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专家小组呼吁为下一次致命疾病大流行做好准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11-22
  • 据Homeland Security News Wire网站9月18日报道,一个由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主持的国际专家小组警告称,下一次致命疾病的大流行可能在三十六小时内蔓延开来,损害全球经济和安全。

    这个由15个政治领导者、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组成的全球准备监测委员会(Global Preparedness Monitoring Board ,GPMB)于当日发布报告称,随着长期武装冲突和强迫移民现象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像埃博拉病、SARS和流感等易于流行的病毒性疾病也在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报告表示:“除了悲惨的死亡率外,这种大流行还可能引起恐慌、破坏国家安全并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

    此外,报告还呼吁政府、媒体及公共卫生从业者警惕公众信任危机,因为“如果发生大流行,公众信任的崩溃将严重威胁政府和公共卫生工作者应对危机的有效性。”

相关报告
  • 《美预测下一次疾病大流行病原体的特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6-29
    • 5月10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发布报告《疾病大流行病原体的特征分析》(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ndemic Pathogens)。报告称,世界范围内下一个疾病大流行的病原体很可能是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的RNA病毒,其初始症状轻微并且在潜伏期和症状出现前就具有传染性,从而大大增加疾病的传播力。 该报告建立了一个框架,用于识别引起全球灾难性生物风险(GCBR)的自然微生物,并提出改进防范措施的建议。主要建议包括:针对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的RNA病毒采取一些灵活、改进的监测手段,开发抗病毒药物,寻求通用流感疫苗和其他疫苗,充分资助适当的研究以设计出更好的诊断测试方法等。 卫生安全中心的项目负责人Amesh Adalja表示,卫生安全的准备工作需要适应新的威胁,而不是完全拘泥于历史观念。对这个问题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最终将有助于防止发生GCBR事件。
  • 《如何预防下一次传染病大流行》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5-05
    •      《青年科技π》是科技日报社新推出的一档中外青年科学家对话节目。该节目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研人员就热点科技类话题进行讨论,旨在增进全球青年之间的理解,携手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在今年的世界免疫周(4月24日至30日)期间,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4位中外嘉宾就如何预防下一次传染病大流行进行了探讨,内容涉及疫苗研发、中医如何预防传染病、国际科研合作和个人防护指南等方面。   纵观历史,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从未停止。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再次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在大流行面前是多么脆弱。   自2009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6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新冠疫情外,还有2009年的甲流、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和埃博拉、2016年的寨卡,以及2019年的另一起埃博拉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