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首批CIG靶材成功交付出货,填补国产化空白》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封测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07-03
  • 2018年6月27日,汉能首批铜铟镓(CIG)靶材在MiaSolé高端装备集团泉州靶材示范工厂成功交付出货,标志着汉能在CIG靶材生产和销售上正式开启国产化进程。此举对填补国内CIG靶材领域的空白,打破对国外进口产品的依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据悉, CIG靶材是溅镀法生产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通过物理加工的方法把高纯度的铜、铟、镓三种金属涂覆在不锈钢管上,经过车床高精度加工成型。作为CIGS薄膜太阳能的核心部件,CIG靶材工艺复杂,成本也比较高,之前一直被国外垄断,国产化需求非常迫切。 汉能在收购美国薄膜电池公司MiaSolé之后,一直积极地推进CIG靶材的国产化进程。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靶材中心总经理万捷介绍说,“此前,CIG靶材一直在美国MiaSolé生产,泉州靶材示范工厂从2015年开始筹建工厂、从国外到国内的技术转移、设备的搬入安装调试以及产品检测认证到今天第一批产品顺利出货,我们用3年时间真正实现了CIG靶材的国产化。” 此次,泉州靶材示范工厂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首批CIG靶材的订单,未来将实现年产CIG靶材600MW。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徐晓华表示,“首批CIG靶材的成功出货实现了核心工艺真正意义的国产化,填补了汉能乃至整个行业CIG靶材生产的技术空白。并通过后续实现量产化,大幅降低原材料的生产成本,通过CIG靶材的生产和销售牢牢把握原材料供应端,并与MiaSolé技术路线形成产业链优势。” 徐晓华还透露,今年,泉州600MW靶材厂将全部投产。同时,汉能还将扩大工厂规模,以泉州为源头不断输出CIG靶材产线,有计划地投建更多的靶材工厂,并将同步在贵阳、大同、西安三地修建1.2 GW、600 MW和2.4GW的靶材工厂,实现产能的大幅提升,为汉能的薄膜太阳能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相关报告
  •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签下“MEMS传感器(芯片)”项目 将填补国内空白》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4-24
    • 19日,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签约现场, 东莞市麦姆斯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清大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就“MEMS传感器(芯片)”项目签订合作协议。 MEMS是利用传统的半导体工艺和材料,用微米技术在芯片上制造微型机械,并将其与对应电路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技术。简单来讲,是一种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技术。利用MEMS技术制造的芯片尺寸差不多只有一个成人指甲盖大小,比如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其内部的芯片基本上都是MEMS技术制造。 长期以来,MEMS芯片技术被行业巨头英飞凌和索尼等国外公司垄断,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整体实现MEMS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装。 东莞市麦姆斯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完成6寸MEMS芯片的测试和小批量生产,计划于2019年8月份在武汉设立全资公司,进行8寸MEMS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装,实现弯道超车,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随着汽车、智能装备、家电类产品领域的迅速增长,MEMS芯片用量将大大增加。此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更为MEMS芯片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农业、环保、食品检测、智慧医疗、健康养老、可穿戴设备、机器人、3D打印也为MEMS芯片技术的提升和应用创新拓展了思路。
  • 《西门子如何填补增材制造和工控的空白?》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12-09
    • 西门子和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开始展开合作突破目前增材制造设计到生产链的瓶颈。本次合作是Georgia Tech工业技术研究合作的一部分。   根据西门子人体仿真产品总监 Ulrich Raschke,目前增材制造工作流的空缺为数字制造链,主要原因是传统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工具不能够实现增材制造的全部潜能。   西门子曾经努力通过其机NX械设计软件、为混合制造流程——结合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添加设计智能来填补这些空缺。NX这方面,西门子正在开发科促进更好的增材制造流程设计,更好地解释制造流程的限制和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西门子内部使用增材制造用于自己的工业产品。其中一个应用就是加速燃气轮机修理,西门子电力与燃气轮机工程集成设计系统经理Fred Villeneuve称。   “对于某些燃气轮机来讲,有缺陷的燃烧器柱只是简单重新打印,就能减少90%的维修次数。这种应用使更复杂的部件和零件生产成为可能,延长产品寿命,降低成本,提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