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食品圈】2025女性消费将破12.8万亿!养生赛道占1.5万亿,药食同源零食成新宠》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 杨娇
  • 发布时间:2025-10-15
  • 2025 年中国女性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突破 12.8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1.5%;若包含相关核心产业,整体规模将冲刺超 30 万亿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体量。 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不仅是女性消费能力的提升,更源于 “她经济” 消费逻辑的深层转变,尤其是年轻女性对 “边吃边养生” 的追求,直接带火了药食同源零食赛道。 女性消费力:6.24 亿活跃用户撑起半壁江山, 年轻群体成主力 再看一组硬核数据:截至 2025 年 1 月,全网女性活跃用户规模达6.24 亿(数据来源:QuestMobile《2025 女性消费行为洞察》),同比增长 2.6%,占据全网近 50% 的市场份额 —— 换句话说,每两个网民里就有一个女性消费者,而这部分人群正支撑着 12.8 万亿核心市场的增长。 从年龄层来看,“Z 世代 + millennials”(20-40 岁)女性是绝对主力:80 后、90 后、00 后合计占比近五成,其中 00 后用户同比增长 1.4%,增速最快。 这群年轻人不仅是 12.8 万亿市场的消费核心,更在推动消费逻辑升级:据艾媒咨询调研,“她经济” 正经历三重跃迁 —— 从 “功能满足” 转向 “自我需求优先”,从 “物质饱和” 升级为 “情感价值追求”,从 “单一品类消费” 演变为 “场景生态体验”。 反映在消费行为上,33.1% 的女性月消费超 2000 元,其中买单价超 2000 元的用户占比超六成(数据来源:天猫《2025 女性消费白皮书》)。比如在小红书上,“00 后养生好物” 相关笔记超 500 万篇,不少女生晒出 “月薪 5000 也能买的千元阿胶糕”“学生党平价养生零食清单”,既体现 “自我需求优先”,也暗含对 “情感价值” 的追求 —— 通过养生消费获得 “健康安全感”。 消费场景也越来越“线上化 + 生态化”:女性在移动视频、生活服务、社交购物类 APP 的活跃度稳居前列。 其中微博女性月活 2.81 亿、小红书 1.58 亿(数据来源:各平台 2025 年 Q1 财报),很多女生习惯在刷小红书时被 “种草” 养生茶,刷抖音时下单即食燕窝,再到美团上预约养生 SPA,形成 “种草 - 购买 - 体验” 的场景闭环,完美契合 “场景生态体验” 的消费新逻辑。 健康养生赛道:1.5 万亿市场里, 年轻人爱 “科技 + 传统” 双结合 当“保温杯里泡枸杞” 从调侃变成日常,女性对养生的投入也越来越实在,成为 12.8 万亿 “她经济” 核心市场的重要增长极。2025 年中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预计达1.5 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保健协会《2025 健康养生行业发展报告》),较 2020 年增长 30%,其中中医药养生板块表现最亮眼,规模预计突破 5000 亿元,占整个养生市场的 1/3。 这个赛道的消费特点,恰好呼应“她经济”“自我需求优先” 与 “情感价值追求” 的转变:一方面,年轻女性追捧 “老祖宗的智慧”,阿胶、燕窝、枸杞等传统滋补品线上销售额逐年攀升,通过 “传统养生” 获得情感上的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她们又离不开 “科技加持”,用数据化方式满足 “自我健康需求”—— 智能穿戴设备类 APP 的女性月活用户达6134 万(数据来源:易观分析《2025 智能健康设备消费报告》),同比增长 16.9%。比如 95 后女生小李,每天用运动 APP 记录步数、监测睡眠,同时在电商平台买 “低糖阿胶糕”,她说:“既要用数据看清自己的健康状况,也要用零食补气血,这样既踏实又舒服。” 细分领域里,“精准养生” 需求也在崛起,进一步体现 “自我需求优先”:针对失眠的酸枣仁膏、缓解焦虑的玫瑰花茶、适合控糖人群的无糖枸杞原浆,都成了热销品。 京东健康 2025 年养生品类报告显示,“助眠养生食品” 销售额同比增长 42%,“控糖滋补品” 搜索量增长 67%,足见女性养生需求从 “泛泛补” 转向 “精准调”,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产品。 药食同源零食:3200 亿市场要来了! 即食化、高颜值成破圈关键 如果说养生是“刚需”,那 “好吃又养生” 的药食同源零食,就是年轻女性 “情感价值 + 功能需求” 的双重满足,也是 30 万亿 “她经济” 相关产业中的潜力赛道。 2025 年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有望冲击3200 亿元(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2025 药食同源产业发展蓝皮书》),其中零食类产品贡献了近 30% 的销量,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先看线上表现:2024 年线上药食同源市场销售额达567.8 亿元,销量 7.2 亿件(数据来源:天猫健康《2024 药食同源消费年报》)。细分品类里,燕窝以 75 亿线上销售额稳居 TOP1,枸杞(36.92 亿)、阿胶(32.98 亿)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即食化” 产品成了销量推手,完美适配年轻人 “快节奏下的自我需求”:鲜炖燕窝、即食阿胶糕、独立包装枸杞干,因为 “开袋就能吃”,不用花费额外时间准备,比如某品牌鲜炖燕窝 2024 年销量突破 1000 万瓶,90 后消费者占比超 70%,不少用户评价 “加班时喝一瓶,既补身体又不耽误工作”。 