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派代表参加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02-26
  • 编者按:2月24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派代表参加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来自14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齐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并开始就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相关事宜进行协商讨论。这次会议将促进CBD COP15在中国昆明的成功召开,也点燃了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人们的热情,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的紧迫现状讨论相应的行动计划方案,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绿会特将本次会议现场的主要内容翻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于周一(2月24日)拉开帷幕,讨论程序性议程项目,听取关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零草案的一般性发言。 开幕式上,联合主席巴西尔·范·阿弗尔(Basile van Havre)感谢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在中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后,迅速将会议场地从昆明改至罗马。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概述了粮农组织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相关举措,强调生物多样性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Hamdallah Zeda...

相关报告
  •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零草案发布》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生物多样性及其带来的利益对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至关重要,但生物多样性的总体形势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恶化。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0年在中国昆明举办,COP15将在评估《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基础上审议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2020年1月6日,“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零草案发布,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暴发后的持续情况,经协商后该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第二次会议(WG2020-2)于2020年2月24—29日在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举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为审议该草案。 框架的愿景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到2050年生物多样性已得到珍视、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地球,所有人都能共享重要福利。框架设定了与2050年生物多样性愿景有关的五个长期目标,每个目标都会在2030年阶段得到部分实现:(1)到2030年在淡水、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和完整性方面没有净损失,到2050年至少增加[20%],确保生态系统的复原力。(2)到2030年濒临灭绝物种的比例减少[X%],到2050年增加[X%]。(3)到2030年保持或增强遗传多样性,到2050年[90%]的物种遗传多样性得以保持或增加。(4)人类受益自然的几个方面:①改善人类营养状况,到2030年至少惠及[X百万]人,到2050年惠及[Y百万]人;②改善安全饮水的可持续提供,到2030年至少惠及[X百万]人,到2050年惠及[Y百万]人;③增强人类的抗灾能力,到2030年至少惠及[X百万]人,到2050年惠及[Y百万]人 ;④到2030年和2050年至少承担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30%]的努力。(5)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使用所产生的惠益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分享,到2030年增加[X],到2050年增加[X]。 框架提出到2030年的使命是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以造福地球和人类。框架同时列出了20个面向2030年的行动目标,包括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通过可持续利用和利益共享来满足人们需求以及主流化的实施工具和解决方案三个领域。此外,框架在执行支持机制、责任与透明度等方面也进行了说明。全球将围绕该框架草案开展谈判,最终形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宋琪 编译自https://www.cbd.int/doc/c/efb0/1f84/a892b98d2982a829962b6371/wg2020-02-03-en.pdf 原文标题;Zero draft of the 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 《生物多样性和风能:利益相关者如何评价绿色-绿色困境——以及他们对可能的解决方案的看法》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12-02
    • 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代替化石能源和核能发电是德国能源政策的基石。其中,风能生产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风能的能源生产在生态上不一定是可持续的。安装和操作涡轮需要相对较大的空间,大量蝙蝠和鸟类在与转子碰撞后死亡。由于这些原因,风能发电厂的选址和运行经常与濒危物种的法律保护发生直接冲突。地方和中央政府当局、环境非政府组织和专家办公室的专家几乎一致认为,目前风力发电项目中保护蝙蝠的机制不足。这是莱布尼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研究所(leibnizi - izw)在《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调查得出的结论。 参与风力涡轮机环境影响评估的各利益相关者(专家小组)的500多名代表参加了莱布尼茨-伊兹w调查。这个团体包括保育机构和政府当局的雇员、保育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顾问、风力能源公司的雇员,以及从事可再生能源或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学家。这项调查的重点是评估风能对能源系统转型的贡献,风力涡轮机的生态可持续安装和运行,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之间进行权衡的可能解决办法。 调查报告的第一作者、莱布尼茨-伊兹w学院系主任克里斯蒂安•福格特表示:“我们发现,调查对象之间既存在显著差异,也存在广泛共识。”“绝大多数受访者证实,绿色电力和蝙蝠保护之间存在直接冲突。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与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保护全球气候同样重要。”大多数利益相关者都认为,从发电量的角度来看,风力发电厂产量的小幅或适度损失,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财务方面的损失,必须是可以接受的。电力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停机时间应该得到补偿。Voigt总结道:“为了有效保护蝙蝠,补偿风力涡轮机关闭的时间,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更高的绿色电力价格。”“这并没有解决如何应对栖息地丧失的问题,尤其是当风力涡轮机被放置在森林中时。” 近年来,风力发电项目与生物保护目标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因为风力发电厂数量的迅速增长(目前德国大陆约有3万座),导致合适的选址稀缺。因此,越来越多的新植物在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和更有可能保护野生动物的地方种植,例如在森林里。根据环保部门的成员,只有约25%的风力涡轮机操作在缓解计划暂停等风力涡轮机操作期间高蝙蝠的活动(例如在迁徙季节),在相对较低的风速和在高气温虽然法律框架,保护蝙蝠需要此类措施的enforcemnt,“Leibniz-IZW马库斯Fritze作者补充道。此外,从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风能行业的成员在绿色-绿色困境的某些方面持有不同于其他专家组的观点。“风能行业的代表认为,遵守气候保护目标比保护物种更重要。其他所有专家小组都不同意这个观点。“因此,为了实现生态上可持续的风能生产,所有参与者之间的持续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还显示 超过95%的受访者认为能源系统的转型(“能源转型”)是重要的, 所有专家小组都同意致力于实现生态上可持续的能源转型, 风能产业三分之二的利益相关者都认为,风能生产应该比其他可再生能源生产得到更强有力的促进,而85%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代表不同意这一观点, 86%的调查参与者在风能领域没有给绿色电力的优先级高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而只有4%的风能行业的代表行业共享这个观点(几乎一半是犹豫不决或者考虑风力发电比生物多样性保护更重要)。 本调查的目的,作者选择蝙蝠作为一个代表性的物种所有野生动物受到风力涡轮机,因为大量的蝙蝠死在涡轮机和他们享受国内外高水平的保护,因此发挥重要作用在规划审批程序与风力涡轮机。事实上,蝙蝠在风力涡轮机上的高碰撞率可能与整个蝙蝠种群有关。常见夜间是风力涡轮机最常见的受害者;德国联邦自然保护署(Federal Agenc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将其列为濒危物种。此外,由Voigt领导的莱布尼兹-伊兹w省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损失既影响了当地的蝙蝠种群,也影响了迁徙的蝙蝠个体。因此,德国风力涡轮机的死亡事故影响了德国蝙蝠的数量,也影响了欧洲其他蝙蝠原产地的蝙蝠数量。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作者主张在风能产业中加强对自然保护目标的考虑,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认识。他们提出了改进风能项目规划和运行人员之间的合作的方法,以满足风能生产和生物保护的目标。 ——文章发布于2019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