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华东工作站”揭牌仪式上,无锡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最新科技考古成果——无锡市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人骨检测报告。
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介绍,这是首次成功获得了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填补了因为环境影响、保存不佳所导致的中国南方古DNA研究缺环,为理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化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少卿表示,无锡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古人的这一遗传类型与现代各语系人群的遗传谱系比较,研究发现马鞍古人与中国南方、东南亚的古代人群存在母系的遗传联系。同时,与现代各语系人群的谱系比较,也发现了马鞍古人与现代侗台语人群、中国南方汉族存在密切的遗传联系。本研究首次获取了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样本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目前长江流域古DNA数据仍然有限,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内容转载自“央视新闻”。
原文链接: https://news.cctv.com/2023/09/17/ARTIZqQYn883tPV9sOWMzOqs2309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