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进口煤同比继续增加,后两月能否延续?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4
  •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我国进口煤炭2918.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694.3万吨增加223.9万吨,增长8.3%,较9月份的3304.8万吨减少386.6万吨,下降11.7%。今年1-10月份,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3亿吨,同比下降10.7%,降幅较前9月收窄2.2个百分点。

    我国煤炭进口量自8月以来同比持续增加,8月和9月进口量更是同环比均出现了增加,与早前预计的进口趋势出现了一定差异。8月份,国内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叠加水电出力有限推动耗煤需求激增,而与此同时印尼动力煤到岸价优势显现,尤其是此前一直倒挂的中卡煤也开始重新具有价格优势,促使终端用户加快了采购进口煤的步伐。9月份,我国煤炭单月进口量年内首次突破3000万吨,达到去年12月份以来最高,同时与往年同期相比也处于较高水平。进入9月份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落,电力需求较前期有所下降,叠加水电增发,燃煤发电压力有所减弱,不过,当月我国进口煤数量较前一月仍继续增加,主要是由于国内电厂要赶在国庆假期和大会前提前补库,其次是因为当月国内煤价持续上涨使得进口煤价格优势凸显,带动进口需求增加。

    9月下旬后,随着进口动力煤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部分中高卡煤价较国内煤相比优势收窄,叠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加速贬值使得进口煤采购成本高企,国内终端对进口煤的询货热情开始下降。

    到了10月,随着气温下降,电厂日耗回落、库存累积,国内电企对进口煤的采购情绪普遍不高,但是10月进口量却高于此前预期,部分原因是受印尼港口船舶发运滞后影响,10月中旬印尼煤的到货量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弥补本来应该在9月底到货的缺口。

