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工业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成功实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3
  • 近日,由西门子能源、德国航空航天中心、ENGIE Solutions、Centrax、ARTTIC和四所欧洲大学(腊国立雅典理工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共同组成的联合项目团队近日宣布Hyflexpower项目成功完成第一阶段试运行。Hyflexpower是全球首个工业设施中引入氢能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该项目在Smurfit Kappa集团旗下位于法国维埃纳河畔赛拉(Saillat-sur-Vienne)的一家造纸厂中实施。

    Hyflexpower项目证明绿氢不但是一种灵活的储能方式,还可以成为工业型燃气轮机的燃料。由造纸厂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的氢气以30%的比例与70%的天然气混合燃烧,驱动燃气轮机发电。该项目标志着全球首个集成了高比例掺氢先进燃机的“电能多元化转换(power-to-X-to-power)”工业级规模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试运行的掺氢比例将在2023年提升至100%。

    在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迈向气候中性的《欧盟氢能战略》后,这一极具创新性的项目应运而生,并由多家企业、学术和研究机构联合实施。《欧盟氢能战略》指出,氢能将对实现《欧洲绿色协议》碳中和目标及推动能源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0年宣布启动,总投资金额1520万欧元,其中三分之二由欧盟委员会根据“地平线2020”科研创新框架计划*(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提供资金。Hyflexpower项目计划将在2023年夏季进行新一轮试运行。通过Hyflexpower项目,证明了能源密集型行业也可以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实现碳中和。掺氢燃气轮机将在迈向气候中和的能源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关报告
  • 《全球首个工业级氢能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成功实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30
    • 由西门子能源、德国航空航天中心、ENGIE Solutions、Centrax、ARTTIC和四所欧洲大学共同组成的联合项目团队近日宣布Hyflexpower项目成功完成第一阶段试运行。Hyflexpower是全球首个工业设施中引入氢能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该项目在Smurfit Kappa集团旗下位于法国维埃纳河畔赛拉(Saillat-sur-Vienne)的一家造纸厂中实施。 ▲ Smurfit Kappa集团旗下的造纸厂 Hyflexpower项目证明绿氢不但是一种灵活的储能方式,还可以成为工业型燃气轮机的燃料。由造纸厂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的氢气以30%的比例与70%的天然气混合燃烧,驱动燃气轮机发电。该项目标志着全球首个集成了高比例掺氢先进燃机的“电能多元化转换(power-to-X-to-power)”工业级规模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试运行的掺氢比例将在2023年提升至100%。 ▲ 西门子能源SGT-400燃气轮机安装 在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迈向气候中立的《欧盟氢能战略》后,这一极具创新性的项目应运而生,并由多家企业、学术和研究机构联合实施。《欧盟氢能战略》指出,氢能将对实现《欧洲绿色协议》碳中和目标及推动能源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参与项目的合作伙伴包括西门子能源、德国航空航天中心、ENGIE Solutions、Centrax、ARTTIC,以及希腊国立雅典理工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该项目于2020年宣布启动,总投资金额1520万欧元,其中三分之二由欧盟委员会根据“地平线2020”科研创新框架计划*(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提供资金。Hyflexpower项目计划将在2023年夏季进行新一轮试运行。
  • 《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稳定产氢》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26
    • 2024年9月19日,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郑向远教授团队、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捷方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凯豪达制氢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研发和工程人员登上珠海桂山风场 31号风机,各方共同见证了制氢电解槽等模块正常工作,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指标,标志着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的顺利落成。 桂山 31 号风机为导管架基础结构,搭载一台3兆瓦机组,每年可发电约1000万千瓦时。风机工作平台上安装了海水淡化、机械电控、电解制氢这三个功能模块,电解槽功率为400千瓦,每小时产氢80标方,纯度99.99%以上。九月初“摩羯”台风的侧翼掠过桂山洋面,制氢装备成功经受了考验,迄今为止已稳定工作600小时以上,总产氢量4.5吨,全年产氢可减排二氧化碳约 1350 吨。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达成稳定风电制氢“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用了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远程监控管理、结构远程健康监测、结构系统识别等技术,为该项目全寿命期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该示范项目的实施填补了亚洲和我国海洋风电制氢工程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未来国内外海洋能制氢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宝贵经验,将带动我国海上风电和绿氢产业在规模上和质量上的升级,形成强大的产业链业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