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创新药!阿斯利康/赛诺菲nirsevimab:单次注射,长达5个月持久保护!》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8-01
  •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赛诺菲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抗药物nirsevimab一项IIb期临床试验的阳性数据(Single-Dose Nirsevimab for Prevention of RSV in Preterm Infants)。结果显示,在RSV流行季,在健康早产儿中,与安慰剂相比,nirsevimab单剂量肌肉注射显著降低了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RSV-LRTI)就诊率和住院率。

    值得一提的是,该试验首次证实,一种单剂量单克隆抗体(mAb)可显著降低整个RSV流行季婴儿中RSV-LRTI(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就诊率和住院率。

    nirsevimab是一种具有延长半衰期(平均59.3天)的RSV单克隆抗体,由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开发,作为一种被动免疫疗法,有潜力直接为婴儿提供免疫力、针对RSV提供即时保护。

    nirsevimab是首个潜在的婴儿被动免疫疗法,已被证实单剂量肌肉注射能够在整个RSV流行季提供持续的保护作用。2019年2月,美国FDA授予了nirsevimab预防RSV引起的LRTI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也授予了针对相同适应症的优先药物资格(PRIME)。

    这项IIb期试验是一项干预性、随机、双盲试验,评估了nirsevimab在健康早产婴儿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入组受试者为胎龄29-35周的健康早产儿。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RSV流行季开始时,1453例婴儿以2: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了单次肌肉注射50mg剂量nirsevimab(n=969)或安慰剂(n=484)。主要终点是在注射后150天内,接受医疗护理的RSV-LRTI的发生率。医疗护理(Medically-attended)是指医疗保健提供者接诊的任何RSV-LRTI病例。次要疗效终点是注射后150天内因RSV-LRTI而住院的发生率。该试验由阿斯利康在全球23个国家的164个临床中心开展。

    结果显示,主要终点方面:在给药后150天内,与安慰剂组相比,nirsevimab组RSV-LRTI就诊率在统计学上显著降低了70.1%(95%CI:52.3%-81.2%)。次要疗效终点方面:在给药后150天内,与安慰剂组相比,nirsevimab组RSV-LRTI导致的住院率相对降低了78.4%(95%CI:51.9%-90.3%)。研究中,nirsevimab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没有观察到显著的超敏反应。nirsevimab组有11.2%、安慰剂组有16.9%的受试者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没有一例被认为与nirsevimab有关。

    研究作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儿科教授、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Joseph Domachowske博士表示:“nirsevimab的数据令人振奋,因为这些数据突显了这种创新疗法的潜力,在整个RSV流行季只需注射一次,就能保护婴儿免受RSV感染。nirsevimab有潜力减少就诊、急诊和住院,这些都是医疗系统的重大负担。”

    阿斯利康生物制药研发部执行副总裁Mene Pangalos表示:“每年,RSV导致全世界超过300万人住院治疗,并导致大量的5岁以下儿童急诊。nirsevimab是一种创新的单克隆抗体,有潜力保护广泛的婴儿群体。在婴儿群体中,90%在2岁之前感染这种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感染呼吸道的常见传染性病毒,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主要是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首要致病原。有资料显示,2岁前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罹患过至少一次RSV感染,6个月以下婴儿是主要患病人群。RSV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RSV流行季节为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典型的RSV流行季为5个月。

    目前的抗RSV抗体Synagis(palivizumab)仅限于高危婴儿,只能提供一个月的保护,需要注射5次才能覆盖一个典型的RSV流行季。

    nirsevimab是一种具有延长半衰期的RSV单抗,被开发作为一种被动免疫疗法,预防RSV引起的LRTI。该产品的开发目的是用于比当前护理标准更广泛的婴儿群体,包括:正经历第一个RSV流行季的婴儿群体、将进入第一个和第二个RSV流行季的先天性心脏病或慢性肺病婴儿群体。

    nirsevimab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即直接向婴儿提供抗体以帮助预防RSV;被动免疫不同于主动免疫,后者是通过疫苗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预防或抗击RSV感染。被动免疫可以提供即时的保护,而主动免疫则需要数周才能产生保护作用。

    2017年3月,阿斯利康和赛诺菲达成了开发和商业化nirsevimab的协议。根据协议条款,阿斯利康领导所有的开发活动和初步的监管批准、并保留生产活动,赛诺菲将领导商业化活动。

    2019年7月,阿斯利康启动了关键III期和II/III期试验,以评估nirsevimab在足月、健康晚期早产儿和高危婴儿中预防由RSV引起的LRT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试验在美国、加拿大、欧洲、亚洲和南半球的350多个地点进行。

