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共体对REACH的审查如何处理纳米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20
  • 欧洲委员会(EC)已宣布向欧洲议会(EP)、欧洲联盟理事会(European Union)和欧洲经济及社会委员会(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就化学品(REACH)规例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运作提供通讯。

    该通讯包括旨在促进进一步实施REACH的建议。欧共体评估的范围包括对“处理”纳米材料的能力的审查。

    根据欧共体人员工作文件的第1部分,尽管REACH能够解决诸如纳米形式的物质风险等新兴问题,但缺乏关于达到注册档案的纳米形式的具体信息仍然是一个问题。

    文件指出,这主要是由于REACH没有明确要求登记员为一种物质的形式提供单独的信息,包括大量形式和不同的纳米形式。此外,REACH不包含纳米材料/纳米形态的定义。

    该文件指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对具有纳米形式的物质的注册的几项合规检查决定已向上诉委员会提出上诉,其中四项被取消。根据该文件,拟议对REACH附件的修订将解决这些缺点。

    如前所述,欧共体开始就一项规例草案进行公众谘询,该规例将修订若干份涉及纳米形式的物质的附件。欧共体将在计划于2018年6月召开的公众会议上,讨论其与EP、欧盟成员国和利益攸关方达成的成果和后续行动。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13日

相关报告
  • 《新的REACH附件将需要有关纳米材料的具体信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04
    • 欧洲委员会(EC)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化学品(REACH)委员会已投票通过修改几个REACH附件,以澄清纳米材料的注册要求。 根据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的新闻稿,该修正案解决了在市场上注册的哪些物质被放置在市场上作为纳米材料和数量的知识差距。 ECHA说,修正案将允许公司和当局更多地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如何使用它们,如何安全地处理它们,它们对健康和环境可能构成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是如何被控制的。 该规例草案现正接受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的审查,为期3个月,然后由欧共体采纳。ECHA说,它将开始评估需要更新现有的指导或发布新的指导,以支持登记员遵守新的要求。 一旦修正案正式通过,ECHA鼓励纳米物质的注册人熟悉这些修正案,并评估他们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来遵守。 ——文章发布于2018年4月27日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金纳米棒材料组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万勇
    • 发布时间:2017-12-07
    •   微纳加工方法主要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微纳加工领域的主流技术,但其由于受到物理极限的制约,一般加工分辨率在几十纳米量级上。后者则可在更小的尺度(包括分子尺度)上实现加工,被认为是一种突破物理限制的有效途径。然而,“自下而上”的组装方法由于科学认知和实验技术的不足,导致其在低缺陷、大面积、组装过程、组装结构等四个方面存在持续的挑战。相对而言,组装结构面临的障碍最大。这其中,一个最重要问题是如何实现组装对称性的可调控。组装对称性可调控对于组装结构多样性和组装体功能的丰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由于形状互补性,组装结构对称性受到组装单元的形貌限制,四方单元易于形成四方密排结构,而球型则形成六方密排对称结构。由于在组装动力学过程中组装单元间的复杂力平衡和热力学最小原理的要求,打破形状依赖的组装结构对称性似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中心刘前课题组与吴晓春课题组、邓珂课题组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Ivan I. Smalyukh课题组合作,通过引入一种新概念的主导控制力,首次实现了纳米金棒的四方对称性组装,一举突破了一直以来八面体金棒只能是形状依赖的六方对称结构的实验结果。这一结果也在八面体银和钯纳米棒上得到了实现,展示了这种方法的普适性。多尺度模拟计算进一步揭示这种控制力主导了非形状依赖的组装过程,并很好的解释了四方对称比六方对称具有更高的热力学稳定性的实验结果。这种方法开辟了一条打破形状依赖组装对称性的新途径,为组装结构的多样性和纳米材料组装结构的可设计、可控提供了了有力工具,将为推动纳米组装技术的进步提供助力。   该工作是刘前课题组前期研究(Nanoscale, 2014, 6, 3064;Langmuir 2013, 29, 6232;Chem. Commun., 2012, 48, 2128; Langmuir 2011, 27, 11394)的进一步拓展,已于 11月10 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10, 13743)。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1111-4。该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国家基金委和欧盟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