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天然气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1-06
  • 10月31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 天然气市场 需求有望继续增长,用气结构或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工业燃料、城镇燃气、燃气发电“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份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联合编写,在当日于北京举行的“2020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发布。“天然气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陆家亮在会上发布报告时表示。报告认为,大力发展天然气是我国建立清洁低碳、智慧高效、经济安全能源体系,以及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未来五年,我国仍将坚持“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中国主体能源之一”的战略目标。报告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燃料新增 天然气需求 约360亿立方米,城镇燃气新增需求约280亿立方米;到“十四五”末,工业燃料、城镇燃气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1450亿立方米、1500亿立方米,燃气发电天然气需求量约1000亿立方米,三者占天然气需求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3%、34%和23%。

相关报告
  • 《“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当量有望超过石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1
    • 作为较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天然气被认为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增长点和低碳转型的主力军。 在2030碳峰值、2060碳中和的两大目标影响下,我国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势将加快,为天然气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机遇。那么,我国天然气产业具备在“十四五”期间大有所为的基础吗?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首先,天然气资源丰富而探明率低,具有更快发展的资源优势。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888亿立方米,约为10年前的2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伊朗,位居全球第四位。 据了解,全球天然气年产1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国家有10个左右,而我国天然气总可采资源量达85万亿立方米,探明累计可采天然气储量仅有7.36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8.6%,是10个国家中最低的。在这10个国家中,美国的探明率达到74%,探明率较低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分别为18%和29.7%。如果按照澳大利亚和加拿大2个国家探明率计算,我国未来可探明累计可采储量分别为15.4万亿立方米和25.4万亿立方米,是2019年探明累计可采储量的2.1倍和3.4倍。 所幸的是,从2004开始到2019年,我国每年新增探明地质天然气储量连续16年保持在5000亿立方米以上。仅“十三五”期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就超过3万亿立方米,具备支撑天然气增产的条件。 其次,非常规气比重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油气工业已进入常规-非常规并举阶段,常规与非常规的资源比例已达1:3。 据介绍,“十三五”我国页岩气规划年产量210亿立方米,实现200.4亿立方米,完成率为95.4%,基本实现页岩气规划目标。其中, 中石油2020年投产井数962口,页岩气产量为为116.1亿立方米; 中石化投产井数733口,页岩气产量为84.3亿立方米。 目前,我国页岩气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2016年~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增长率维持在17%~42%,类比北美,具备快速上产的发展条件。这还没有算上我国即将商业化开采、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的海域天然气水化物(可燃冰)。 最后,天然气对石油替代作用日益增大。近几年,“三桶油”都在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稳住石油产量。中石油不久前宣布其2020年天然气产量(1304亿立方米)当量首次超过原油(1亿吨)。这是能源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由此推断,“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当量有望超过石油。 另外,2020年我国液化天然气汽车与压缩天然气汽车的消费量分别约300亿立方米和200亿立方米,替代了2016万吨柴油和1460万吨汽油。再加上车船等交通工具的油改气,工业窑炉与农村的煤改气,可以得出结论,天然气已对石油进行积极替换,“十四五”期间替代作用将更大。 对此,笔者认为,天然气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将大有作为。 笔者建议,“十四五”期间,天然气产业应以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核心,特别关注卡脖子技术的攻关突破。同时,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大力开拓国内消费市场,打造我国天然气内循环体系。 作者:李永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四川省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31
    •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9月份,生产天然气164亿立方米,比2021年9月份发布的1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环比下降3.5%。由于9月份比8月份要少一天,9月份日均产量为5.5亿立方米,与8月份近乎持平。1-9月份,生产天然气16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 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李亚倩表示,前三季度,国内各大气田依旧保持增长态势。据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的消息,西南石油局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产气达60.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持续保持强劲增储上产势头。目前,该局日产天然气达到2480万立方米;从长庆油田获悉,截至10月12日,长庆油田今年年产天然气376.71亿立方米,连续十年油气当量突破5000万吨;塔里木油田前三季度累计生产天然气239亿立方米,日产天然气同比增加100万立方米,均超计划运行。10月2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今年天然气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大关,相比去年同期提前22天实现这一目标。 10月国内进入了第四季度供暖季,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等部分省区已于10月提前开栓供暖,加之各地为补充农村燃煤散烧综合治理“煤改气”的用气需求,进一步保障首府民生和供热用气的安全稳定。“预计10月用气量将攀升,国内气田也将抓紧生产,为冬季保供做准备,继续释放产能,天然气产量也将进一步增长。” 李亚倩表示。 与此同时,国内生物天然气的开发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中国中化旗下企业西南院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生物天然气》近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填补了全球生物天然气标准领域空白,将加快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化进程,促进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生物天然气是一种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燃气,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城镇有机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等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经净化提纯后与常规天然气成分、热值完全一致。发展生物天然气不仅有利于补齐我国天然气供需短板,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还可解决粪污、秸秆露天焚烧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城乡有机废弃物能源化产业化,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生物天然气生产国和使用国。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生物天然气年产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年产量将超过200亿立方米。国家《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