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严重的病毒感染或会“压垮”机体的免疫细胞》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9-16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特殊机制,其或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病毒感染的反应出现功能恶化的现象,比如HIV或COVID-19等。

    我们都知道,严重的病毒感染和癌症会诱发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包括对T细胞的损伤等,这一过程称之为“免疫耗竭”(immune exhaustion);克服机体免疫系统耗竭是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癌症疗法和治疗严重病毒感染策略的主要目标;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分析了T细胞何时以及如何失去功能并处于“耗竭”状态的。

    此前研究人员认为,在严重感染发生的过程中,T细胞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缓慢失去其功能,而本文研究却发现,T细胞仅会在数天内出现功能损伤的状况;研究人员识别出了多种“免疫耗竭”的新型介导子,其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Utzschneider博士表示,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在当前COVID-19大流行的情况下,其对于解释为何有些人患病严重而有些人则疾病症状轻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表示,他们分析了轻度和重度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的小鼠的疾病症状,其是研究人类严重病毒感染的模型,在发病后早期阶段,研究人员在分子和功能性水平上发现了不同疾病症状小鼠所出现的显著差异;在应对难以消除或可能进展为慢性感染的大量病毒感染时,研究人员能在几天内下调T细胞的功能,而对于轻度感染产生反应的T细胞仍然能够保持高度的功能。

    T细胞处于癌症免疫疗法治疗的核心地位,因此,理解T细胞功能的损伤机制对于改善癌症疗法的租用效果,并应用于治疗其它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病毒感染等;最后研究者表示,基于本文研究,后期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未来研究者或有望在严重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通过对T细胞进行操控来改善T细胞的作用活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760-z;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78451.html
相关报告
  • 《Nat Immunol:细胞自杀可以帮助免疫系统应对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0-09
    • 无论是流感还是冠状病毒,人体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有效应对病毒感染。 《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描述了免疫系统中的不同细胞如何协同工作,相互交流,以及在嗜中性粒细胞的情况下实现自身死亡以帮助抵抗感染。这些发现可能对疫苗和抗病毒疗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RMC)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Minsoo Kim博士说:“免疫系统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所有这些细胞都协同发挥作用。这些发现表明,嗜中性白细胞起着重要的利他作用,通过为生存提供关键资源并在此过程中增强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使其他免疫细胞受益。” 中性粒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人体防御系统中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并警惕细菌和病毒入侵者的部分。血液中循环的绝大部分白细胞是嗜中性粒细胞,因此,这些细胞是现场第一个对感染作出反应的细胞。 然而,嗜中性粒细胞自身不能完全消除病毒威胁。相反,当呼吸道感染了流感或COVID-19等病毒时,大量嗜中性粒细胞会冲向感染部位并释放化学信号。这触发了T细胞的产生,这些T细胞是人体获得性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被激活以对特定感染产生更直接的反应。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些T细胞就会靶向并最终破坏受感染的细胞。 在感染了流感病毒的小鼠中进行的这项新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除了可以迅速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必须牺牲自己。当T细胞到达感染部位时,嗜中性粒细胞启动一个称为凋亡或受控死亡的过程,该过程释放出大量称为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分子。 EGF为T细胞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额外能量。 “这项研究表明,在没有先天免疫系统的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适应性免疫系统不会产生成功的反应。” “这项发现首次揭示了不同的免疫细胞如何协同工作,甚至牺牲自己,以实现保护宿主免受病毒感染的相同目标。” Kim和他的同事指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新认识为潜在的新方法打开了大门,这些新方法可以在病毒感染期间干预和优化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的协作。这些努力最终可能导致针对流感和冠状病毒等呼吸道感染的更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疗法。
  • 《Nat Immunol:细胞自杀可以帮助免疫系统应对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0-09
    • 无论是流感还是冠状病毒,人体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有效应对病毒感染。 《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描述了免疫系统中的不同细胞如何协同工作,相互交流,以及在嗜中性粒细胞的情况下实现自身死亡以帮助抵抗感染。这些发现可能对疫苗和抗病毒疗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RMC)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Minsoo Kim博士说:“免疫系统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所有这些细胞都协同发挥作用。这些发现表明,嗜中性白细胞起着重要的利他作用,通过为生存提供关键资源并在此过程中增强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使其他免疫细胞受益。” 中性粒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人体防御系统中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并警惕细菌和病毒入侵者的部分。血液中循环的绝大部分白细胞是嗜中性粒细胞,因此,这些细胞是现场第一个对感染作出反应的细胞。 然而,嗜中性粒细胞自身不能完全消除病毒威胁。相反,当呼吸道感染了流感或COVID-19等病毒时,大量嗜中性粒细胞会冲向感染部位并释放化学信号。这触发了T细胞的产生,这些T细胞是人体获得性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被激活以对特定感染产生更直接的反应。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些T细胞就会靶向并最终破坏受感染的细胞。 在感染了流感病毒的小鼠中进行的这项新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除了可以迅速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必须牺牲自己。当T细胞到达感染部位时,嗜中性粒细胞启动一个称为凋亡或受控死亡的过程,该过程释放出大量称为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分子。 EGF为T细胞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额外能量。 “这项研究表明,在没有先天免疫系统的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适应性免疫系统不会产生成功的反应。” “这项发现首次揭示了不同的免疫细胞如何协同工作,甚至牺牲自己,以实现保护宿主免受病毒感染的相同目标。” Kim和他的同事指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新认识为潜在的新方法打开了大门,这些新方法可以在病毒感染期间干预和优化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的协作。这些努力最终可能导致针对流感和冠状病毒等呼吸道感染的更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