除了方便,“颜值” 也是重要加分项,契合 “情感价值追求”:在小红书上,“高颜值养生零食” 相关笔记超 200 万篇,很多品牌把枸杞包装成 “小糖果盒”,把阿胶糕做成 “国风书签造型”,吸引女生拍照分享。 00 后大学生小张就说:“买枸杞不仅看品质,还看包装好不好看 —— 好看的包装摆桌上心情好,拍照发朋友圈也能收获点赞,这也是一种快乐。” 从市场占比来看,药食同源零食在女性健康养生消费中的份额正快速提升:在淘宝、京东等平台的“健康食品” 类目里,其销售额占比已从 2020 年的 5% 左右,增长到 2025 年的 10%-15%(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25 药食同源零食消费洞察》),且仍在以每月 1.2% 的增速上升,未来有望在 30 万亿 “她经济” 生态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年轻人要“更精准、更个性”, 企业需踩准这两个方向 对于 30 万亿规模的 “她经济” 市场,未来的关键词依然是 “自我需求优先”“情感价值追求”“场景生态体验”。 一方面,随着女性对健康的认知加深,“千人千面” 的养生需求会更明显 —— 比如经期女性需要 “暖宫零食”,熬夜党需要 “护肝茶包”,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场景、不同人群做细分产品,满足 “精准自我需求”; 另一方面,要注重 “情感价值” 与 “场景体验” 的结合,比如通过 AI 问卷推荐适合的养生方案,让消费者感受到 “专属定制” 的关怀;或用区块链技术追溯食材来源,满足 “透明化” 需求,增强情感信任。 对年轻人来说,养生不再是“中老年专属”,而是 “日常标配”;消费也不再是 “单纯花钱”,而是 “为自我需求和情感快乐投资”。 正如 95 后职场人小王所说:“以前觉得养生要花很多钱、费很多劲,现在发现买包即食燕窝、几袋枸杞干,既能补身体,又能让自己心情好,这种消费很值。” 2025 年的 “她经济”,既是 12.8 万亿核心市场的 “基本盘”,也是 30 万亿生态的 “新蓝海”—— 谁能抓住女性 “自我需求优先、情感价值至上” 的消费逻辑,谁就能在 “她经济” 里占据一席之地。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NDk1NzIzMQ==&mid=2247657053&idx=1&sn=f2b6a865380e733b794d6990fc3468a2
相关报告
  • 《【Fooddaily每日食品】8家山姆会员店,单店年销将破36亿,山姆跑出“中国速度”》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4-15
    • 4月9日,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总裁朱晓静披露了一组数据:中国将有8家山姆会员店单店年销售额突破人民币36.7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传统大卖场单店3-5亿元的年销售额,甚至逼近北京SKP等顶级奢侈品商场的业绩。 在会上,朱晓静将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归结为三大关键因素。 第一个关键因素,是优质的商品。 “当会员来到山姆,他们知道能买到优质优价的产品,他们知道这一点永远值得信赖。”朱晓静还强调了会员在山姆能感受到强烈的寻宝体验,“他们能找到独有的、只在山姆有售的商品。他们知道山姆的目标不仅是满足期望,而是真正超越期望并让他们惊喜。”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全渠道的便利性。 山姆打造了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购物体验,满足会员“随时随地以他们想要的方式”购物的需求。线下门店提供沉浸式体验,会员可与亲友一起品尝美食、发现宝贝;线上渠道则实现极速配送,平均配送时间不到40分钟,快则15-20分钟,超过80%的订单能在一小时内送达。朱晓静透露:“我们超过50%的销售额实际上来自线上”,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山姆全渠道策略的成功。 第三个关键因素,是来自会员的信任。 朱晓静表示:“我们的会员信任我们,他们相信当他们来到山姆,能以优惠价格买到高品质产品。他们相信我们不断努力改善购物体验,他们也相信我们真正了解他们。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真正研究他们的需求,并洞察当下需求,同时预见未来趋势,以预测他们内心的物欲,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惊喜,不仅是现在,也是未来。” 这三个因素,实质是构建了"商品-全渠道-信任"的价值闭环,也形成了山姆独特的差异化竞争壁垒。 1 山姆强势增长, 2025加速扩张将达60家门店 我们也看到,近年山姆在中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期。沃尔玛最新业绩报告显示,沃尔玛中国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达51亿美元(约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连续四个季度加速增长。 而山姆会员店以全渠道千亿销售额贡献了中国区七成营收,电商业务同比增长34%,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开业的山姆会员店达54家,下沉至三线城市,预计2025年将达到60家。 在此次的投资大会上,作为增长引擎的山姆中国业务再次获得了高层的高度肯定。 根据朱晓静透露给出的数据,“在最近的中国春节销售旺季,我们的会员费收入再次增长了35个百分点,我们的会员店确实非常繁忙。”而在此前2024财年第四季度业绩会上,董明伦也曾专门点赞了山姆在中国的表现,指出“今年春节,山姆中国业绩强劲”。 2 山姆的核心驱动力 那么山姆的驱动力是什么?