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红梅博士、Tatiana Ilyina博士、Wolfgang A.Müller博士和Peter Landschützer博士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的新论文,海洋二氧化碳摄取量的预测可提前两年。
正如基于观测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海洋碳汇在过去三十年中表现出强烈的变化,这可归因于气候的变化。李红梅博士说:“到目前为止,地球系统模型(ESMs)未能捕捉到这些强烈的变化。这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因为海洋碳汇与陆地碳汇的强度一起决定了人为排放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从而调节了气候变化。”
Wolfgang A.Müller博士分享了他对物理世界年代际预测的专业见解:“经过初始化的基于ESM预测已被证明在预测某些海洋变量(如海面温度或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变异性方面很有技巧。”这促使了对地球系统预测的扩展:这种年代际预测系统能否再现观测到的海洋碳汇变化并预测它们?如果是,是什么驱动了预测技能?
海洋部的科学家通过使用基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ESM的新年代际预测系统,即MPI-ESM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将大气和海洋观测结果纳入MPI-ESM,重现了观测到的全球海洋碳汇变化。他们进一步发现,与基于数据的估算相比,全球海洋碳汇变化最多可提前两年预测,与数据同化相比,潜在的预测技能可达3年。他们第一次证明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短期(<3年)的可预测性,而海洋碳汇的非热驱动因素,即循环和生物学,是促成长期(> 3年)可预测性的原因,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
Peter Landschützer博士说:“这项研究说明了我们如何将基于观测的估算与模型结合起来,以增强我们理解全球碳循环及其未来预测的一个典范。”Tatiana Ilyina博士补充说:“我们对海洋碳汇的预测显示,监测和预测人为二氧化碳近期变化的潜力巨大,并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全球盘点提供政策相关分析。”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