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煤炭原油产量下降 电力天然气增长》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tracyludong
  • 发布时间:2017-03-31
  • 一、原煤产量持续下降,价格明显上涨

      2016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的要求,积极落实相关政策,迅速开展有关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清理违规在建产能,严控新增产能。

      原煤产量持续下降。全年原煤产量34.1亿吨,比上年下降9.0%,这是自2013年原煤产量达到39.7亿吨后,连续第三年下降,2014和2015年分别下降2.5%和3.3%。分地区看,内蒙古、山西、陕西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原煤生产基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4.8%、24.3%和15.1%;此外,安徽、山东、河南、贵州和新疆5个地区产量超过亿吨。

      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看,由于煤炭减量化生产政策的严格实施,4月份起连续七个月原煤产量降幅超过10%,其中6月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6.6%,为近10年月度增速的最低水平;9月份之后,为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原煤产量降幅逐步收窄。

      煤炭进口快速增长。全年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增长25.2%。自6月份起,月度煤炭进口量均在两千万吨以上,其中11月份达到2697万吨。

      发运量逐步回升。全年铁路发运煤炭19.0亿吨,比上年下降4.7%。1-9月份,铁路煤炭发运量一直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9.1%;9月份以后随着需求增加,发运量增速由负转正,其中11月份同比增长12.2%,为近5年月度增速最高水平。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6.4亿吨,与上年持平,其中,4-7月份发运量持续下降,8月份增速由负转正,9月份之后明显增长。

      价格明显上涨。2016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160点,比2015年末增长44.1点。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为例,2016年末价格为639元/吨,比2015年末上涨269元/吨,涨幅明显。上半年煤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平稳窄幅波动,7月份开始出现较快上涨,11月7日涨至全年最高价700元/吨,之后出现回落。在释放先进产能,运力逐步回升,煤炭生产和消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意向,制定“长协价”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煤炭价格逐步稳定。

      二、原油产量下降,加工量平稳增长

      产量下降,进口量增长较快。2016年,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一直在26-55美元/桶范围内徘徊,国内原油生产企业主动实施“以进顶产”,计划性减产比较普遍。全年产量与进口量之比约为1:2,原油产量19969万吨,比上年下降6.9%,是2010年以来年产量首次低于2亿吨;进口原油38101万吨,增长13.6%。分地区看,天津、辽宁、黑龙江、山东、广东、陕西和新疆七个地区产量均在1千万吨以上,合计占全国产量的89.5%,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油产区。

      原油加工量平稳增长。原油加工量在2014年首次突破5亿吨,2016年达54101万吨,比上年增长3.6%。在国内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成品油出口增长较快,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口量分别增长64.5%、115.1%和6.0%。分地区看,辽宁、山东、广东三省合计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41.0%,其中,山东成为首个原油加工量突破亿吨的地区,全年加工量10120万吨,辽宁和广东分列二、三位,全年加工量分别为7022和5018万吨。

      三、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

      产量保持增长,进口量快速增长,产量与进口量之比约为2:1。全年天然气产量136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全年天然气进口量5403万吨[5],增长22.0%。分地区看,陕西、四川和新疆是我国天然气的主产地,产量分别为412、297和291亿立方米,合计占全国产量的73.1%。

      天然气生产峰谷差大。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看,1-3月份、11-12月份日均产量都在4亿立方米左右,其中12月份最高,为4.3亿立方米/日;而4-10月份日均产量不足3.6亿立方米/日,其中7月份最低,为3.3亿立方米/日。这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消费导致峰谷差大,针对此特点,生产企业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要求,积极落实增产计划,确保了天然气的供应。

      四、发电量增长较快,发电结构优化明显

      发电量突破6万亿千瓦时。全年发电量614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6%,增速加快5.3个百分点。

      月度发电量稳步回升。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看,前六个月增速较低,除3月份同比增长4.0%以外,其他月份同比增速均维持在零附近;7月份增速回升至7.2%,扭转了自2015年以来的低迷态势,之后各月发电增速相对稳定,维持在7%左右。

      火电增速由负转正,水电保持增长,核能、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保持高速增长。火力发电增速由2015年的下降2.6%转为增长3.6%;水力发电增长5.6%,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核能发电增长24.9%,回落4.0个百分点;风力发电增长27.6%,加快11.5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58.8%,加快4.5个百分点。

