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8)》在京发布》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7-10
  • 6月29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8)》发布会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8)》,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丰田汽车公司,共同组织行业机构及相关企业单位专家编著。全书包括总报告、乘用车篇、商用车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篇、零部件篇、标准化篇和附录等七部分。

    《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全面阐述了中国汽车工业2017年度全年发展情况;揭示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描述了2017年汽车工业的热点事项和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情况,预测了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报告》以行业协会数据、信息网络体系和行业专家智库为支撑,以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目的。《报告》基于行业发展态势综述、市场运行规律揭示、热点事件政策影响分析、新技术新产品发展创新透视等,对行业类型产品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分析,旨在成为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年度发展报告。

    发布会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还举办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与发展高峰论坛。此次论坛邀请到汽车产业主管部委相关领导、行业机构专家及企业负责人等行业精英,就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及未来经济走势、汽车产业政策取向、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等行业热点展开主题演讲,通过观点交流、共识融合,为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报告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 (2018) 》发布》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8-29
    • 8月25日,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 (2018) 》白皮书在北京发布。白皮书认为, 近年来, 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绿色发展, 天然气消费因此快速增长, 天然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 下一步亟须高质量发展天然气,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构建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白皮书介绍了2017年国内外天然气发展状况。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速稳步提高。2017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3.67万亿立方米, 比上年增长3%其中, 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比上年增长6.2%, 占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1%。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7.3%, 全年消费量2386亿立方米 (不含向港、澳供气), 比上年增长14.8%。从分布地区看,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增量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西南地区, 三个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占比达50%。 白皮书分析了我国天然气发展遇到的新问题。认为我国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不完善, 体制改革不到位制约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 政策协同性不足, 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天然气行业发展阶段性失衡。   
  •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发布》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5-10
    • 5月6日开幕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网信办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这是第二次发布关乎数字中国建设的报告,和2017年发布的报告相比,不难发现信息化建设水平、各地信息服务能力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多重新亮点,越来越多的新晋上榜城市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兴城市赶超向前的最强动能。 数字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电子商务尤为突出 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而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2017年年底的数据为网民规模达到7.72亿, 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比2017年的29.16万亿元增长了6.85%左右。其中,网络零售额的增长更进一步证明数字经济的强大动能:2017年网络零售额为71751亿元,2018年则达到9万亿元,这一变化也可以从电商平台重点大促节日的成绩单直观感受到,2018年“双11”全天成交额为2135亿元,2017年则为1682亿元,高额增长也侧面反映出2018年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多地驶入信息高速路信息惠民落到实处 2018年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天津、重庆、湖北、山东等地方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排名前十位。 2017年报告中的结论稍有不同,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天津、重庆、四川、湖北等10个省(市)。 新晋上榜的山东省于2018年发布了《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并明确12个重点产业方向,其中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家居、量子通信、VR、区块链等位列其中,同时也联合高校、ICT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研究院、智库、专业联盟和产业园,集合“产学研商用”各方力量抢占信息产业发展高地。 2018年信息服务应用指数排名前十位的为浙江、江苏、北京、福建、广东、上海、四川、江西、山东和安徽, 2017年报告中,福建、浙江、北京、广东、重庆、宁夏、江苏、山东、上海、山西等10个地方位列各省(区、市)信息服务应用指数排名前十位。 相比而言,新晋上榜的地区较多,四川、江西、山东和安徽均在2018年大幅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这与另一项指数——信息技术产业指数的变化存在某种程度关联。该指数的两年对比中可以发现,重庆是新晋进入前十名的城市,福建和北京均有位次上的上升,这代表信息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大,以上城市对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产业发展较为鼓励,也形成多个产业聚集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为信息惠民提供支撑,也是服务型城市提高民众口碑的关键。 同样代表信息惠民能力还有“信息基础设施指数”,两年对比来看,宁夏为新晋进入前十名的地区,辽宁、重庆的排名均有上升。这代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在更多城市提速建设,比如宁夏在近年来就加紧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数据共享和电子政务、便民服务推广度,同时形成全国首部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法规,这都是更多信息化建设、数字经济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可以借鉴之处。 在各地信息产业和信息惠民指数不断上升之后,区域经济也呈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亮点地区。长三角地区完成我国首个跨四城5G视频通话,聚焦园区、廊圈带促进产业资源自由流动。京津冀三地签订信息化协同发展协议,共建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合作。雄安新区则吸引大量北京创新型、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疏解转移。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和规划的世界级湾区,2018年内建设智慧城市群,并加快粤港澳互联宽带扩容,在三地信息资源共享上创新模式,也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的新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