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当量有望超过石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1
  • 作为较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天然气被认为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增长点和低碳转型的主力军。
    在2030碳峰值、2060碳中和的两大目标影响下,我国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势将加快,为天然气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机遇。那么,我国天然气产业具备在“十四五”期间大有所为的基础吗?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首先,天然气资源丰富而探明率低,具有更快发展的资源优势。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888亿立方米,约为10年前的2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伊朗,位居全球第四位。
    据了解,全球天然气年产1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国家有10个左右,而我国天然气总可采资源量达85万亿立方米,探明累计可采天然气储量仅有7.36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8.6%,是10个国家中最低的。在这10个国家中,美国的探明率达到74%,探明率较低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分别为18%和29.7%。如果按照澳大利亚和加拿大2个国家探明率计算,我国未来可探明累计可采储量分别为15.4万亿立方米和25.4万亿立方米,是2019年探明累计可采储量的2.1倍和3.4倍。
    所幸的是,从2004开始到2019年,我国每年新增探明地质天然气储量连续16年保持在5000亿立方米以上。仅“十三五”期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就超过3万亿立方米,具备支撑天然气增产的条件。
    其次,非常规气比重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油气工业已进入常规-非常规并举阶段,常规与非常规的资源比例已达1:3。
    据介绍,“十三五”我国页岩气规划年产量210亿立方米,实现200.4亿立方米,完成率为95.4%,基本实现页岩气规划目标。其中,
    中石油2020年投产井数962口,页岩气产量为为116.1亿立方米;
    中石化投产井数733口,页岩气产量为84.3亿立方米。
    目前,我国页岩气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2016年~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增长率维持在17%~42%,类比北美,具备快速上产的发展条件。这还没有算上我国即将商业化开采、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的海域天然气水化物(可燃冰)。
    最后,天然气对石油替代作用日益增大。近几年,“三桶油”都在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稳住石油产量。中石油不久前宣布其2020年天然气产量(1304亿立方米)当量首次超过原油(1亿吨)。这是能源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由此推断,“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当量有望超过石油。
    另外,2020年我国液化天然气汽车与压缩天然气汽车的消费量分别约300亿立方米和200亿立方米,替代了2016万吨柴油和1460万吨汽油。再加上车船等交通工具的油改气,工业窑炉与农村的煤改气,可以得出结论,天然气已对石油进行积极替换,“十四五”期间替代作用将更大。
    对此,笔者认为,天然气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将大有作为。
    笔者建议,“十四五”期间,天然气产业应以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核心,特别关注卡脖子技术的攻关突破。同时,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大力开拓国内消费市场,打造我国天然气内循环体系。
    作者:李永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四川省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相关报告
  • 《“十四五”时期我国天然气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11-06
    • 10月31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 天然气市场 需求有望继续增长,用气结构或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工业燃料、城镇燃气、燃气发电“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份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联合编写,在当日于北京举行的“2020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发布。“天然气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陆家亮在会上发布报告时表示。报告认为,大力发展天然气是我国建立清洁低碳、智慧高效、经济安全能源体系,以及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未来五年,我国仍将坚持“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中国主体能源之一”的战略目标。报告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燃料新增 天然气需求 约360亿立方米,城镇燃气新增需求约280亿立方米;到“十四五”末,工业燃料、城镇燃气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1450亿立方米、1500亿立方米,燃气发电天然气需求量约1000亿立方米,三者占天然气需求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3%、34%和23%。
  • 《中国石油2020年天然气产量当量首超原油》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1-06
    •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获悉,2020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产量连续第4年超1000亿立方米,达到1304亿立方米,同比净增116亿立方米,创历史最大增幅,换算成油当量突破1亿吨,并首次超过原油产量, 油气结构进一步优化,向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天然气产量迈上第一个100亿立方米台阶用了28年。而后中国石油用了23年,于2001年迈上了200亿立方米台阶。继2017年天然气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后,2020年,中国石油再次刷新天然气产量纪录,在国内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达七成。加快寻找规模储量,攒足“厚家底”。中国石油大力实施资源战略,加大风险勘探力度,努力寻找规模储量,形成了川中碳酸盐岩、川南页岩气、库车博孜-大北3个万亿立方米级天然气规模建产区,常规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连续14年超4000亿立方米。加快效益储量动用,大气区为国“添底气”。长庆油田继2013年建成300亿立方米大气区之后,2019年建成400亿立方米大气区,202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448亿立方米。2020年,塔里木油田和西南油气田分别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建成300亿立方米大气区,在川南还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青海油田连续10年稳产在60亿立方米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在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天然气业务大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理论创新的引领作用。以常规气藏“控水开发”理论、连续型油气“甜点区”理论、非常规“体积开发”理论为代表的天然气领域三大理论创新,引领了“常非并举”新格局。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曾兴球指出,天然气占到半壁江山,在推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天然气业务加快发展,有力助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超过1300亿立方米,其燃烧值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4亿吨。按一棵树每年吸收100千克二氧化碳计算,相当于新植18.4亿棵树。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能源,今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中国石油将继续加快天然气业务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