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非洲未来的女科学家—爱丁堡大学》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19-06-01
  • 国际兽医疫苗学网络(IVVN)的非洲学校外展计划是一个位于罗斯林研究所的疫苗网络,为在非洲各地的兽医疫苗学工作的科学家提供培训和资源,以便在他们国家的学校举办研讨会,并激励学生们努力成为下一代科学家。在非洲,妇女平均占总体农业科学家的24%,因此该方案的重点是女科学家和女学生。 为非洲女科学家提供的参与培训包括Nicola Stock博士和 Jayne Quoiani 博士,以及罗斯林研究所的公共参与专业人员、复活节布什科学外联中心 (EBSOC),举办了一个新的学校讲习班"狂犬病实验室 ",并为来自尼日利亚、赞比亚、喀麦隆和肯尼亚的女科学家举办为期两天的培训班。这组科学家在课堂上讲授了教学小组的实用技巧,并介绍了移动式“手提箱实验室”,其中包含了提供“狂犬病实验室”研讨会所需的所有设备和试剂。

相关报告
  • 《年轻的非洲女科学家会有人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吗?》

    • 来源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监测服务-非洲科技
    • 编译者:wanglx
    • 发布时间:2016-03-31
    • 公元859年,一名摩洛哥女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且目前仍然存在的大学,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数据,目前非洲研究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不足三分之一。 从研究领域分布来看,Nation Newsplex发现,女性在非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研究活动仅占29%。 正是这种惨淡的记录,促使非洲和世界的领导人,以及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决策者,首席科学家和公司高管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齐聚,参加首届全球科学家论坛,探讨优先考虑女性加入大学阶段的STEM项目。 领导人们承诺到2020年把大学阶段的女性比例提高至30%,到2025年提高至40%。 此次论坛上,在数百名参会代表中,42岁以下的女性科学家只有6人。 来自肯尼亚细胞免疫学家Evelyn Gitau,尼日利亚的公共卫生专家Tolu Oni、南非的理论物理学家Amanda Weltman和高血压及心脏病专家Alta Schutte,埃及的环境工程师Sherien Elagroudy和化学科学家Ghada Bassioni成为15个入选下一代爱因斯坦伙伴计划中的6人。他们的研究工作在首届“下一代爱因斯坦论坛”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选择STEM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年轻的科学家们正走在一条非洲大陆上女性少走的职业道路上。 也许是因为非洲面临的巨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非洲开展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应用科学,研究的重点是为诸如粮食安全等特定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基于内心的好奇而开展基础科学研究。 首次全球科学院综合调查显示,在69个国家科学院中,只有12%的成员为女性。数学院女性科研人员所占比例最低,其中数学科学领域只有6%,工程科学领域只有5%。根据全球科学院网络和南非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在所调查的30个科学院中,女性成员的比重都在10%或以下,包括坦桑尼亚(4%)、肯尼亚(7%)、乌干达(13%)。古巴科学院拥有最高的女性人员占比,达到27%,是肯尼亚的四倍左右,将近坦桑尼亚的七倍。 总的来说,国家科学院在职人员中,管理部门女性平均比例是最低的,所有学科平均在17%左右,相比而言,纯自然科学的女性管理人员比例达到20%。在肯尼亚国家科学院,14%的管理人员是女性,乌干达是9%,坦桑尼亚是17%。而美国、瑞士和瑞典国家科学院的这一比均达到47%。 在下一代爱因斯坦论坛上其他科学家们提议建立更多基金,奖励女性在STEM研究中的贡献,提升她们的福利。
  • 《Cell推出“全球科学50人”,其中14位华人科学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朱晓琳
    • 发布时间:2024-12-21
    •   2024年是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50周年,Cell Press 推出了“全球科学50人”(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系列采访,介绍了50位激励我们的知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由 Cell Press 旗下各学科期刊的编辑提名,他们的研究和职业生涯推动了创新、跨界、激励着未来的领导者。Cell Press 希望通过这些采访,提供了一扇窗,让人们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活和实验室,以及他们对未来科学的希望。   这50位科学家中,有14位华人科学家,他们是——   清华大学免疫学家胡小玉,因揭示了免疫细胞如何对微生物和炎症信息做出反应,而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家鲍哲南,因在开发仿生聚合物电子器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半导体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武汉大学材料科学家闵杰,因在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西湖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朱听,因在镜像生物学和人工生命系统方面的前瞻性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学家王佳伟,因在植物发育和再生研究方面的贡献,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家胡海岚,因在从分子遗传学角度理解情绪、社会行为和精神疾病方面的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家朱书,因在了解微生物组的免疫反应方面的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芝加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储能科学家孟颖,因在电池研究中的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学家徐瑞华,因在发展免疫疗法和理解胃肠道癌症方面的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家吴晨,因在影响人类癌症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方面的研究,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清华大学寄生虫学和病毒学家程功,因在研究蚊媒疾病方面的领导力,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学家李飞飞,因在人工智能研究和倡导该领域的多样性和公平方面的贡献,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昆明理工大学发育生物学家季维智,因在灵长类动物生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方面的领导力,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家王潇,因开发用于研究RNA的化学和基因组学技术,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