  • 原文来源:https://www.astrazeneca.com/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20/nirsevimab-reduced-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fections-and-hospitalisations-in-preterm-infants-in-phase-iib-trial.html;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59528.html
相关报告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创新药!阿斯利康/赛诺菲nirsevimab在欧盟进入审查:单次注射,长达5个月持久保护!》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2-21
    • 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赛诺菲(Sanofi)近日联合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nirsevimab的营销授权申请(MAA)并将通过加速审批程序进行审查:作为单剂量,用于所有婴儿,在第一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季节预防下呼吸道感染(LRTI)。nirsevimab由阿斯利康与赛诺菲合作开发。 nirsevimab是第一种用于为所有婴儿提供RSV保护的长效抗体。目前,nirsevimab正被开发作为一种单剂量,用于正经历第一个RSV季节的婴儿以及在第二个RSV季节具有较高风险的儿童。 nirsevimab MAA基于MELODY 3期试验、MEDLEY 2/3期试验和一项2b期试验(NCT02878330)的阳性结果。这些试验证实了在RSV季节nirsevimab通过单剂量给药为所有婴儿提供保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授予nirsevimab加速评估,因为该药被认为对公共卫生和治疗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与标准审查程序相比,加速评估旨在缩短CHMP审查MAA的时间框架,并遵循EMA在2019年授予的优先药物资格(PRIME)。 nirsevimab是一种长效抗RSV单克隆抗体,具有延长的半衰期,平均(±SD)为59.3天(±9.6天)。临床数据显示,接受单剂量注射后,在第151天,97.9%的婴儿血清浓度高于目标90%有效浓度阈值6.8μg/mL;91天后,nirsevimab的平均血清浓度呈现与浓度成比例的衰减,无非线性迹象。 nirsevimab采用了阿斯利康专有的YTE技术,正由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共同开发,作为一种被动免疫疗法,有潜力直接为所有婴儿提供免疫力,以单剂量肌肉注射在整个RSV季节内提供针对RSV的即时保护。 RSV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染性病原体,可引起LRTI(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季节性流行。在全球范围内,RSV是导致婴幼儿住院的首要原因。 nirsevimab是首个潜在的婴儿被动免疫疗法,已被证实单剂量肌肉注射能够在整个RSV流行季提供持续的保护作用。截至目前,nirsevimab已获全球多个监管机构授予旨在促进快速开发的资格认定包括: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的优先药物资格(PRIME)、日本医学研究开发署(AMED)授予的“优先开发药物”。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感染呼吸道的常见传染性病毒,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主要是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首要致病原。有资料显示,2岁前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罹患过至少一次RSV感染,6个月以下婴儿是主要患病人群。RSV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RSV流行季节为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典型的RSV流行季为5个月。 目前的抗RSV抗体Synagis(palivizumab)仅限于高危婴儿,只能提供一个月的保护,需要注射5次才能覆盖一个典型的RSV流行季。 nirsevimab是一种具有延长半衰期的RSV单抗,被开发作为一种被动免疫疗法,预防RSV引起的LRTI。该产品的开发目的是用于比当前护理标准更广泛的婴儿群体,包括:正经历第一个RSV流行季的婴儿群体、将进入第一个和第二个RSV流行季的先天性心脏病或慢性肺病婴儿群体。 nirsevimab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即直接向婴儿提供抗体以帮助预防RSV;被动免疫不同于主动免疫,后者是通过疫苗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预防或抗击RSV感染。被动免疫可以提供即时的保护,而主动免疫则需要数周才能产生保护作用。 2017年3月,阿斯利康和赛诺菲达成了开发和商业化nirsevimab的协议。根据协议条款,阿斯利康领导所有的开发活动和初步的监管批准、并保留生产活动,赛诺菲将领导商业化活动。  
  • 《每年近3500万儿童感染住院,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背后的百亿美元市场》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1-24
    • 冬天已至,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们蠢蠢欲动。 尽管已有“神药”奥司他韦防治甲型和乙型流感,但仍有一类特殊的呼吸道感染,比普通流感更加凶险,却“逍遥法外”无药可防治。 它的初期症状类似感冒,但如果不及时控制感染,疾病将迅速发展为有生命危险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后续的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每年有近3500万儿童因此严重感染。 随着天气转凉,这种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简称RSV)引起的病症,正卷土重来,威胁全球幼儿的健康。有人预言:RSV年即将来临。 尽管危害严重,但这场特殊的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却面临无疫苗可预防、无特效药可治的困难局面。 “无药可用”难题背后,一场抗击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发竞赛正悄然拉开帷幕,中国创新药企也参与角逐这一极富挑战的创新领域并处于领先地位,百亿美元的潜在医药市场将由此开启。 每年全球近3500万儿童严重感染 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至今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随着新冠疫情被逐渐控制,另外一种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正在卷土重来,影响公众健康。 今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曾发布警告人们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在美国南部异常活跃的状况。 据《世界报》报道,法国近期也发现大量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患,大巴黎和东部地区尤为严重,一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已经人满为患。 不仅美国和法国,随着新冠病例数的减少和公共卫生措施的放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意大利在今年相继出现呼吸道合胞病毒病例上升的情况,这个威胁儿童健康的病症正在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根据灼识咨询的研究数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引起全球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诱因,2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达90%,全球每年有330万儿童因此感染住院。 2020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严重感染人数高达3460万人,其中仅中国的感染人数就达到300万人。 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极为普遍且广泛,WHO估计每年全球有6400万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16万儿童死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1] 尽管十分常见且危害严重,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专门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治疗方法和预防疫苗,帕利珠单抗是全球唯一获得批准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药物,但仅适用于预防少部分高危婴幼儿的感染。 帕利珠单抗早在1998年已经获批上市,但至今没有引进中国。 