江省海科院)签约仪式。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出席并讲话。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分别代表国家海洋局、浙江省政府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支持浙江省海科院的建设和发展,共同努力将浙江省海科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海洋领域省部共建的典范,为浙江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服务与创新引领作用,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王宏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并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王宏建议,双方应以此次共同建设浙江省海科院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海洋科技不断创新。希望浙江省海科院在双方的帮助和支持下,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活力和创造力,成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强省建设的典范。 袁家军对国家海洋局长期以来给予浙江海洋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着力加快海洋生态的治理,成绩显著。袁家军表示,此次签署共建省海科院协议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新格局。下一步,浙江将大力支持省海科院建设,希望国家海洋局继续支持和关心浙江海洋工作,推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 国家海洋局与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