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出防止下一代锂电池损坏的方法》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3-11-16

  • 马里兰大学研究锂电池如何失效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使下一代电动汽车(EV)和其他设备在增加储能的同时不易发生电池起火。

    周三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介绍了这种创新方法,它可以抑制锂枝状结构的生长--这种结构会在所谓的全固态锂电池内部形成破坏性的枝状结构,从而阻碍公司将这种前景广阔的技术广泛商业化。但是,由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王春生领导的这项电池 "中间层 "新设计阻止了枝晶的形成,为生产可行的电动汽车全固态电池打开了大门。

    美国至少有 75 万辆注册电动汽车使用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存储而广受欢迎,但其中含有易燃的液态电解质成分,过热时会燃烧。虽然没有政府机构按汽车类型跟踪汽车火灾,而且电动汽车电池火灾似乎相对罕见,但它们却带来了特殊风险;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报告称,急救人员很容易遭受安全风险,包括电击和接触损坏或燃烧的电池所产生的有毒气体。

    全固态电池可以使汽车比目前的电动汽车或内燃机汽车更安全,但要想绕过这些弊端却很难,Wang 说。当这些电池以电动汽车所需的高容量和充放电率运行时,锂枝晶会向阴极一侧生长,造成短路和容量衰减。

    研究人员说,他和博士后万红丽于2021年开始建立锂枝晶生长的形成理论;目前这仍是一个科学争论的问题。

    "他说:"在我们弄清了这一部分之后,我们提出了重新设计夹层的想法,这将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他们的解决方案之所以独特,是因为稳定了固体电解质与阳极(电子从电路进入电池)和电解质与阴极(能量流出电池)之间的电池界面。新的电池结构增加了一个富含氟的中间层,可以稳定阴极一侧,并用镁和铋修饰阳极中间层,抑制锂枝晶。

    "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因为它们可以实现高能量和高安全性。在目前的电池中,如果实现了高能量,就会牺牲安全性,"Wang 说。

    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前,研究人员还需要解决其他挑战。要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专家们必须缩小固态电解质层的规模,使其厚度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相似,这将提高能量密度--即电池可存储的电量。研究小组表示,基础材料的高成本是另一个挑战。

    先进电池制造商 Solid Power 计划在 2026 年之前向市场投放新型电池,并开始对新技术进行试验,以评估其商业化潜力。研究人员说,继续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

    参考文献: Hongli Wan et al, Interface design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Nature (2023). DOI: 10.1038/s41586-023-06653-w

