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K为管道行业制造钢铁产品带来新的机遇》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 吴崇浩
  • 发布时间:2021-05-28
  • MMK为管道行业制造钢铁产品带来新机遇。2021年5月20日MMK的2500热轧厂于2020年完成全面改造工程,为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厂(MMK)提供了新的机会,以加强其在钢管生产用钢产品市场的地位。MMK国内销售部主管Alexey Kuzmin,在5月20日于叶卡捷琳堡开幕的第11届全俄“钢管:生产和区域销售”大会上谈到了这一点。他报告说,无论世界市场的情况如何,管道占MMK向俄罗斯市场交货量的31%,而俄罗斯市场传统上是MMK的主要市场。MMK在管道行业的总销售额中,约有70%来自其“家乡”——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伏尔加地区。与此同时,MMK继续加强其市场地位,提高客户满意度。2020年7月,2500热轧机全面改造完成,为MMK打开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完全翻新的轧机的调试使其有可能:-增加整个线圈长度上机械性能的均匀性;-扩大钢种范围(钢管的强度等级К34-К60至Х80符合API 5L);-确保生产厚度在1.5 mm或以上的轧制产品;-将线圈重量增加至40吨;-提供高质量的线圈放卷;-水平运送热轧钢卷,以尽量减少物流缺陷的发生。工厂的新能力正被用来开发利基产品和扩大工厂的产品范围。在过去的一年里,2500号轧机和2000号轧机引进了各种不同等级和尺寸的新产品,2000号轧机也为管道行业生产轧制产品,MMK最近一直在积极发展用专门的开放式和封闭式集装箱运输轧制钢卷。这种类型的机车车辆为钢铁产品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使其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免受机械冲击和损坏,如果是封闭式集装箱,还可防止大气降水。此外,MMK正在成功实施“销售”战略计划。准时制”,旨在确保产品在计划日期的+/-3天内交付给客户。作为这一举措的一部分,MMK已将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投入商业运营。引入了一个全面的OTIF(准时到位)指标来评估系统的有效性。该指标的最大现值在2021年4月达到,达到74%(本年度的目标水平为70%)。还应注意的是,通过与MMK所在地区的各种合作伙伴的合作,MMK正在扩大其销售网络MMK Trading House中的管道产品范围。异型管和圆管从乌拉尔、伏尔加和中央联邦区的仓库销售,计划在西伯利亚和南部联邦区的仓库开发这一销售区域。目前的目标是达到MMK仓库每月10000吨焊管的销量。第11届全俄“钢管:生产和区域销售”会议于2021年5月20日至21日在叶卡捷琳堡和Kamensk-Uralsky的Sinarsky管道厂举行。该活动由《金属供应与销售》杂志主办,TMK、俄罗斯金属与钢铁供应商联盟和金属博览会提供支持。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俄罗斯、独联体和全世界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的生产和消费;区域钢管市场的当前趋势;未来几年钢管市场发展预测等。100多位钢管市场专家、管道行业公司、冶金企业、钢铁贸易公司和设备供应商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关报告
  • 《印度钢铁管理局进行使用绿色氢气制造绿色钢铁的试验》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9-19
    • 印度钢铁管理局有限公司(SAIL)董事长阿马伦杜·普拉卡什于9月17日表示,公司正通过多项措施推进绿色钢铁生产,包括试验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绿色氢气、探索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生物炭注入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此举旨在响应印度钢铁部2024年12月提出的绿色钢铁定义,即每生产一公吨成品钢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需低于2.2吨。根据排放水平,钢铁产品可获得3至5星级绿色评级,其中排放低于1.6吨为最高5星评级。SAIL旗下五家综合钢厂年产能超2100万吨,公司计划进一步整合绿色技术、优化物流并推出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 《低碳+智能 钢铁业向“新”“绿”求“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3
    •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9月2日在上海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新进展,已经有6.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改造。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我国共有146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为加快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我国研究提出了八大世界前沿低碳技术开发支持计划。目前,共有22家钢铁企业60个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正在推进。 今年上半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1.8%,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16%,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能耗均呈下降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统计的吨钢综合能耗已经由2005年的694千克标准煤,下降到了557千克标准煤。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削减的幅度达到了92.6%,烟粉尘排放量削减幅度达到了88.5%,应该讲钢铁行业的绿色革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世界钢协:中国是最清洁的钢铁生产国之一 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进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 埃德温?巴松:中国拥有世界上目前最新的、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中国钢铁企业特别擅长快速地把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应用。中国可以推动全球钢铁行业在脱碳方面的发展,以及起到引领作用。我们有信心地说,中国是全球最清洁的钢铁生产国家之一。 中国钢铁行业不只是在低碳技术硬件加速应用,软实力也在同步提高。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碳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境产品声明”也就是EPD报告的验证上,我国钢铁行业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EPD主要揭示钢铁产品绿色低碳属性,比如说吨钢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对能源消耗的数量。目前中钢协已发布了130份钢铁产品的EPD报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实效性、数据最丰富的EPD平台数据。 加快智能制造应用 钢铁业向“新”求“质” 钢铁产品高质化、低碳化、定制化的不同需求,是我国钢铁产业下一阶段发力的重点。目前,我国正加速推动钢铁行业的数智化提质升级,加快培育中国钢铁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制造业用钢占比明显提升。今年1—7月份,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钢材同比分别增长10.6%、14.4%。与此同时,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也走在我国工业领域前列,智能工厂和智能集控中心建设正在成为新趋势。大数据模型、局部AI应用在钢企逐步扩大应用。智能化生产过程管控和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的企业,分别达到79.6%和57.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我们也做过统计,对智能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已经从2022年的1吨钢大概30元,增加到了1吨钢38元。目前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的,已经达到了80%。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已经达到了57%。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推动全国钢铁企业实现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最大收益的数字化转型。预计到2026年底,实现30个可借鉴可复制的“数字化车间”,20个可复制的“数字化工厂”,5—10家支撑行业实现 “数字化生态引领”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