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ResearchLetters)发表的题为《多种气候变化未来情景下全球作物产量对极热天气的响应》(GlobalCropYieldResponsetoExtremeHeatStressunderMultipleClimateChangeFutures)的文章,估计了全球极端温度对玉米、小麦和大豆生产的影响,称如果气候变化现状没有得到解决或逆转,热浪可能会显著降低农作物产量并威胁全球粮食供应。
作物生育期的极热应激反应将直接影响作物产量。该研究采用全球作物模型PEGASUS首次在全球范围内预测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对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产量产生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全球作物产量对极热天气的响应并不一致。在RCP8.5情景下,热带和亚热带将面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玉米产量预计将损失约7%,若不考虑CO2的施肥效应,部分地区的玉米产量的损失率可能将增加一倍,小麦和大豆产量对极热天气的适应性较强,部分地区存在增产。假设CO2施肥效应可以忽略不计,RCP2.6情景下严苛的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可以避免RCP8.5情景下80%以上的粮食产量损失。热浪主要通过增加干旱胁迫强度、并在花期减少花粉不育,降低植物结实率极大地减少了作物的产量。
(董利苹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