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虾青素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正式颁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1-10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12月3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1年第17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秦松研究员等专家联合起草的《虾青素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8478-2021),将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

    《虾青素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GB/T 38478-2021)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承担,标准起草工作组主要来自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云南龙布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本标准从起草制定到颁布,前后历经6年,起草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划项目课题,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秦松研究员团队承担。

    《虾青素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GB/T 38478-2021)以保证产品安全、保护人民健康为原则,以科学技术和实验数据为依据,结合产品生产和市场实际情况,经过产学研行业近百余位专家的8次会议共同商讨和综合分析,不断修订和完善,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第三方验证等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主要包括八部分内容,对测定范围、原理、试剂材料、仪器设备、不同样品的提取方法和酶解与测定条件与步骤、计算方法、重复性、限量和标准图谱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与约定。刘建国研究员团队苏芳博士在海洋所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相关研究,对本标准方法的起草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持。

    虾青素具有2个手性中心,分别在其3-和3’-位,因此有三种旋光异构体,分别为3S,3’S(左旋)、3R,3’S(内消旋)和3R,3’R(右旋)。合成虾青素由3S,3’S(左旋);3R,3’S(内消旋)和3R,3’R(右旋)三种旋光异构体组成,其组成比率接近1:2:1;天然虾青素因来源物种不同其旋光异构体组成和比例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源于红法夫酵母发酵的虾青素为3R,3’R(右旋)结构,源于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为3S,3’S(左旋)结构。近年来,虾青素产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但其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相对滞后。因此亟需制定简便、准确的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虾青素及其制品的旋光同分异构体进行测定,准确判断虾青素产品的来源和产品质量。

    《虾青素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GB/T 38478-2021)国家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实施,将规范虾青素产品分析测定操作流程,可为国内虾青素生产企业实现标准化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与管理部门在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的协调统一,使我国虾青素产品质量监督有标准可依,有利于国内虾青素产品进出口以及市场监督管理,可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虾青素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GB/T 38478-2021)国家标准在线预览网址:http://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D4BEFFF4EA81B241E05397BE0A0AF581

  • 原文来源:http://www.qdio.cas.cn/2019Ver/News/kyjz/202201/t20220108_6337542.html
相关报告
  •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4-02
    •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该标准自二00五年三月二十九日起实施。 苏丹红属于偶氮系列化工合成染色剂,主要应用于蜡、油彩、汽油等产品,中国禁止苏丹红染料应用于食品生产。今年二月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宣布收回受苏丹红污染的食品后,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国家质检总局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生产企业召回受苏丹红污染的食品,对使用苏丹红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查处。同时,国家标准委组织有关部门参考国外标准,研究相应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反复验证和比对,经北京、广东、上海等十八个省级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实际应用,其准确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据了解,该标准规定了苏丹红系列染料的测定方法,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使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完成。
  • 《变性淀粉 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中己二酸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变性淀粉 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中己二酸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现行 Modified starch—Determination of adipic acid content of acetylated di-starch adipates—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标准号:GB/T 20377-2006标准性质:推荐性 发布日期:2006-03-14实施日期:2006-10-01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人:顾正彪; 张燕萍; 洪雁; 陈洪兴; 钟立满; 王旭; 秦海丽; 周心怡 起草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吉林淀粉批发市场;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变性淀粉专业委员会 标准技术委员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标准中心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 食品-食品加工与制品-粮食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7_180_20 食品技术-糖、糖制品、淀粉-淀粉及衍生制品 总页数:12 纸质版定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