与此同时,帕利珠单抗价格昂贵,在流感季节每月需注射一次,单剂量成本高达1000美元至3000美元(取决于患者体重),且预防效果有限、预防持续期短、患者覆盖面窄,这使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防治尤其困难。 “无药可用”催生百亿美元市场 “无药可用”背后,既是全球性的医疗难题,也呈现了有待发掘的巨大医药市场潜力。 灼识咨询研究数据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全球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9%。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作为一种抗传染病药物,在疾病流行传播时,更会显现出超过市场预期的稀缺价值。 以流感“神药”奥司他韦为例,2009年,墨西哥、美国相继暴发甲型H1N1流感,作为当时最有效的药物,奥司他韦被推到了抗击流感的第一线,其当年全球销售额也远超市场预期,达到29亿美元。 一系列有利市场条件及政策支持下,在至今为止无药可用的情况下,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在中国的增长潜力尤其突出。 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核心患者人群,除了老年人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成人外,主要就是儿童。而儿童用药,近几年已经成为国家改革和关注的焦点。 2015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指出“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NMPA也相继出台了多个指导原则,其中2020年就发布3项指导原则和1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期指导药物研发单位更科学的开展儿童用药研发,避免不必要的临床研究,少走弯路。[2] 2021年8月20日,人口计生法修订后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三孩政策”的推出,让中国儿科用药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增。 政策之外,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在中国市场的支付环境也相对优越。相较成人用药,中国父母在为孩子看病用药上,有更强的支付意愿。 与此同时,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能使儿童及时得到治疗,避免呼吸道和肺部损伤发展为哮喘,气喘和慢性肺炎,减少器官损伤,让患儿能在健康呼吸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由此看来,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势在必行。同时,从药物经济学来看,在儿童时期的早期治疗能否避免造成儿童慢性疾病长期占用医保资金,是对疾病所需医疗资金和治疗时间上极大的节约,上市后更有可能被纳入国家医保报销,实现用药的广覆盖。 灼识咨询研究数据预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在中国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5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4.9%。 中国企业解决全球难题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下,一批负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创新企业已经投身解决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这一世界难题,研发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药物及疫苗,不止与跨国巨头同台竞技,更有能力引领全球创新风潮。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抗体及治疗药物的开发曾经一度面临巨大挑战。 由于安全性问题,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开发已经多年未取得进展,因为健康婴儿在接种第一剂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后患上疫苗增强性疾病,尽管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努力,但至今尚未有任何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被证明有效或者在全球获批准,而已经上市的预防性抗体帕利珠单抗则在预防效果、价格等方面存在明显局限。 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的开发早期主要为核苷类似物,但均未成功。近十多年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机制有了更多了解,多款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靶点的药物进入临床开发,但也有吉利德、再生元、强生在研药物遭遇挫折的情况,而近期越来越多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药物正被开发为新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候选治疗药物,且已有若干抗病毒药物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效果,RSV热度全面升温,中国企业在其中的表现十分亮眼。 全球范围内,仅有4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化合物和2款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其中爱科百发旗下的ziresovir是唯一参与全球临床研发竞争并领先的中国创新药物。 招股书数据显示,ziresovir目前已经在全球开展了9项临床试验,用于美国、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的儿科和成人患者,目前已经于中国开展III期注册试验(同时也是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 III 期的RSV治疗新药),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除此之外,爱科百发在研临床前药物中包含AK0702和AK0611,为下一代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能够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产生更强疗效和抗耐药性。公司最近又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引进了一个临床前RSV抗体AK0610,用于RSV感染的预防,进一步地巩固了其在RSV领域的研发领先地位。 在预防疫苗及抗体领域,国内外企业各有很大进展,艾棣维欣旗下在研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疫苗ADV110,近期也于澳洲顺利完成II期临床研究首批受试者接种。默沙东在研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性抗体MK-1654已经进入临床Ⅱ期。 2021年5月9日,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共同宣布,其合作开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性抗体药物Nirsevimab在III期临床试验MELODY中达到试验的主要终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从初期症状上看,与普通感冒、流感无异样,但其传染范围以及对儿童群体的负面影响更大,儿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率也是流感的四倍。治疗性药物和疫苗、抗体共同合力,将惠及更多呼吸道合胞病毒患儿。 中国药企参与研发相关创新药物及疫苗,填补临床需求空白,不单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社会价值,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储备。而这些创新成果的出海,更能彰显中国医药创新实力以及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责任感。 “新冠”疫情中,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已经站上了国际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医药创新在解决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上储蓄的实力。 随着一批中国创新药企投身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药物开发这样的世界难题中,中国医药创新与全球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更有望在呼吸道合胞病毒领域做出全球第一个创新药,中国医药创新成果正加速惠及全球。 参考文献: [1]张晓波, 王传凯. 呼吸道合胞病毒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22):4. [2]唐凌, 等. 儿童抗肿瘤药物研发现状与思考.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 37(10): 129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