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气二氧化碳变化有关的远古海洋氧含量》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6-01
  • 为什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会随着地球过去的冷暖时期而上升和下降?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多亏了从海底深处提取的沉积物核心中留下的化学线索,他们才开始逐渐解开这个谜团。最近的研究表明,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今天的水平时,深海中呼吸碳的储存量就会增加。但是,由德州农工大学的领导的新研究首次揭示了对上一次冰河期前5万年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的洞察。关于过去气候的一个最大的未知数是全球暖-冷循环中大气二氧化碳变化的原因。了解地球碳循环的过去动态,对于在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气候变暖的世界中,为社会决策提供信息和指导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调查了二氧化碳在这是如何变化的,东赤道太平洋,是当今世界海洋的一个重要区域,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并被排放到大气中,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也最快。为了研究古代二氧化碳的含量,研究人员分析了从赤道太平洋东部深海提取的海底沉积物核心。这个10米长的核心跨度约18万年,沉积物层的化学成分为科学家提供了一扇了解过去气候的窗口。他们所做的化学测量可以作为深海氧含量的一个指标。通过测量微量的铀和钍同位素,研究小组能够将呼吸碳储存增加的时期(以及深海低氧水平)与过去70000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水平下降的时期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在赤道东太平洋和太平洋及南大洋其他地区的深海氧化的高分辨率沉积物记录,发现太平洋和南大洋一样,是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期间深海呼吸碳储存的重要区域。另外,在寒冷时期,研究者们限制了在水柱中储存碳的范围。在未来,通过在覆盖更广阔的太平洋深海区域的沉积物中进行类似的研究,科学家们将能够在空间上绘制出过去深海碳池的范围。
    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3628-x
    (郭亚茹 编译;张灿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geonews.tamu.edu/news/2020/05/new-deep-ocean-floor-research-reveals-ancient-ocean-oxygen-levels-franco-marcantonio.php
相关报告
  • 《预测海洋对二氧化碳吸收的变化》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4-28
    • 根据李红梅博士、Tatiana Ilyina博士、Wolfgang A.Müller博士和Peter Landschützer博士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的新论文,海洋二氧化碳摄取量的预测可提前两年。 正如基于观测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海洋碳汇在过去三十年中表现出强烈的变化,这可归因于气候的变化。李红梅博士说:“到目前为止,地球系统模型(ESMs)未能捕捉到这些强烈的变化。这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因为海洋碳汇与陆地碳汇的强度一起决定了人为排放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从而调节了气候变化。” Wolfgang A.Müller博士分享了他对物理世界年代际预测的专业见解:“经过初始化的基于ESM预测已被证明在预测某些海洋变量(如海面温度或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变异性方面很有技巧。”这促使了对地球系统预测的扩展:这种年代际预测系统能否再现观测到的海洋碳汇变化并预测它们?如果是,是什么驱动了预测技能? 海洋部的科学家通过使用基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ESM的新年代际预测系统,即MPI-ESM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将大气和海洋观测结果纳入MPI-ESM,重现了观测到的全球海洋碳汇变化。他们进一步发现,与基于数据的估算相比,全球海洋碳汇变化最多可提前两年预测,与数据同化相比,潜在的预测技能可达3年。他们第一次证明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短期(<3年)的可预测性,而海洋碳汇的非热驱动因素,即循环和生物学,是促成长期(> 3年)可预测性的原因,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 Peter Landschützer博士说:“这项研究说明了我们如何将基于观测的估算与模型结合起来,以增强我们理解全球碳循环及其未来预测的一个典范。”Tatiana Ilyina博士补充说:“我们对海洋碳汇的预测显示,监测和预测人为二氧化碳近期变化的潜力巨大,并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全球盘点提供政策相关分析。”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解开冰河时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的谜题》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6-24
    • 自从科学家们首次确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在冰河期比温暖期低得多以来,他们就 一直在寻找原因,从理论上推测这可能是海洋环流、海冰、含铁尘埃或温度的作用。然而,没 有一个基于现有证据的计算机模型能够解释为什么在冰河时代到来时,二氧化碳浓度会降低三 分之一。 本周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 上的一项新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 证据——海水温度变化和来自南半球大陆尘埃中的 铁元素结合。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气候科学家 Andreas Schmittner 是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他说:“过去许多分 析海洋温度的研究都假设整个地球的海洋温度以同样的速度冷却,大约是 2.5 摄氏度。”“当他 们运行他们的模式时,温度只占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一小部分。他说:“我们现在知道,在一 些地区,海洋的温度要低得多,在中纬度地区,海洋的温度可以达到 5 摄氏度。由于冷水具有 更高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它有可能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碳,而过去的研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Schmittner 和他的同事们估计,较冷的海洋温度将占到最后一次冰河时期二氧化碳减少原 因的一半。另外三分之一左右,他们说可能是由于来自大陆的含铁尘埃增加,并使南大洋表面 “肥沃”所致。铁元素的增加将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吸收更多的碳并将其沉积到海洋深处。研 究人员的模型表明,在上一个冰河时代,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量有四分之三以上是由这种组 合造成的。Schmittner 说,剩余的碳减少量可能是由于营养有效性或海洋碱度的变化。研究人 员说,当地球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冷却下来的时候,海洋自然也冷却下来了——除了极地附近, 那里已经是是不结冰情况下最冷的地方。在暖期,高纬度和中纬度海洋表面温度差异显著。 随着温暖的海水流向南极洲并开始降温,流失的热量进入大气层,增加了海洋吸收二氧化 碳的可能性。当中纬度的海洋开始变冷时,它们开始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而由于较 冷的水更容易溶解二氧化碳,它们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少。Schmittner 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组合, 几乎可以精确地解释为什么在冰河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会降低三分之一。”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