相关报告
  • 《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不易燃半固态电解质可降低电池火灾风险,有望彻底改变锂电池火灾》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3-11-16
    •    一组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近期成功开发出了一种不易燃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有望通过降低热失控和火灾事故的风险,彻底改变锂离子电池(LIBs)的安全性。   在过去,LIBs的潜在可燃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电动汽车中。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由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UNIST)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开创性的不易燃聚合物半固态电解质,为减轻电池火灾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解决方案。   传统上,不可燃电解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加入阻燃添加剂或具有极高沸点的溶剂。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导致离子电导率显著降低,从而影响电解质的整体性能。   在上述突破性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在电解质中加入了微量的聚合物,创造了半固态电解质。与现有的液体电解质相比,这种新方法将锂离子的电导率显著提高了33%。   此外,采用这种不可燃半固态电解质的袋式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了110%,有效地防止了固体-电解质间相(SEI)层形成和运行过程中不必要的电解质反应。最新研究结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ACS(美国化学学会)旗下《ACS Energy Letters》杂志上。   这种创新电解质的关键优势在于其卓越的性能和不可燃性。聚合物半固态电解质通过抑制燃烧过程中与燃料化合物的自由基链反应,有效抑制电池火灾的发生。研究小组通过定量分析其稳定和抑制自由基的能力,证明了所开发聚合物的卓越性。   UNIST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Jihong Jeong强调说:“电池内部聚合材料与挥发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我们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链反应。通过电化学量化,这一突破将极大地有助于理解不可燃电解质的机理。”   据悉,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池本身的卓越安全性。该团队的综合方法包括将不易燃的半固态电解质应用于袋式电池,确保对电解质不燃性的评估扩展到实际电池应用中。   “使用不易燃的半固态电解质,可以直接纳入现有的电池组装过程,将加速未来更安全电池的商业化。”他们说。   该研究在国内申请了5项专利,在海外申请了2项专利,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成果的意义。此外,它还得到了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MSIT)、韩国产业技术评价研究院(KEIT)、韩国化学技术研究院和三星SDI(一家电池和电子材料制造商)的支持。 参考文献:Fire-Inhibiting Nonflammabl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CS Energy Letters 2023. DOI: 10.1021/acsenergylett.3c01128  
  • 《科学家为下一代燃料电池发现一种新的质子导体》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3-06-09
    • 来自东京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发现Ba2LuAlO5是一种有前途的质子导体,为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描绘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实验表明,这种新型材料即使没有任何额外的化学修饰,也具有非常高的质子导电性,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其根本原因。这些新的见解可能为更安全和更有效的能源技术铺平道路。 当谈及可持续性时,一个社会产生能源的方式是一些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渴望最终取代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试图开发安全和更有效地生产能源的环保技术。其中,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直接从电化学反应中生产电力的有前途的方法,一直在稳步获得关注。 然而,基于固体氧化物的典型燃料电池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它们在高温下工作,通常超过700℃。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科学家把重点放在质子陶瓷燃料电池(PCFCs)上。这些电池使用特殊的陶瓷来传导质子(H+),而不是氧化物阴离子(O2-)。由于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在300至600°C之间,因此与大多数其他燃料电池相比,质子陶瓷燃料电池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不幸的是,目前只有少数具有合理性能的质子导电材料是已知的,这减缓了该领域的进展。 后来,该团队试图找出这一特性的根本原因。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中子衍射测量,他们了解到Ba2LuAlO5的两个重要特征。首先,与其他类似材料相比,这种氧化物吸收了大量的水(H2O),形成Ba2LuAlO5*xH2O(x=0.50)。这种大量的吸水,发生在两个对立的AlO4四面体层内,是由于六边形紧密堆积的h'BaO层内有大量的固有氧空位而实现的。反过来,氧化物较高的水含量通过各种机制增加其质子导电性,如较高的质子浓度和增强的质子跳跃。 第二个重要特征与质子如何在Ba2LuAlO5中移动有关。模拟显示,质子主要沿着LuO6层的界面扩散,这些界面形成立方体紧密堆积的c BaO3层,而不是通过AlO4层。这一信息可能对寻找其他质子导电材料至关重要,正如Yashima所解释的:"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新的设计准则,为未来开发更高性能的质子导体开辟了未曾探索过的途径。" 研究人员期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找到基于Ba2LuAlO5的其他质子导电材料。"通过修改Ba2LuAlO5的化学成分,可以预期质子导电性的进一步改善,"Yashima教授评论说,"例如,与包晶石相关的氧化物Ba2InAlO5也可能表现出高导电性,因为其结构与Ba2LuAlO5相当相似。"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个研究小组,包括来自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okyo Tech)的Masatomo Yashima教授,一直在寻找用于PCFCs的良好质子导体候选材料。在他们发表在《通信材料》上的最新研究中,该团队报告了Ba2LuAlO5的显著特性,这是一种新的六方包晶石相关氧化物,为质子传导提供了有趣的见解。 Yashima及其同事发现了Ba2LuAlO5,同时专注于寻找具有大量内在氧空位的化合物。这是因为以前的研究结果强调了这些空位在质子传导中的重要性。在Ba2LuAlO5样品上的实验显示,这种材料在低温下具有很高的质子传导率--在487℃时其传导率为10-2 S cm-1,在232℃时为1.5×10-3 S cm-1--即使没有额外的化学细化,如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