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解析癌症化疗耐药性提升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12
  • 2024年7月10日,纽约大学Itai Yanai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Cellular adaptation to cancer therapy along a resistance continuum的文章。

    在不懈追求有效的癌症治疗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与耐药性现象作斗争。该研究通过引入“抗性连续体(resistance continuum)”的概念,为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这项突破性的工作不仅阐明了细胞适应癌症治疗的动态过程,还为克服耐药性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了见解。

    这项研究首先承认传统癌症治疗的局限性,这些治疗往往因恶性细胞的适应潜力而受阻。作者采用了一种新的实验设计,包括长期剂量递增和单细胞分析,以揭示耐药性的潜在机制。他们用PARP抑制剂olaparib治疗人类BRCA2缺陷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系,逐渐增加药物浓度,直到细胞适应极端剂量。这种方法使他们能够观察到细胞适应度的逐渐增加,其标志是半最大抑制浓度(IC50)的变化。抗性连续体的特征是一系列细胞状态转变,每一个都伴随着基因表达程序和表观遗传学强化的细胞状态的逐步组装。这些转变是由表型可塑性、对压力的适应和代谢重编程所支撑的。研究表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或干性程序,通常被认为是表型可塑性的替代品,能够实现适应,而不是作为完全抵抗机制。

    作者进一步证明,药物适应涉及代谢依赖性的获得,暴露出可用于治疗的脆弱性。他们确定了对耐药细胞生存至关重要的代谢基因,表明靶向这些依赖性可能是克服耐药性的一种很策略。使用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物模型进行的体内实验证实了肿瘤中存在持久和适应状态。研究表明,标准剂量的长期治疗会产生具有适应性相似状态的PARPi耐药性肿瘤,突出了抗性性连续体的临床相关性。这项研究的发现对癌症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抗性连续体概念强调了细胞适应的动态性质,作者呼吁针对适应性细胞状态转变的机制进行补充治疗,提出在临床实践中监测适应性状态的出现可以带来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总之,此论文为理解细胞适应癌症治疗的复杂过程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希望。这些方法可能会克服耐药性的挑战,为更个性化、更有效的癌症疗法铺平道路。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690-9
相关报告
  • 《新的单细胞技术指出了癌症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1-03-14
    • 被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癌症药物刺激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但许多患者对这些抑制剂产生了耐药性。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黑色素瘤耐药性背后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小组利用他们开发的一种名为perturb - cite -seq的技术得出了这一发现,该技术允许研究人员系统地干扰许多单个基因,并对单个细胞中的RNA和蛋白质进行图谱分析。将遗传扰动技术(Perturb-seq)与RNA和蛋白质分析方法(CITE-seq)相结合,科学家可以通过了解特定基因的活性如何影响整个细胞中其他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来探测基因的功能。 在自然遗传学的一项研究中,广泛的核心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员特拉维夫Regev(休假,现在在Genentec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本杰明·伊扎尔描述Perturb-CITE-seq并展示如何使用它来识别蛋白CD58作为ICI反应人类黑色素瘤细胞的重要中介。这一发现提示了药物的可能靶点,有一天可能使那些对目前的ICI疗法有抗药性的患者受益。 肿瘤+ T细胞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病人的黑色素瘤细胞和攻击肿瘤的T细胞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培养。然后,他们使用Perturb-CITE-seq在黑素瘤细胞中引入750个不同基因的改变。通过分析两种黑色素瘤细胞中的RNA水平和20种关键蛋白的表达,研究小组观察了每种基因扰动是如何影响癌细胞和T细胞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家们收集了21.8万个细胞的数据,并开发了一个计算模型来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数据。 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生、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Chris Frangieh说:“这个模型的特别有用之处是它能够在实验室环境中用自己的T细胞‘治疗’病人的肿瘤——就像研究者在细胞系中筛选药物一样。” 除了确认参与ICI反应的已知基因,研究人员发现,产生no或降低CD58蛋白水平的黑色素瘤细胞能够抵抗T细胞的攻击。在使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还没有发现这种蛋白质,可能是因为在小鼠中不存在与之对应的CD58。“这确实突出了在人体模型上进行这些筛选的重要性,”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约翰内斯·梅尔姆斯(Johannes Melms)说。 在后续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删除了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CD58,并证实这增加了细胞对抗t细胞介导的杀伤的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CD58在黑色素瘤逃避免疫系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可能为开发增强免疫系统杀死黑色素瘤细胞能力的新疗法提供信息。 作者希望研究人员将使用扰动引用序列来更好地了解其他疾病。“添加一种蛋白质读出扩展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屏幕提出的生物问题的类型,”Broad的研究员和共同第一作者Pratiksha Thakore说。 “我们很高兴看到其他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将通过这项技术发现什么,”共同第一作者和广泛的研究员Katie Geiger-Schuller补充说。
  • 《Nature | 组蛋白甲基化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性》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24
    • 2024年2月21日,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resistance in histone methylation-targeted therapy的文章。 该研究确定了抗癌药物valemetostat治疗成人ATL的疗效,并揭示了这类疗法如何针对其靶点——H3K27me3(组蛋白H3的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重新激活抑癌基因的机制。这些发现对以靶向H3K27me3为代表的新一代表观遗传疗法具有指导意义,有望为具有类似潜在病因的多种癌症带来新疗法。 H3K27me3是染色体特定组蛋白上的一种甲基化修饰,即蛋白质上被添加上甲基(CH3)基团。这种修饰也被称为表观遗传,也就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发生可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当基因及其启动子周围聚集甲基化组蛋白,其表达活性会受到重要影响,所以H3K27me3具有抑制基因表达的作用,过度H3K27me3被看作癌症的主要表观遗传驱动因素之一。而EZH1/2作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受到EZH1/2双重抑制剂的作用后,可以防止组蛋白H3的甲基化。研究小组通过使用valemetostat治疗ATL患者的临床试验证明,valemetostat可以减少H3K27me3,从而使癌细胞恢复多个抑癌基因的表达。 论文作者介绍,ATL是一类具有多种基因突变的侵袭性瘤,在临床试验中,患者接受valemetostat的治疗超过2年,肿瘤体积缩小,显示出持久的安全性和临床治疗反应。综合单细胞分析表明,EZH1/2双重抑制剂可消除H3K27me3形成的高度凝聚的染色质结构,恢复多个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许多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