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开发低镁浓度下快速DNA解旋的高效Cas9工具》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26
  • 2024年5月22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ennifer A. Doudna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Rapid DNA unwinding accelerates genome editing by engineered CRISPR-Cas9的文章,报道了将耐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Cas9(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Cas9, GeoCas9)转化为有效的基因组编辑器的成果,提供了高效DNA靶向和切割的机制基础。

    通过全面的结构和生物化学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楔形(wedge, WED)结构域在调节GeoCas9的基因组编辑能力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构显示,工程iGeoCas9变体的WED结构域中的三个关键突变与DNA靶链和非靶链建立了新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不仅增强了iGeoCas9与其DNA底物的结合亲和力,而且赋予了松弛的PAM(protospacer-adjacent motif)特异性,从而能够有效靶向更广泛的基因组序列。

    这项研究揭示了iGeoCas9加速DNA解旋的能力。这种增强的DNA动力学补偿了哺乳动物细胞典型的显著损害了野生型GeoCas9的活性的镁限制性环境。荧光报告基因分析显示,即使在低镁浓度下,iGeoCas9也能快速通过中后期限速步骤R环形成。研究人员通过将WED结构域突变引入另一种Cas9同源物Nme2Cas9,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合理工程方法的可转移性。工程化的iNme2Cas9变体表现出显著的基因组编辑效率,优于先前报道的通过连续进化方法工程化的Nme2Cas9变体。值得注意的是,与野生型酶相比,iNme2Cas9的编辑活性提高了100倍,突显了WED结构域工程的变革潜力。

    总之,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不仅阐明了iGeoCas9增强基因组编辑能力的结构和机制基础,还为CRISPR-Cas系统的合理工程制定了一般策略。通过关注WED结构域,一种以前未被重视的Cas9功能调节因子,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开发更有效、更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器的简化方法。这一基本理解为开发下一代基于CRISPR的疗法铺平了道路。

