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发现局部施肥可提高产量减少施肥量》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7-20
  • 5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发现局部施肥策略(带状肥料)是一种有效的根际管理策略,可以促进根系觅食,以获取分布不均匀的土壤养分。局部施肥引起的根系增殖和养分动员能力的增加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可以逐步放大,协同提高根系觅食能力、养分利用效率和作物生产力。通过局部、量身定制的养分施用工程化根系/根际,刺激基于自然的根系觅食,以获得分布不均匀的土壤养分,并扩大从根际到田间的根系觅食能力和养分获取效率。以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业体系为例,局部施肥使玉米产量提高了 5%~15%,同时显著减少了施肥量。

相关报告
  • 《加拿大农场注重以“科技创新”提高产量和利润》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田儒雅
    • 发布时间:2017-11-28
    • 2月10日,加拿大通讯社发表了评论员伊恩·布莱克斯(Ian Bickis)的文章,指出“农民要想成功,就必须应用新技术,家庭农场正逐步高科技化。”行业观察家表示,农民追求高产、高收益,推动了挤奶机器人及数据收集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使农业日趋精确化、高效化。 加拿大卡尔加里的风投公司(Avrio Capital)联合创始人阿基·乔盖柯格斯(Aki Georgacacos)指出,“各种技术正为农场快速创造着价值。”该公司专注农业及食品领域创新。乔盖柯格斯称,精细测绘以及土壤湿度、燃料使用等各类传感器仅仅是高科技的开端。 另一家企业是温尼伯市的农业前沿(Farmers Edge)。10年前韦德·巴尔内斯(Wade Barnes)和柯蒂斯·麦金农(Curtis MacKinnon)共同创办了这家公司,两位创始人始终致力提升当地农场生产效率。巴尔内斯最初向农户推介的技术能根据土地需求控制施肥量。时至今日,用巴尔内斯的话讲,公司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农场数据管理企业。公司运用云计算处理土壤传感器、卫星图像、气象站及其他数据,让农场生产效率更上一层楼。 一月,农业前沿斩获了5800万加元投资,投资方包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Mitsui & Co., Ltd.)、凯鹏华盈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下属绿色成长基金 (Green Growth Fund) 和 Osmington Inc.。农业前沿业务遍及4个大洲,巴尔内斯日前亲赴俄罗斯南部,建立了另一个办事处,他表示“农业的下一次巨大变革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巴尔内斯还称,农户已然看到,应用现阶段能获取的数据,生产力就提升了30%,而未来数据技术会越来越亲民。 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生物资源工程系副教授维亚切斯拉夫·艾达查克(Viacheslav Adamchuk)表示,世界粮食体系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更经确的技术、生产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艾达查克估计,得益于GPS和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农户可以真正按需分配资源,可将化肥、种子、水资源等成本投入至少降低10%,降幅甚至可高达40%。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农业、生命及环境科学系主任斯坦·布莱德(Stan Blade)指出,“自动方向引导(auto-steered)拖拉机联合产量检测器——我们现在之所以都使用这些设备,是因为这些设备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这些设备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效率及生产安全性,因此为农业生产者们提供了新的契机。” (编译 田儒雅,李小曼)
  • 《新加坡发现垂直农场可提高食物蛋白质产量减少环境影响》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6-20
    • 5月5日,由慕尼黑工业大学领导的新加坡研究平台TUMCREATE的一项研究证实了垂直农业对粮食安全的潜力。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定量框架,基于实验数据支持的理论估计,评估垂直农业等受控环境农业的产量和潜在环境影响。结果表明,与大田作物相比,在10层垂直耕作系统中生产作物、藻类、蘑菇、昆虫、鱼类和养殖肉类等食物时,作物的蛋白质产量增加近300倍,蘑菇和昆虫的蛋白质产量增加6000倍以上。通过受控的环境农业系统,这种总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增加有利于环境影响,减少土地的使用,消除杀虫剂和抗生素等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