我们看三个核心点,极致商品力和极速达业务和会员服务。 极致商品力,是山姆业绩引擎的核心驱动力。 山姆通过洞察消费趋势,比会员更快一步挖掘新品;供应链上探,产品创新从源头开始抓;场景化的代入和体验,“满足会员生活方式”的创新等,打造了自身创新模型。通过创新模型,将成功的新品和升级点,不断复制到全国门店。 比如山姆严控SKU至4000个(仅为传统商超的10%),创造出瑞士卷、5kg装JJ级智利车厘子等年销超20亿元的超级单品。 此外,自有品牌也是关键增长要素。 山姆Member’s Mark销售占比达30%,例如,独家引进的澳洲谷饲牛肉年销量超10万吨,并且低于市场价格。2025财年,沃尔玛中国毛利率持续优化,便得益于高毛利自有品牌商品占比提升及供应链效率改进。 我们观察到,山姆开发自有品牌有两大原则,一是针对还没有清晰行业标准的产品,由山姆去定义标准生产。二是当山姆发现外部供应链中某个环节利润太大时,为了给会员最佳性价比,山姆也会选择去开发自有品牌,这样能保证给会员最合适的性价比。 山姆会员商店首席采购官张青此前表示,山姆多数的新品规划期是12—18个月,期间还会不断更新商品。“不能让会员用高价钱购买所有的品质商品,山姆从效率里面挖掘价值,能让会员用市场平均价格或者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高于市场品质的商品。” 这种"严选+极致性价比"策略下,让山姆在一种商超业态竞争中保持先发优势。 第二个点是“极速达”。 朱 晓静在会上指出,山姆线上销售已超过总销售额的50%,超过80%的订单能在一小时内送达,平均配送时间不到40分钟。 山姆的前置仓网络是其电商业绩的保障,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形成“服务互补”,如山姆的“到店体验+到家配送”模式,覆盖不同消费场景需求。依托山姆前置仓,构建“极速达”服务网络。山姆进驻到一个城市,往往会采用“先仓后店”,即在实体门店开业前就开设云仓,会员能提前享受山姆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 极速达对于山姆的会员增长、业绩增长和服务体验而言,功不可没。山姆云仓精选2000个高复购、即时消费的SKU,覆盖生鲜果蔬、母婴用品、个人护理、干货零食等多个品类,其中包括深受喜爱的原味麻薯包、小青柠汁饮料、榴莲千层、山姆瑞士卷及黄油华夫饼等经典商品。 而从云仓的布局来看,基本上是以一个门店对应 6-15个仓。针对会员和潜在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面积预估在200-500平米之间。有业内人士测算,目前山姆会员店全国共拥有近500个前置仓,仓均订单1000单,客单价或超200元。 目前其大店+云仓的模式,已经成为山姆开店的标准。 通过线上线下全场景,满足核心区域的高频的即时消费需求,提高会员的购买频次,并有效拉新会员和提升老会员续卡率。 这点从山姆云仓的扩张速度就能看出来,山姆也成为即时零售赛道的头部玩家。 最后是会员经济的长期主义经营。 朱晓静透露,在今年春节销售季期间,中国山姆店会员费收入增长了35%。目前山姆中国会员数突破 500 万,每年会员费收入超 13 亿元。2024年山姆会员年均消费额突破万元,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92%,贡献总营收60%。 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对商品毛利的依赖,更通过“筛选-服务-增值”的闭环,精准锁定中高收入家庭。据波士顿咨询(BCG)报告显示,中国拥有6700万的中高收入家庭。国内新中产层的崛起,正在将市场迅速放大。 山姆会员店在中国的崛起,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零售本质”的价值重构。它证明在传统零售败退的时代,真正可持续的增长来自于对商品力的死磕、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以及对会员的长期服务。山姆的强势增长,也印证了零售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 《【功能食品圈】别只盯着褪黑素!5亿人的睡眠生意,这些新原料正在“重塑战场”》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杨娇
    • 发布时间:2025-10-15
    • 5亿国人的睡眠困境,正催生一个规模达165.6亿元且年增长率超11%的助眠功能食品市场。 睡眠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奢侈品”。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48.5%的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并且,越来越多年轻人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也加入“失眠大军”。目前,睡眠经济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完整闭环,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和研发,到中游的生产制造,再到下游的品牌运营与销售渠道,最终触达失眠人群和亚健康消费者。而这庞大需求背后的根本驱动力,正是席卷现代社会的睡眠危机。 图1 睡眠健康产业的生态圈与价值链条 睡眠危机催生经济新蓝海 这场席卷全球的睡眠危机,激发了消费者对“一夜安眠”的迫切渴望。在众多解决方案中,相较于价格高昂的智能硬件或需长期坚持的行为疗法,“通过膳食补充改善睡眠”成为一种更直观、更易执行,也更具消费吸引力的选择。直接催生了睡眠经济中最为活跃和包容的领域之一——助眠功能性食品市场。助眠功能性产品也呈现出食品形态多元化、功能成分精细化的显著趋势。图一涵盖了助眠产品的种类和成分,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助眠产品时对品牌、质量和渠道的考虑,展示了当前助眠市场的热点和趋势。 