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在常见白血病治疗方面开辟了新天地》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19-01-31
  • 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潜在联合疗法,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西方世界最常见的白血病,英国每年能诊断出超过3500的患者。该研究与NHS大格拉斯哥和克莱德(NHS GGC)合作开展并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中,研究发现将已经用于临床的靶向治疗药物依鲁替尼与一种名为AZD8055的新型抑制剂联合使用,在临床前研究中有助于促进CLL细胞死亡。之后通过使用CLL患者样本和CLL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抑制剂的组合激活了一种叫做FOXO1的蛋白质,它可以起到“分子制动”的作用,从而阻止细胞繁殖并诱导CLL细胞死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能够影响白细胞的血细胞癌,疾病过程可能因患者本身而有所差异,有些患者经历了不需要治疗的稳定低级别疾病,而另一些患者则对化学治疗产生抗药性并被认为是“高危”病人。将依鲁替尼引入临床作为高风险CLL患者的治疗已经增强了这种难以治疗的CLL患者的存活率。因为CLL细胞可以适应药物,发生突变,使得对依鲁替尼产生抗药性。而新的治疗组合提供了降低CLL细胞适应治疗的潜力,上诉两种治疗方法并不是在同一个位置攻击细胞。

相关报告
  • 《通过克服免疫抑制可治疗牛白血病》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梁晓贺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新研发了一种抗体药物可以再次激活受到抑制的免疫细胞,进而减少受感染的牛体内的牛白血病病毒(BLV)数目。这种抗体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牛的一系列难治疗的感染病。 牛白血病是牛的系统性恶性淋巴肉瘤,主要是受逆转录酶病毒——牛白血病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据报道,2016年日本的牛白血病达3,125例,是日本《家畜传染病预防法(the Act on Domestic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Control)》中记录的牛传染病中数量最多的疾病。在其他亚洲国家、南美洲和北美洲也都很常见。日本有约35%的牛都感染过牛白血病病毒。尽管这种传染病的肆虐给乳制品和肉牛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来控制这一疾病的扩散和发展。 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北海道大学(Hokkaido University)、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及北海道研究机构(Hokkaido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科学家们发现,当牛感染牛白血病病毒时,由于PD-1和PD-L1之间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淋巴细胞“T-细胞”的功能会受到抑制。这一免疫抑制与牛白血病的病情发展紧密相关。另外,这些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抗-PD-L1”抗体,能有效阻止PD-1和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重新激活受感染牛群中的T-细胞反应。 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从老鼠体内提取了一种“抗-PD-1”抗体。然后,研究人员对该抗体在阻止牛白血病发展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T-细胞”的活动性和病毒数目并没有明显改变。显然,这是由于在给药时牛体内的抗体不稳定造成的。研究团队接着利用鼠“抗-PD-1”抗体设计了一种抗-PD-1“鼠-牛”嵌合抗体。随后又将这一嵌合抗体施于受感染的牛体内。研究人员发现,新形成的嵌合抗体阻止了PD-1和PD-L1之间的作用,进而重新激活了牛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减少了受感染牛体内的病毒数量。此外,还发现这一抗体不容易脱离牛体,使得抗体可以在牛体内长时间起作用。 研究团队的下一步研究计划是进行动物实验,来检验所研发的抗体对治疗其他疾病是否同样有用。 这一新抗体可以为生物医药的研发开辟道路,不仅能有效治疗感染牛白血病病毒的牛,还能减少抗生素或类固醇在其他难以治疗的传染病中的使用。 (编译 梁晓贺)
  • 《Carl June等8位科学家获2024“生命科学突破奖》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09-28
    • 2023年9月15日,科学突破奖基金会宣布了2024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的获奖名单。科学突破奖有“科学界的奥斯卡”之称,它表彰在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学和数学方面的突破性成就。今年有8位科学家获得生命科学科学突破奖。他们分别在治疗癌症、囊性纤维化和帕金森病方面做出关键性贡献。 科学突破奖是一项全球性科学奖项,由谷歌共同创始人Sergey Brin先生、俄罗斯企业家Yuri Milner与Julia Milner夫妇、Facebook共同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及Priscilla Chan夫妇、23andMe共同创始人Anne Wojcicki女士联合创建。支持科学家们致力于解决最重大和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包括推动对重大疾病理解的显著进展。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一员,它们表达的T细胞受体能够发现癌细胞表面的抗原,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促进T细胞攻击癌细胞。几十年来,Carl June、Michel Sadelain博士和其它研究人员致力于驾驭和增强T细胞的抗癌能力。这些努力带来的创新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癌症中表现出卓越的效力,甚至让有些患者看到了治愈癌症的希望。 Sadelain博士和他的合作者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使用基因工程对T细胞进行改造。他和June博士团队的研究最终促成了将CD28共刺激蛋白域与CD3ζ蛋白域联用的嵌合抗原受体(CAR)设计。这一设计理念是目前获得FDA批准的6款CAR-T细胞疗法的基础。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可缩短寿命的罕见遗传疾病。在1989年,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疾病是由于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突变造成的,随后10多年的研究显示,这些突变导致CFTR蛋白的折叠异常。折叠异常导致CFTR蛋白过早在细胞内部被降解,或者功能出现异常,引发全身多个器官的水和电解质运输异常。 本世纪初,Fredrick Van Goor博士和Sabine Hadida博士加入Paul Negulescu博士在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囊性纤维化的疗法。他们的联合努力带来了4款治疗囊性纤维化的新药,包括让更多CFTR蛋白运输到细胞表面的药物和增强CFTR蛋白突变体功能的药物。其中在2012年获得批准的Kalydeco是首款获得FDA批准针对疾病根源的新疗法。在2019年批准的Trikafta让90%的囊性纤维化患者能够从中获益,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延长他们的生命。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影响着全球超过1000万人。它是由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损伤引起的,导致大脑中参与记忆或运动等过程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下降。  Ellen Sidransky博士的团队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对超过1万份DNA样本的分析,发现GBA1基因的突变是帕金森病的风险因子。研究团队同时发现,GBA1基因编码的葡萄糖脑苷脂酶水平的降低会增加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意味着溶酶体清除机制可能在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Thomas Gasser和Andrew Singleton博士的团队分别独立发现LRKK2基因突变是常染色体显性帕金森病的风险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LRKK2突变与自噬和溶酶体运输通路的异常相关。 这些发现显示,细胞中降解和回收细胞组分的溶酶体在帕金森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靶向葡萄糖脑苷脂酶、α突触核蛋白和LRRK2的在研疗法已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在生命科学科学突破奖之外,John Cardy和Alexander Zamolodchikov博士因为在量子场理论(quantum field theories)方面的贡献获得基础物理学科学突破奖。Simon Brendle博士因为在微分几何(differential geometry)方面的贡献获得数学科学突破奖。 本文内容转载自“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PBEWP38M4kPwFfTcuCR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