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pcm和梯度泡沫铜壳管蓄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1-05-09
  • 潜热蓄热所使用的相变材料,其液态和固态的导热系数都较差,导致传热效率较低。为了克服这一限制,采用多pcm和梯度泡沫铜来加速相变材料的熔化,提高传热效率。对由径向多PCM和单PCM组成的壳管式蓄热单元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单个PCM比采用径向多个PCM传热效果更好。完全熔化可节省87.5%的时间。结果表明,径向多相位调制在蓄热方面没有单相位调制的优势。在单PCM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种梯度泡沫铜,即正梯度、无梯度和负梯度。结果表明,负梯度换热比无梯度和正梯度换热效果好。与正、负型相比,非梯度型的温度分布更为均匀。此外,负梯度0.99 ~ 0.97 ~ 0.89的最佳配置可进一步缩短23.7%的完全熔化时间。

相关报告
  • 《相变材料径向梯度排列填充床蓄热性能分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1-04-25
    • 本文研究了相变材料胶囊的径向梯度排列对填充床潜热储能系统热行为的影响。建立了瞬态二维色散同心模型,分析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详细讨论了四种不同填料床系统中空气和相变材料胶囊间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径向梯度排列的相变材料胶囊显著提高了系统的传热性能。当考虑径向梯度布置时,系统压降明显降低。从案例1到案例4,总体能效分别为84.16%、80.43%、83.55%、82.46%。病例1的容量比所有研究病例分别高出5.03%、1.11%和3.74%。病例1的利用率比所有研究病例分别高5.15%、1.45%和3.43%。此外,考虑到压降损失,发现情况3是所有研究案例中最可行的选择。研究结果为填充床系统的热稳定性输出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数值依据。
  • 《宁波材料所研发制备出可高效进行油水分离的中空梯度聚丙烯泡沫》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23
    • 随着工业含油废水排放和海运石油泄漏等事件的不断增多,油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故而研究高效油水分离材料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前,传统油污染的治理仍以离心法、燃烧法、浮选法和膜分离法等为主,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能耗高、用时长、成本高、步骤复杂、添加有害溶剂和易造成二次污染等。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高分子事业部郑文革研究员团队在前期关于致密结构和均匀取向泡孔结构研究工作基础上(P. K. Huang, et al. Compos. Sci. Technol. 171 (2019) 282-290;P. K. Huang, et al. Compos. Part A-Appl. S. 116 (2019) 180-186),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空梯度泡孔结构,并且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油水分离的中空梯度聚丙烯泡沫。该制备方法不仅快速、成本低,而且绿色环保、无需添加任何溶剂。相关结果已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P. K. Huang, et al. Chem. Eng. J. 370 (2019) 1322-1330)上,并且申请了相关的专利。   该结构的设计理念来自于自然界,融合了荷花的粗糙表面、蜂巢结构和秸秆的中空结构等特点。凭借聚丙烯泡沫材料亲油疏水的特性,再加上独特的结构设计,赋予了材料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当油水混合液经过该中空梯度聚丙烯泡沫时,水能够迅速通过中空通道,而油则会储存在材料内部的开孔结构中。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3218, 51473181)的大力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