图2 天猫、淘宝、京东、抖音线上平台“助眠”关键词数据来源:功能食品圈&魔镜洞察 助眠功能性食品概述 2.1当前助眠功能性成分概述 目前,助眠功能性食品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包括。 表1.常见助眠功能性食品中 成分 来源 作用机制 褪黑素 松果体分泌,也可人工合成 调节昼夜节律,促进入睡 γ-氨基丁酸(GABA) 发酵食品、植物提取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缓解焦虑 酸枣仁 中药植物 养心安神,改善多梦易醒 褪黑素前体(如5-HTP、色氨酸) 氨基酸类物质 增加体内褪黑素合成 镁 矿物质,存在于坚果、全谷物中 放松肌肉和神经,调节神经递质 植物提取物(如缬草根、洋甘菊、西番莲) 草本植物 镇静安神,缓解紧张情绪 2.1.1.传统明星成分:褪黑素 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是由人体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改善睡眠质量的功能。作为保健食品原料,褪黑素广泛应用于改善睡眠类保健食品中,尤其适用于因时差、倒班或年龄增长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的人群。 2025年10月1日起,《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GB/T 45443-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系统优化了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技术参数和操作流程,适用于片剂、软胶囊、颗粒剂、粉剂、口服液、凝胶糖果等多种剂型产品的定量检测。 2.1.2.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GABA) 是一种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日本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报道了GABA在改善失眠、抑郁和更年期综合症等方面的显著效果,证实了GABA的多种生理作用,并指出富含GABA的食品是一种功能性食品,GABA在日本应用于食品、饮料中非常流行。相关研究表明,GABA通过抑制下丘脑觉醒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和组胺释放,减弱清醒维持信号。同时临床试验也证实,可以促进睡眠。主要原因是GABA可以抑制神经细胞过度兴奋,让亢奋的脑细胞得以休息,并且GABA能结合抗焦虑脑受体并使之激活,然后与另外一些物质协同作用,阻止与焦虑相关的信息抵达脑指示中枢。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规定GABA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550mg。中国卫健委(原卫生部)2009年12号公告,批准GABA为新资源食品,其摄入量不得超过500mg/d,使用范围为饮料、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其饮料、糖果、焙烤食品和膨化食品,但婴儿食品中不能添加。 2.2.新兴成分展望 图3 现兴及新兴睡眠原料 在成熟成分市场竞争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产品创新与差异化已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挖掘和应用具有独特机理、天然来源或复合功能的新兴原料,正是开拓睡眠经济新蓝海的核心策略。同时,消费者对‘药食同源’、天然健康理念的追求,也驱动着研发方向从单一的合成成分向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产物等多元化领域拓展。接下来我们将关注几种正处于产业化前沿的新兴成分。 2.2.1 L-茶氨酸 L-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一种非蛋白氨基酸,因其多种生理活性(如保护神经、降血压、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改善认知等),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展现出潜力。欧盟已拟批准L-茶氨酸作为新型食品。草案建议其目标人群为成年人和青少年,不适合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日最大使用量为200 mg/天。在我国,L-茶氨酸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已在2025年1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受理(受理编号:卫食新申字〔2025〕6号),目前状态为“延期再审”。这意味着它在我国尚未正式获批成为新食品原料,相关安全性、营养学评价、生产工艺等技术评审仍在进行中。 2.2.2 辣木叶发酵提取物 辣木叶本身于2012年已被我国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9号),允许用于各类食品(除婴幼儿食品外)。关于辣木叶发酵提取物:虽然辣木叶本身已是合法食品原料,但其发酵提取物作为一种经过微生物转化处理的衍生物,在我国要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上市销售,通常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性评估和审批。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已在2025年1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受理(受理编号:卫食新申字〔2025〕6号),目前状态为"延期再审"。