      电力生产结构优化明显,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进一步提升,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2016年,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比重进一步提高,占全部发电量比重分别为3.5%、3.9%和1.0%,比上年分别提高0.5、0.7和0.3个百分点;水力发电占19.4%,与上年持平;火力发电占72.2%,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相关报告
  • 《天然气未来30年需求增长最快》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7-20
    •   社科院报告预计,未来30年天然气将是我国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产品,到203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近5200亿立方米,到2050年将超8000亿立方米。 在近日于北京举办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上,社科院发布的这份《中国能源前景2018-2050》报告显示,在供给侧改革与经济增长路径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未来30多年,我国能源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到2050年,煤炭在能源需求中占比将降到40%以下;相比之下,天然气需求所占份额将大幅上升,预计会提高到20%以上。从天然气的应用领域来看,报告认为,未来电力领域的增量将有较大幅度来自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发电将摆脱目前作为调峰电源的地位,成为主要发电形式之一。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发电量将达到约3351亿千瓦时,2030年将达到约5822亿千瓦时,2050年将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时,天然气发电也将有一部分用于供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火电供热的下降。
  • 《IEA:2018年天然气需求猛增 未来五年将继续增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18
    • 6月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19年天然气市场报告》 ,总结了2018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并展望了至2024年的发展趋势:2018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了4.6%,是自2010年以来增速最快年份,几乎占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量的一半。到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将增长10%以上,超过4.3万亿立方米,中国将占到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量的40%以上。报告要点如下: 1、2018年天然气需求创纪录增长,至2024年仍将保持增长 2018年是天然气的发展黄金期,其需求增长4.6%至3.9万亿立方米,是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长幅度,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量占比达到了45%。美国和中国是这一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天然气取代煤炭的势头随之放缓,并基于北半球不会出现类似2018年夏季异常炎热天气的估计,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到2024年天然气需求将超过4.3万亿立方米。工业仍将是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年均增长3%,到2024年将占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量的46%。受到可再生能源和燃煤发电的激烈竞争影响,电力部门的天然气需求增速将减慢,但到2040年仍将是天然气需求的最大部门,占总需求近40%。 2、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是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关键地区 在中国和主要天然气生产国的带动下,几乎所有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都将增长。受到政府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推动,预计到2024年中国将占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量的40%以上。由于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及政府鼓励将天然气用于工业和发电,美国、中东和北非将占其余增长量的大部分。欧洲的天然气需求增长主要由于其煤电和核电厂被关闭,但增长将受到可再生能源扩张和建筑物供暖消耗减少的限制。然而,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天然气需求将不会保持其前两年的强劲增长势头(2017年和2018年分别增长了14.5%和18.1%),到202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将降至8%。南亚国家将引领亚洲其他地区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部门。 3、美国将引领全球天然气供应和出口增长 2018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11.5%,是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也是其自1951年以来的最大增幅。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伊朗等主要生产国的产量也创下纪录。由于页岩气产量不断扩大,美国将继续引领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预计到2024年美国天然气年产量将超过1万亿立方米,中国、伊朗和埃及等主要生产国的产量也将持续增加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美国也将是天然气贸易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到2024年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将是天然气出口量增长的最主要来源。 4、全球天然气贸易扩张主要受液化天然气驱动 美国也是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增长的最大来源,如果卡塔尔没有确定的投资计划,美国将成为世界最大LNG出口国,到2024年将达到1130亿立方米。由于本国产能无法跟上需求增长,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管道天然气进口国,到2024年则将成为最大LNG进口国,预计2024年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将增加一倍至1000亿立方米,LNG进口量则将达到1090亿立方米。其他新兴亚洲市场也在推动液化天然气贸易增长,LNG进口量将从2018年的810亿立方米增加至2019年的1550亿立方米。由于国内产量持续下降,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缺口将扩大,荷兰格罗宁根油田的逐步淘汰以及北海油田枯竭将造成每年近50亿立方米的缺口,这将通过进口管道天然气和LNG来弥补。 5、LNG投资正在增加,但仍需更多投资 LNG出口项目投资在2018年出现反弹,但仍有不足,因为备用产能将在2020年后缩减导致市场趋紧。2019年将有大量项目的最终投资决策公布,共计可增加1500亿立方米/年的出口能力。近期的投资决策体现出LNG融资模式的改变,加拿大LNG、Tortue LNG和黄金通道LNG等项目正在没有长期合同支持的情况下持续推进。全球石油巨头和公用事业公司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融资,以替代传统的项目融资方式。此外,需要更多的LNG运输船才能使LNG运输市场在2022年之后保持平衡。 6、全球天然气市场价格正趋于一致 全球主要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价格正在趋同,2018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市场供应充足,地区之间的价格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尤其是亚洲和欧洲之间。但由于季节性因素较强,亚洲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范围仍较大。LNG贸易的扩大可能会促使天然气价格更趋于一致,但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天然气消费和进口增长强劲的国家正在改革其国内天然气市场,其天然气价格在2018年和2019年进行了几次调整,目标是更加接近国际天然气价格,并促进对国内生产的投资。一些生产国也正在实施类似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