  • 原文来源: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4)00457-4
相关报告
  • 《Metab Eng:开发出基于CRISPR/Cas9的CasPER,高效地对酶进行基因改造》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8-25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丹麦技术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CRISPR/Cas9的方法,从而能够灵活地对必需的酶和非必需的酶进行基因改造。这有很多应用,包括开发产生基于生物的药物、食品添加剂、燃料和化妆品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7月的Metabolic Engineering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asPER, a method for directed evolution in genomic contexts using mutagenesis and CRISPR/Cas9”。 丹麦技术大学诺和诺德基金会生物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Tadas Jakociunas说,“当有生产菌株时,这将使得更容易对生物合成通路中的某些限制酶进行基因改造,提高它们的效率、特异性或多样性。人们将能够发现这个通路中的最好的酶变体,这会增加有价值的化合物的产量。” 这种新开发的方法称为CasPER,并且是基于CRISPR/Cas9等现有技术构建出来的,其中,CRISPR/Cas9近年来已用于酵母中的基因组改造和重编程。然而,这种新的工具能够让科学家们通过整合更长的多样化片段来对酶或它们的活性结构域进行基因改造,从而提供了靶向特定基因组区域中的每个碱基的机会。在酵母中,CasPER能够以几乎100%的效率整合发生突变的DNA片段,甚至能够以多重的方式进行整合。 发现酶变体 通过对这种新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这些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与现存的CRISPR/Cas9方法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CasPER允许高效地和以多重的方式整合携带着多种突变的大片段DNA,从而产生具有数十万种酶变体的细胞库。 尽管其他的CRISPR方法主要依赖于整合较短的序列而让DNA多样化,而且这需要多轮基因改造,但是CasPER显著拓宽了接受基因改造的DNA片段的长度。此外,它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步骤,这使得更快和更有效地让酶多样化,从而产生更高产量的所需化学物。 筛选平台 比如,在引入CRISPR/Cas9之前,对酵母中的必需酶进行基因改造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如今,对酶进行更加高效和特异性的基因改造是可行的,这就允许它们将更多的底物转化为产物。 Jakociunas说,“构建用于产生有价值化合物的细胞工厂仍然是非常昂贵和耗时的,因此将所有这些资金和时间投入在基因改造上需要得到回报。你需要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以让它具有商业相关性,而且像CasPER这样的工具肯定有助于加速和放大这个过程。” 作为这项研究的概念验证,这些研究人员靶向了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中的几种必需的酶。这种生物合成途径负责甾醇的产生,并且在大多数有机体中是必需的。从对人类的研究来看,它因是他汀类药物的靶标而广为人所知,其中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胆固醇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该途径中的一些步骤而发挥作用。在一些细菌和真核生物中,该途径负责产生最大的一类化合物---类异戊二烯(isoprenoid)。为了证实CasPER的适用性和效率,他们靶向了甲羟戊酸途径中的两种必需酶,并且能够构建细胞工厂,从而将类胡萝卜素的产量增加了11倍。 在行业和学术界的巨大潜力 在未来,CasPER能够广泛用于学术界和行业。尽管这种方法的主要应用是加速设计和优化细胞工厂,并降低这种设计和优化的成本,但是它也能够应用于需要DNA多样化的任何实验。 Jakociunas说,“你能够研究蛋白功能以便开发蛋白结构预测工具,以及研究蛋白与DNA、底物和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让启动子、终止子和增强子之类的调控元件多样化。” 这种方法在酵母中得到验证,但是它也能够用于其他的具有高效的同源重组机制的有机体。
  •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胡家志团队开发出更为安全的Cas9变体Cas9TX》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3-13
    • CRISPR-Cas 核酸酶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在基础科研以及临床应用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除了脱靶活性,CRISPR-Cas 还会产生染色体易位以及染色体大片段缺失等染色体结构异常,这些副产物严重威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并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因此成为CRISPR-Cas应用的一大障碍。 2021年10月,一名淋巴瘤患者在接受 Allogene 公司的经过基因编辑的下一代通用型 CAR-T候选药物 ALLO-501A 治疗后,他的所有血细胞系都减少了,活检分析发现他的体内出现了具有染色体异位的 CAR-T细胞。由于染色体异位可能导致癌症发生,考虑到这种严重的潜在风险,FDA暂停了Allogene 公司的所有CAR-T临床试验。 随着基因编辑临床应用的不断普及,被编辑细胞出现不可控染色体易位等的病人的数量也必然会将逐渐增加。而由于缺乏针对基因编辑过程中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机制的了解,领域内尚没有抑制该类副产物发生的有效策略。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胡家志课题组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Cas9 exo-endonuclease eliminates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s during genome editing 的研究论文【1】。 该研究揭示了基因编辑过程中染色体易位产生的分子机制,并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了安全性大幅提高的新型基因编辑酶——Cas9TX。Cas9TX能抑制基因编辑过程中染色体易位、大片段缺失等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产生,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其编辑过程中的DNA损伤被降低到与目前被认为最安全的碱基编辑器(Base Editor)相当的水平。Cas9TX可能是目前最为安全的CRISPR-Cas9编辑变体。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将Cas9TX应用于下一代通用型CAR-T细胞制作中,发现在不影响CAR-T杀伤效率的同时,Cas9TX将靶向位点之间的染色体易位降低到了背景水平。 基于胡家志课题组2019年开发的全面评估基因编辑安全性的方法PEM-seq【2】,研究团队首先评估了新一代CAR-T技术的安全性。PEM-seq方法的详细操作指南也于2022年公开发表于Cell系列的STAR protocols上【3】。 下一代通用型CAR-T细胞的构建结合了基因编辑技术,在生产CAR-T细胞的同时敲除TRAC,B2M,PDCD1等多个基因,可降低供体与受体之间的免疫排斥反应,实现异体移植的可能,并同时提高CAR-T细胞的杀伤能力。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利用PEM-seq检测了新一代CAR-T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发生概率,分析表明染色体易位普遍发生于多个Cas9的靶向位点之间,其比例占到了总编辑事件的1%左右。这意味着在CAR-T细胞疗法中,每给病人回输10^8个CAR-T细胞便有多于10^6个细胞携带染色体易位。 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关于淋巴瘤的研究表明,TRAC附近存在可以大幅促进基因表达的转录增强子,可以提升易位后附近原癌基因的表达水平。该研究进一步指出目前领域内常用于消除脱靶活性的Cas9高保真变体并不能有效抑制Cas9靶向位点之间染色体易位的发生(图1)。 为了探究基因编辑过程中染色体易位发生的规律,该研究对PEM-seq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意外地发现Cas9靶向位点与脱靶位点两端发生的易位连接存在着明显的方向偏好性。按理DNA发生切割后两种末端应该是随机结合的,不具有偏好性,而实际上的末端结合偏离了理论值1:1的比例(图2上)。通过这样一个“真奇怪”的发现(注:艾萨克·阿西莫夫曾说,在科学探索中能听到的最激动人心、可能预示着新发现的一句话,不是“我找到了”,而是“真奇怪”。),研究团队找到了基因编辑过程中染色体易位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Cas9在靶位点和脱靶位点上的反复切割(repeated cleavage)(图2下)。这一机制的发现也解决了困扰 Fred Alt 等实验室近十年之久的一个问题:为何G1晚期的细胞比生长中的细胞更容易形成染色体易位? 随后作者尝试将核酸外切酶与Cas9相偶联,通过在编辑过程中修饰DNA断裂末端来减少完美修复产物的比例,从而抑制Cas9反复切割(图2下)。通过对多种外切酶的筛选,本研究最终将优化过的人源TREX2蛋白与Cas9相偶联生成核酸内外切酶Cas9TX,PEM-seq分析显示Cas9TX确实可以抑制Cas9反复切割,并几乎消除了染色体易位的产生。接着作者通过全基因测序等手段验证了Cas9TX并不会对基因组造成非特异性的切割,它可以稳定、有效地抑制消除染色体易位的产生,并达到了与造成DNA单链断裂的碱基编辑器同等的水平。另外研究人员发现Cas9TX还可大幅度减少染色体大片段缺失的生成。 与此同时,在抑制染色质结构异常发生的同时,Cas9TX还能保持与Cas9同水平或者略高的基因编辑水平。另值得指出的是,突变的TREX2仅236个氨基酸,不会显着增加Cas9的大小(图3)。 研究团队还进一步将Cas9TX应用于下一代通用型CAR-T细胞的制备,发现在不影响CAR-T杀伤效果的同时,Cas9TX将靶向位点之间的染色体易位降低到了背景水平(图4)。 除了CAR-T细胞制作这种ex vivo的基因编辑案例,研究团队还将Cas9TX应用于in vivo眼部疾病模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小鼠模型中,他们发现Cas9TX在消除染色体易位的同时,还可以极大抑制AAV载体的整合。总之,Cas9TX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