    近期国内电企虽有招标,但中标价持续走低,且需求集中在超低卡煤,对中卡煤询货寥寥,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外矿报价也出现松动。临近年底,国内电厂开始签订长协供应合同,且明年长协煤签订量有望较今年进一步增加,也增加了市场的观望情绪。后期来看,后两月到港的进口煤数量将大概率达不到去年同期水平。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43351-1.html
相关报告
  • 《3月煤价继续承压 跌势或将放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03
    • 供应测分析 国内生产:2024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年全国煤炭产量约47.6亿吨,2025全国煤炭产量目标则是达到48亿吨左右。同时,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从主要产煤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涉煤内容看,增加煤炭产量也是各产煤省份的重要目标之一。2025年,山西、新疆将煤炭产业发力点放在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上,陕西提出2025年原煤产量力争达到8亿吨。甘肃、贵州、云南等省份也通过新煤矿开工、煤化工基地建设扩大产能。这意味着,尽管市场低迷,2025年国内煤炭产量仍将维持高位。值得关注的是,3月上旬召开两会,产地煤矿安全检查频次增多,部分煤矿产量有所收缩。不过,鉴于安全检查已逐渐常态化,其对原煤产量的影响正逐步减弱,预计对市场煤炭供给的影响较为有限。 进口方面:随着国内煤炭企业生产全面恢复,叠加进口煤的高通关量,市场供应相对宽松。但由于工业用电需求不足以及季节性用煤需求淡季的影响,下游采购意愿低迷,进口动力煤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在国内市场供应宽松之下,部分电企开始减少或暂停进口煤招标采购,以缓解国内市场的供给过剩压力。此外,近期海运费上涨推高了进口煤到岸成本,同时内贸市场持续下跌目前尚未见触底迹象,进口煤价格优势有望进一步收窄,对国内市场形成支撑。 需求侧分析 宏观方面 (1)房地产行业将继续磨底。2024年房地产行业继续呈调整态势,上半年的“517”新政和下半年的“924”新政,为市场注入信心,行业呈阶段性回温态势。从数据上来看,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亿平米,同比下降12.9%,降幅较1-11月收窄1.4个百分点;但从从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来看,2024年,房屋新开工面积为7389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0%。预计在地方政府化债、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之前,房地产开工面积企稳需要一定时间。 (2)基建投资将发挥更强的托底作用。受地方增量化债资金、财政支出进度前置等政策提振,预计一季度项目开复工有望强于去年同期。资金端方面,政府新增债券和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前置发行,缓解地方债务压力,支撑稳增长。项目端方面,去年底以来项目开工明显好转,今年年初多数省份重大项目开工投资额强于去年,不过结构更偏向产业基础设施。节后建筑工地开复工进度偏慢,主要受春节错位、气温等因素扰动,随着后续气温回升和新增政府债券资金下达,一季度投资仍有坚实支撑。 (3)制造业投资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投资增速上,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9.2%。特别是,在“两新”政策的作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15.7%,比全部投资高12.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2025年,我国制造业将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支持政策推动下,各地将继续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提供资金融通的保障。 主要耗煤行业:一是民用电季节性转弱。本周开始,南方气温转暖,且三四月份原本就是传统用煤淡季;一旦进入三月份,南方气温回升,电厂将对旗下火电机组进行停机检修,煤炭需求随之下降,日耗难有超预期表现。二是工业用电需求逐步恢复,非电行业补库需求预期增加。3月份,随着元宵节后务工人员加速到岗,下游各行业开工率将逐步提升。此外,3月份召开的两会或将释放提振经济政策,有利于工业用电需求恢复。后期基建加码投资、开工率上升可能带动水泥等非电行业煤炭消费。三是新能源替代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综合分析 煤炭供应偏松,需求释放乏力,加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等压力之下,都对煤价带来下行压力,预计3月国内煤价将继续承压偏弱运行。但值得注意的是,非电行业的备煤需求有望逐渐增加,也为市场阶段性的反弹创造机会,同时大型电厂全力兑现内贸长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贸煤炭过剩问题。最后,现货与长协发生倒挂,以及煤价跌至成本线下后,虽无法确认煤矿会立即减产,但随着倒挂幅度和持续时间扩大,以及价格跌破成本幅度加大,其减产概率或逐步提升,煤价下跌阻力逐步加大。随着上述利好因素显现,煤价跌势或逐渐放缓,不排除有止跌企稳可能性。
  • 《印度今年前5个月动力煤进口同比增长12%》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26
    • 据印度商业线报(The Hindu Businessline)6月17日消息,5月份,印度煤炭进口达到6个月来最高水平。 2024年5月,印度动力煤进口连续第六个月上升,进口到货量创下6个月来新高。由于预计夏季高温将导致电力需求上升,火力发电厂(TPP)已持续囤积了煤炭这种重要大宗商品。 能源信息机构开普勒(Kpler)的数据显示,5月份主要由电力行业消费的动力煤进口量为1699万吨,环比增长近6%。然而,同比下降了近4%。“5月份,印度动力煤进口量攀升至1699万吨的6个月高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略有下降。这也结束了连续八个月的月度同比增长。”开普勒干散货分析师亚历克西斯?埃伦德(Alexis Ellender)告诉 Business line。 动力煤进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夏季需求上升。近些年来,印度的电力需求一直以每年近10% 的速度增长,工商业不断发展以及家庭消费不断增加带动了电力消费的增长。今年气温上升也刺激了更多的电力需求。例如,5月30日,因为强烈的热浪侵袭了印度北部、西北部和中部等大部分国土,导致了对制冷的更高要求,使得印度白天的最高电力需求达到了创纪录的2.5亿千瓦。 2024年5月印度火力发电厂的负荷系数(plant load factor-PLF) ,即容量利用率为77.84%,而去年5月为73.64%。发电量达到43,332.91吉瓦时(GWh),增长了12%。 “炎热、干燥的天气一直在激发着对动力煤的需求。然而,接近创纪录的煤炭库存、强劲的国内产量增长以及季风降雨的提前到来,预计将减缓煤炭进口步伐。 预计6月份印度煤炭进口将减弱。据印度气象局(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IMD)预测,“高于正常”的季风降雨量将补充水库来水,提高水力发电量,从而影响燃煤发电。他补充说: “天然气发电量也有所增加,尽管它在印度整体电力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 “我们预计,印度6月份动力煤进口量环比将有所下降,但同比可能仍将保持上升,原因是国内煤炭运输由于降雨而受到影响。7月至9月这一季度的煤炭进口预计将比4月至6月有所下降,然而随着印度潜在电力需求的增加,煤炭进口还将继续走高”。 前5个月印度动力煤进口同比增长12% 据CoalMint的船运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印度动力煤进口量近8000万吨,同比增长12%,而去年同期进口量只略高于 7100万吨。这些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和其他工业用途。 由于印度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增长增加了能源消耗和国内资源的负担,2023年印度动力煤进口量同比增长约10%,增至近1.8 亿吨。印度80%以上的动力煤需求用于发电。印度目前的发电结构由煤炭(77%)和可再生能源(23%)组成。 传统煤炭出口国均位居前列:印度尼西亚仍然是印度最大的煤炭进口来源国,2024年前5个月的煤炭进口量为4910万吨,其次是南非(1200万吨)和美国(66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4年1-5月印度国内动力煤产量达到约4.45亿吨,比上年同期的4.04亿吨增长了10%。同时,今年前5个月的动力煤进口量也大幅增加。 为何印度2024 年煤炭进口量会上升? *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印度进口的动力煤大部分用于电力行业,据CEA估计,电力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10%,与印度整体经济增长同步。BigMint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印度的电力消耗量达到700,855百万单位(million units),而去年同期为 639,304 百万单位,同比增长约 10%。 因为印度自4月底以来一直受到持续高温天气的侵袭,许多地区的气温接近50摄氏度。要满足这种前所未有的电力需求增长,就意味着要保持发电厂煤炭库存充足。 *燃煤发电量上升:印度发电量中煤炭的份额从去年1月至5月的约74.4%上升至今年同期的75%以上。由于降雨模式不稳定,水库水位较低,大型水力发电在全国电力需求中所占的份额同比下降了10%以上。尽管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略有增加,但高间歇性和存储成本加剧了对动力煤的依赖。 *政府对煤炭进口的强制规定:电力部已将进口燃煤发电厂的满负荷运行期限延长至10月15日,以满足夏季预期的高电力需求,预计高峰需求将超过260吉瓦,而去年为243吉瓦。尽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但仍要求进口燃煤发电厂(ICB)进口煤炭,以便继续无缝运营。 *印度海绵铁产量不断增加:印度海绵铁产能迅速增长,2024年月均产量超过450万吨,而去年同期的月均产量远低于400万吨。进口南非动力煤固定碳含量较高,VM含量较低,每生产一吨海绵铁需要约0.8吨,而国内煤炭需求量超过1.3-1.4吨。因此,进口是首选。 展望未来,预计印度仍是未来十年内动力煤需求将增长的少数几个市场之一。这一增长将在多大程度上传导至海运市场,将取决于该国增加国内生产的能力以及相关物流网络能否可靠地按必要的规模完成煤炭运输。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30年,印度的煤炭发电量将增长,与西方世界和中国形成鲜明对比。尽管预计印度国内煤炭产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增加,但可能仍跟不上需求增长的步伐,因此预计2025年印度海运煤炭进口量将出现高于中等增速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