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发布《氢能产业的计量挑战》报告,指出清洁氢经济面临的主要计量挑战》

  • 编译者: 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8-20
  • 近日,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发布《氢能产业的计量挑战》报告,概述了清洁氢经济需要解决的关键需求和挑战,以促进氢经济并支持英国实现其净零目标。

    该报告确定了氢经济四个领域的计量挑战:生产、储存、分配和最终用途。解决这些挑战对于发展氢经济和使英国实现其净零目标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

    ·降低电解氢的生产成本。

    ·支持氢储存和分配基础设施的推出。

    ·开发能够进行先进材料研究的新测试设施,以支持新兴的氢技术。

    ·填补整个氢气价值链中监管、技术和测量标准的空白。

    ·通过支持氢最终用途技术的进步,实现不同行业的脱碳。

    NPL科学家Ali Al Sikab在评论该报告时表示:“过去几年,英国对氢技术的快速开发和推广的投资有所增加。英国政府已承诺向议会输送高达5亿英镑的绿色氢,以期到2030年提供清洁能源。与许多新技术和创新一样,计量学(测量科学)是其标准化和成功运作的核心,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更广泛的商业应用。

    NPL已准备好与政府、行业和学术界合作,解决新报告中确定的需求和挑战,使氢技术作为一种商业替代能源继续获得动力,为英国的能源转型做出重大贡献。”

相关报告
  •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发布《英国工程生物学的标准和度量指标》报告,确定了支持英国工程生物学公司的优先领域》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1-03
    • 工程生物学(EngBio)在全球和英国的潜力不容小觑。通过提供正确的工具来帮助各种规模的公司进行创新并将这些创新转化为商业规模,将实现在健康、能源、材料、化学品生产和废物管理等不同领域实现这一潜力。 为了确定支持英国工程生物学公司的标准和指标的优先领域,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了一次以英国行业为重点的研讨会。该研讨会汇集了英国工程生物学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来自行业、标准专家、资助机构、英国测量系统和学术界的利益相关方,共同讨论了支持英国工程生物学公司成功将新产品和技术推向市场所需的关键优先事项和资源。 该报告现已发布,概述了关键建议,总结了研讨会成果,并确定了标准和指标的需求和机会,以解决英国工程生物学公司商业化的现有障碍。这些建议涵盖了创建强大的计量基础设施所需的许多基本要素,以应对英国公司面临的当前和不断变化的挑战。概述的建议包括数据和测量标准的开放存储库和共享平台、工程生物学系统和工艺的商定词汇、监管指南以及英国生物质可用性和规格的映射。包括: ·词汇和术语; ·参考资料、数据标准; ·量化生物过程的计量学; ·翻译横向和纵向扩展的指标; ·可持续性评估指标; ·生物质原料使用标准。 NPL生命科学与健康主管Michael Adeogun博士评论道:工程生物学作为平台技术的崛起是由一系列技术的融合推动的,这些技术使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理解、表征、设计和开发生物系统。报告中总结的研讨会成果为建立帮助英国工程生物学公司在生物经济各个领域发展壮大所需的标准、指标和计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解决围绕计量、标准和度量需求的一些更具体的挑战,以支持人工智能驱动的工程生物学系统设计和生物过程的量化, NPL生物计量学研究员Max Ryadnov教授评论道:英国公司呼吁采用系统指标来量化其产品和技术的性能,并要求在提供这些指标时保持公正,以实现可比性。衡量标准解决了这两个挑战,但需要通过与行业创新者的持续接触来确定优先事项。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为实现工程生物学的全部潜力创造了急需的起点。 这项以英国为中心的工作是在Freemont教授领导的最近国际努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NPL和其他NMS合作伙伴的投入,以解决工程生物学缺乏标准化的问题。该全球报告强调了需要相关标准和指标来缓解整个行业的主要问题,包括数据集成、互操作性以及产品安全和质量。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Paul Freemont教授评论道:“这个领域的愿景是,一家有伟大想法的公司可以在没有技术和监管障碍的情况下进入市场。正确的标准和指标将使建立和发展公司的过程更容易,但需要达成共识和开放的过程来建立易于访问的知识库。
  • 《智能制造产业面临网络安全挑战》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9-25
    • “科技创新提供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在智能制造、工业领域,随着互联设备增加而日益暴露的网络安全问题。”今天,德国驻华使馆参赞陶刚在中德信息安全合格评定合作研讨会上说。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中德信息安全合格评定研讨会是中德两国首次在信息安全合格评定领域举办研讨。 目前,在智能制造、工业领域,所面临的风险已经远不限于隐私和数据的风险。仅一个事故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商业损失、市场损失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中德经济互补性强,利益契合点多,合作潜力巨大。两国都是制造业大国,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 、德国工业4.0 战略的发布和实施,智能制造成为两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而防范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薄昱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