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三维MXene/g-C3N4/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用于高效催化产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2-10
  • 在双碳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驱动下,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具有来源丰富、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而如何简易、高效的制取氢气是构建规模化氢能供应链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通过电催化分解水来制取氢气(HER)已经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铂基催化剂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析氢催化剂,但由于其储量有限、价格高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低成本且高活性的新型非铂析氢催化剂。

    石墨烯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导电性、良好化学稳定性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其石墨化程度较高,单一石墨烯材料表面一般呈现出化学惰性,往往需要通过杂化的方式引入额外的催化活性位点。二维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过渡金属碳化物(Ti3C2Tx MXene)纳米片都可作为HER的催化活性组分:前者具有超高的氮含量,且结构中大量的缺陷及边界位置可促进水分子的解离反应;后者能够提供丰富的氢吸附-结合位点,帮助提升催化反应的整体效率。然而,二维纳米片层由于范德华力作用极易发生团聚和堆叠,严重限制了催化活性和产氢效率的提高。考虑到上述石墨烯、g-C3N4及Ti3C2Tx纳米片都具有相似的二维层状结构,如果能够将它们作为构筑基元来搭建三维多孔骨架,那将显著抑制片层的堆叠和团聚,且三维网络体系中的孔道结构可大幅加快电解质的输运,为HER过程提供大量可及的活性位点,从而达到高效协同催化的目的。

    成果展示

    近期,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黄华杰副教授、何海燕副教授和姜全国副研究员等采用溶剂热自组装合成路线构筑了三维MXene/g-C3N4/石墨烯(MX/CN/RGO)杂化气凝胶催化剂,发现其表现出优异的析氢性能:HER起始电位仅为38 mV (vs RHE),Tafel斜率低至76 mV dec-1,同时具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揭示了三元MX/CN/RGO复合体系能够改善能带结构、促进电子传递,同时提供多级催化活性位点,从而确保快速的HER动力学。该论文以“Constructing 3D interweaved MXene/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nanosheets/graphene nanoarchitectures for promoted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为题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上,河海大学何海燕副教授和硕士生陈语娴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相关报告
  • 《稻草妙用替代石墨烯制备气凝胶实现高效率海水淡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5-06
    •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自然资源。但是,由于分布不均,大量安全和清洁水资源的储备有限,目前有超过10亿人遭受饮用水短缺的困扰。太阳能蒸汽发电技术可能是目前使用可持续太阳能缓解饮用水短缺问题的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光热气凝胶(PTMs),通过将太阳能转换成热量集中在其表面,快速地加热和蒸发薄层水,从而实现高蒸汽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其中,三维(3D)的石墨烯气凝胶是目前研究最广泛和最接近实际应用的,其在太阳能产生蒸汽具有独特优点,如重量轻,柔性高,蒸发速率和能量效率高等特性。然而,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石墨烯的价格相对昂贵,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大规模应用该类PTM在经济合理性上任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因此,如果要让3D气凝胶PTM被市场所接受,就必须制定一种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减少此类材料中石墨烯含量的策略。其中,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生物质材料作为3D气凝胶的骨架载体,替代所用的部分石墨烯。 【研究成果】 针对以上难题,近日,南澳大利亚大学徐浩兰研究员(通讯作者),Daniel Peter Storer(第一作者)采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片,海藻酸钠(SA)以及从稻草中提取的纤维素作为原料制备了3D光热气凝胶,用于太阳能水蒸发获取纯净水。 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纤维素作为支撑骨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减少了RGO的使用量,并且提高了所得光热气凝胶的机械稳定性和柔韧性。在RGO和SA含量相同的情况下,RGO-SA气凝胶的体积为4.92 cm 3,远小于RGO-SA-纤维素气凝胶(7.06 cm 3)的体积,这表明稻草纤维素至少可以减少RGO 43.5%的使用量。与RGO-SA-纤维素相比,RGO-SA气凝胶在被负荷(500 g)压缩后无法恢复其原始形状。此外,所制备的光热RGO-SA-纤维素气凝胶具有明显的吸水能力,由于其多孔结构和超亲水性,能够吸收约自身重量20倍的水。并且,光热气凝胶显示出96-97%的强宽带光吸收率。在产生太阳蒸汽期间,3D光热气凝胶不仅有效地减少了辐射和对流能量损失,同时也增强了从环境中收集能量的能力,从而实现了2.25 kg m-2 h-1的极高蒸发速率,相当于在1.0阳光照射下的88.9% 能量转换效率。 离子测试结果显示,实际海水蒸发过程中收集到的净水盐度仅为0.37 ppm。因此,生物质纤维素部分替代还原石墨烯使得该类光热气凝胶材料不仅环保且具有成本效益,在现实世界的海水淡化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和实际应用前景。 该研究成果以题为“Graphene and Rice-Straw-Fiber-Based 3D Photothermal Aerogels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ar Evaporation”的论文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上。
  • 《orous Co3O4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电催化剂用于MFCs的高效生物发电。》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8-05-07
    • 高性能、低成本、鲁棒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原位Co3O4纳米颗粒(NPs)改性的氮掺杂石墨烯,并将其作为一种高效的ORR催化剂在MFCs中得到了应用。从三维多孔结构特征、高固有导电性和氮掺杂石墨烯与Co3O4 NPs之间的协同效应,在碱性条件下,3D gnco3o4作为阴极催化剂实现了电化学性能的显著提高和循环稳定性。此外,基于3 d GN-Co3O4 mfc电池阴极的自组装提供了高功率密度的578±10 mW m−2,甚至是与商业Pt / C。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