这说明相关部门正在对这类具有功能潜力的新原料进行审慎评估。辣木叶发酵提取物未来可能也需要经过类似的申报和审批流程,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公开信息显示其已获批或进入实质性申报阶段。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通过植物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联合发酵辣木叶提取物(FM),可使其GABA含量提升1.67倍,总氨基酸含量达到46,058.20±845.53 μg/g。FM能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脑内GABA水平[。 2.2.3 山羊奶酪蛋白水解物 根据澳优乳业在2025年中国乳业技术博览会上的发布,羊乳酪蛋白酶解物已被作为新原料发布。该原料是对羊乳清蛋白分离后产生的酪蛋白副产物进行特有酶解工艺技术而获得的,已发现其具有提升免疫活性、促进睡眠、降低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多种功效。该成果源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已获得“国际领先”技术成果评价。高校研究佐证了上述观点,山羊奶酪蛋白水解物(CPH)能显著改善失眠小鼠的睡眠状态,恢复神经递质系统。这意味着山羊奶酪蛋白水解物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其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提供了可能性。可应用于配方奶粉、特医食品、营养品等相关领域。 目前的研究多基于动物实验(小鼠),常用剂量在100-700 mg/kg体重范围。对于人体摄入的确切有效剂量、长期安全性及最佳摄入形式,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告别“成分内卷”, 开启“场景深耕”时代 庞大的睡眠障碍人群正催生一个规模超百亿且快速增长的功能性食品新蓝海。当前,以褪黑素、GABA为代表的成熟成分已构建起稳固的市场基础,而L-茶氨酸、辣木叶发酵提取物、山羊奶酪蛋白水解物等新兴成分,则代表着基于‘菌群-脑轴’等新理论下的创新方向,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无限潜能。 更重要的是,所有玩家都应认识到,未来的竞争核心不再是单一的成分,而是基于深度用户洞察的解决方案。开发针对不同场景(如加班舒压、深夜放松、旅行调时差)、不同人群(银发族、年轻白领)的精准产品,并通过科普内容建立信任,将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赛道已经开启,唯有以科学为桨,以用户需求为舵,方能在这场‘好梦’争夺战中全速前进。  参考文献:  [1] 苏亮,陆峥.2017年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世界临床药物, 2018, 39(4):6.  [2] 华经产业研究院. 2025–2031年中国助眠保健食品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 北京: 华经产业研究院, 2025. [3] 未来智库. 2025年中国睡眠经济分析:5亿失眠人群催生千亿助眠赛道新机遇[R]. 上海: 未来智库, 2025. [4] Hardeland R, Pandi-Perumal S R, Cardinali D P. Melatonin[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 2006, 38(3): 313–316. [5] GB/T 45443–2025,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5.  [6] 顾振新, 蒋振晖. 食品原料中γ-氨基丁酸(GABA)形成机理及富集技术[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 28(10): 65–69. [7] 王辉, 项丽丽, 张锋华. 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 2013, 34(6): 186–189.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批准γ-氨基丁酸等6种物质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09年第12号)[EB/OL]. (2009–09–27). [9] 张颖等. "L-茶氨酸改善睡眠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 42.16(2021):6.  [10] Huang S, Wu K, Guo Y, et al. Integrated Approach Reveals Fermented Moringa oleifera Leaves Extracts’ Impact on Mouse Sleep[J]. Foods, 2025, 14(17): 2952. [11] Mo L, Jing H, Du X, et al. Goat casein hydrolysates alleviated insomnia in mice via modulating the level of neurotransmitter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gut microbiota[J].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2025, 14(1)212-225. 作者: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