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冷却原子使量子计算网络离现实更近一步》

  • 来源专题:量子信息科技
  • 编译者: 于杰平
  • 发布时间:2023-04-25
  • 2023年3月2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低温(5K)环境下,将85Rb冷原子系综同时与三维超导谐振器和振动抑制光腔耦合,展示了利用激光冷却的铷原子实现低能量和高能量光子之间的转换。该转换器若与超导量子比特相结合,将构成一个完整的量子网络平台。该成果于3月22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这项工作将超导电路与光学光子连接了起来,为由不同系统组成的混合量子系统在量子信息处理、存储和通信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除了波长转换,实验中的转换器还可以作为单个毫米波光子的传感器,在暗物质探测、天体毫米级光子探测等宇宙学领域中都有望得以应用。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在量子信息中毫米波光子的应用几乎尚未开展,例如,大多数超导平台在5GHz的微波频率下工作,而该实验则是在接近100GHz下工作,该平台有可能与在毫米波频率下工作的新兴量子电路技术相结合。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740-2

    报道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323-7


相关报告
  • 《美国NIST开发出紧凑型激光冷却原子阱,可促进量子计算设备小型化》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1-03-05
    • 据科技纵览杂志网站2月8日消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人员开发出紧凑型激光冷却原子阱,有望促进量子计算设备小型化。在量子计算设备中,通常需要使用激光冷却设备捕获原子并将其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然而,这类设备通常体积庞大且能耗较高。NIS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长度为15厘米的激光冷却原子阱。该设备包括发射激光束的光子集成电路、衍射光栅芯片和分光器三个部分,可产生激光束并将其加宽,最后将光束分离以撞击原子,在磁场的协同下将原子捕获并冷却。由于该设备及其组件是扁平的,因此有望集成于芯片,促进芯片级的量子计算设备推出。
  • 《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捕获原子以制造用于量子网络的光子晶体管》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8-20
    • 近日,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铯原子捕获到集成光子电路上,该光子电路的功能相当于光子的晶体管,类似于电子晶体管控制电信号的方式。这项由Chen-Lung Hung副教授领导的突破,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X》期刊上,展示了使用冷原子集成纳米光子电路构建量子网络的潜力。 “我们开发了一种技术,使用激光来冷却并密集捕获集成在纳米光子电路上的原子,其中光在一个细小的光子'线'中传播,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一条比人的头发细 200 多倍的波导管中传播,”Hung解释说,他也是普渡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成员。 Hung解释说,这些原子被“冻结”到零下459.67华氏度,或仅比绝对零度高0.00002度,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在这种极低的温度下,原子可以被瞄准光子波导的“牵引光束”捕获,并放置在比光的波长短得多的距离上——大约 300 纳米或者相当于病毒的大小。在这个距离下,原子可以非常有效地与限制在光子波导管内的光子相互作用。 Hung进一步提到,他们使用Birck纳米技术中心最先进的纳米加工仪器,将光子波导管设计成直径约为30微米(比人类头发的直径小三倍)的圆形,以创建微环谐振器。然后,光将在微环谐振器内循环,并与被捕获的原子相互作用。 该研究表明,这些被捕获的原子能够控制光子在电路中的传播,从而根据原子的状态允许或阻止光子的传输。如果原子处于正确的状态,光子就可以通过电路传输。如果原子处于另一种状态,光子就会被完全阻挡。原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越强,这个门就越有效。这个平台可以为未来的量子计算和光&物质相互作用的新实验铺平道路。 该项目的所有团队都位于普渡大学,多年来一直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并继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包括高效的原子冷却和电路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