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仍持续存在心肌受损等问题》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1-06-10
  •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黄超兰团队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敏团队于2021年6月3日线上发表的一项合作研究,首次关注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蛋白表达变化。通过蛋白质组学数据与临床数据的整合分析,指出康复患者在1个月后仍会出现胆固醇代谢紊乱和心肌受损[]。

    研究者对来自健康志愿者、新冠肺炎中症及重症病人的患病期和康复期的血清样本开展了基于DIA-PASEF方法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康复期的中症和重症患者体内分别有243和163个蛋白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与患病期重合的蛋白数量分别为113和88个。康复患者体内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蛋白主要参与了胆固醇代谢、转运、酯化,及心肌肥大、心肌组织发育、心肌细胞分化、心血管系统发育等相关通路。值得关注的是,通过系统地统计600名新冠肺炎患者、1177名甲型流感患者和522名H7N9感染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数据,研究者发现仅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在发病后呈上升趋势。

  • 原文来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proteome.1c00054
相关报告
  • 《细胞免疫反映日本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持续性症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7-11
    • 新冠感染通常在感染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持续性症状,称为“长新冠”或急性新冠肺炎综合征(PACS)。这种现象主要是关于B细胞免疫的研究,而T细胞免疫的参与尚不清楚。这项回顾性研究旨在研究新冠患者的症状数量、细胞因子水平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POT)数据之间的关系。测定新冠恢复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IL-6、IL-10、IL-18、趋化因子配体9、趋化因子配体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以了解炎症状态。新冠组的上述水平显著高于HC组。采用ELISPOT方法分析新冠持续性症状与T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ELISPOT的聚类分析根据S1、S2和N的值,将新冠康复患者分为ELISPOT高分组和低分组。ELISPOT低分组的持续症状数量显著高于ELISPOT高分组。因此,T细胞免疫对于迅速消除新冠持续性症状至关重要,在新冠恢复后立即进行T细胞免疫检测可能预测长新冠或PACs。
  • 《过半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感染两年后仍存在长期症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13
    • 一项迄今为止对新冠肺炎患者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显示,一半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在感染2年后仍然存在新冠长期症状,表现为疲劳、肌肉无力、睡眠障碍等。《柳叶刀·呼吸病学》12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与不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相比,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更差,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出院后的医疗保健需求也更多。这项研究表明,新冠长期症状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该研究对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我国首批因感染新冠住院的1192名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随访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及2年后的情况。随访内容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患者的初始疾病严重程度如何,其身心健康状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近90%的患者在患病2年后已经回归至既往工作。在最初发病的6个月后,68%的患者报告了至少一项长期症状,该比例在感染2年后下降至55%。而疲劳或肌无力是最常见的长期症状。在新冠感染2年后,31%的患者报告出现疲劳或肌无力,31%的患者报告出现睡眠障碍;而无新冠病毒感染史的对照组报告出现疲劳或肌无力的比例为5%,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为14%;新冠肺炎患者报告其他症状如关节痛、心悸、头晕及头痛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中,新冠肺炎患者报告疼痛或不适的比例为23%,焦虑或抑郁的比例为12%,均高于非新冠肺炎对照组的5%。   对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发现,13%的患者表现出焦虑症状,11%的患者表现出抑郁症状,而不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为3%,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为1%。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中有26%的患者报告曾门诊就诊,17%曾再次住院治疗。   虽然总体上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善,但研究分析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2年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仍然差于普通人群。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表示:“通过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纵向多阶段随访,特别是对遭受新冠肺炎长期影响的患者进行随访,对我们了解该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长期病程等至关重要,也有益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康复计划。显然我们需要为相当大比例的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并研究新冠疫苗、新兴疗法和病毒变异是否会影响长期的健康结果。”   但曹彬同时表示,该研究仍存在局限性。由于缺乏非新冠病毒感染的住院幸存患者作为对照组,因此很难确定观察到的异常是否是新冠肺炎所特有的;作为一项基于大流行早期数据的单中心研究,该研究结果可能无法直接推演到大流行后期感染变异株患者的长期健康结局;与大多数新冠肺炎随访研究一样,在分析自我报告的健康结果时,也可能存在信息偏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