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湿地增加了碳的储存》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3-07
  • 一些湿地在压力下表现更好。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面对海平面上升,沿海湿地的反应是在土壤中埋更多的碳。

    包括沼泽、红树林和海草在内的沿海湿地,已经比包括森林在内的任何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更有效地储存碳。3月7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观察了全球沿海湿地对海平面上升的反应,发现它们可以应对海平面上升,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额外的保护。

    “科学家们对我们当地潮汐湿地中储存的碳有相当多的了解,但我们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观察全球模式,”史密森尼环境研究中心(Smithsonia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的土壤科学家、合著者帕特·梅戈尼格尔(Pat Megonigal)说。

    为了了解全球的情况,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南非和美国的科学家汇集了六大洲345处湿地的数据。他们研究了这些湿地如何将碳储存长达6000年,并比较了数千年来海平面的上升、下降或基本保持不变。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6日

    对于面临海平面上升的湿地来说,仅在表层20厘米的土壤中,碳浓度就增加了一倍或近两倍。当科学家们深入到水下50到100厘米时,这种差异达到了5到9倍。

    额外的推动力来自于植物生长和沉积物增加到湿地土壤中的碳会随着湿地变得更加湿润而被更快地掩埋。这些有机碎屑被困在水下,几乎没有氧气,分解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没有那么快。水位越高,水下储存碳的空间就越大。

    在过去的6000年里,北美和欧洲面临着最严重的海平面上升。上一个冰河时代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地区洪水泛滥。相比之下,南半球的大陆基本上没有冰川,海平面稳定甚至下降。

    然而,现在情况正在改变。气候变化的稳步推进甚至使更南部的湿地也受到海平面加速上升的影响。

    “他们可能是全球碳封存领域沉睡的巨人,”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的主要作者克里·罗杰斯(Kerrylee Rogers)说。世界上一半的潮汐湿地沿着南部非洲、澳大利亚、中国和南美洲的海岸线生长。如果这些湿地的固碳量增加一倍——就像研究中其他湿地对海平面上升的反应一样——它们每年可以再固碳500万吨。这相当于减少了100多万辆汽车。

    当然,诀窍是确保湿地不会在水位上升过快时被淹没或消失。

    罗杰斯说:“如果滨海湿地要在减少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保护它们至关重要。”

    为了沿海湿地的生存,它们需要向内陆迁徙的空间。它们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如何优先考虑许多相互竞争的目标。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如果给予湿地足够的呼吸空间,湿地可以在多个方面保护人类。

相关报告
  • 《随着气候变暖浮游生物将储存更多的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7-16
    •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国家海洋学中心(NOC)的研究人员预测,到2100年,“生物泵”储存的碳将占海洋碳吸收总量的5%-17%。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该研究利用最新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模型预测未来变化,结果发现,生物泵储存的二氧化碳量大约是目前大气中的两倍。 生活在有阳光的海洋表面的微小生物(即浮游生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二氧化碳。当这些浮游生物死亡时,它们会迅速下沉到海洋的“暮光区”(深度200-1000米),那里的环境因素(如温度和氧气浓度)和生态因素(如被其他浮游生物滤食)控制着生物体内的碳从大气储存到深海的数量,储存时间可长达数百至数千年。海洋变暖减缓了洋流循环,增加了碳储存在深海的时间。与此相反,全球碳输出量(指有机物的数量,如死亡的浮游生物)下降,这表明输出量可能并不是衡量生物碳泵的准确指标。研究发现,1000米处的有机物通量是与生物碳泵相关的长期碳储存的更好预测指标。 研究表明,暮光区对海洋中生物驱动的碳储存至关重要。由于观察难度大,人们对这一区域仍然知之甚少,但这里受到环境变化、捕鱼和深海采矿等压力的时间却不长。该研究团队目前致力于查找暮光区生物驱动碳储存的重要因素,同时聚焦海洋模型的更新,以便更可靠地预测未来变化。(刘雪雁 编译)
  • 《海平面上升不一定会淹没滨海湿地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0-08
    • . 媒体:Nature自然科研 作者:Nature自然科研 发布:红树林基金会 2018/10/6 22:31:47 《自然》本周发表的一篇论文Future response of global coastal wetlands to sea-level rise称,在特定条件下,尽管接下来一个世纪海平面会持续上升,但全球滨海湿地总面积也会继续增加,且最多会扩大60%。 纽约牙买加湾的潮沼。本研究表明,沿海管理工程可以对未来湿地的范围产生重大影响。 Johann Schumacher/Getty 滨海湿地(如沼泽和红树林)是提供自然海岸带保护的重要生态系统。虽然很多研究曾预测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大面积的湿地丧失,但一些评估认为这一威胁被过分夸大,且全球模型并未考虑到能够维持湿地、证据充分的当地反馈机制。 英国东海岸的沿海盐沼窄带,此处盐沼向内陆的迁移受到海堤的影响。 全球海平面上升将进一步“挤压”这片盐沼并最终淹没它,除非为沼泽向内陆迁移创造额外的容纳空间。 Mark Schuerch 为了解决这种局限性,英国林肯大学Mark Schuerch及同事评估了全球滨海湿地抵御威胁的能力,并把湿地堆积沉积物的能力以及湿地的可容纳空间(可供湿地扩大的内陆面积)也纳入评估范围。作者模拟了全球湿地对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活动的响应,认为全球湿地覆盖面积可能会上升60%,前提是至少有37%的现存湿地拥有足够的可容纳空间。而在容纳空间不够的场景下,沉积物的严重缺乏可能会导致滨海湿地整体面临丧失风险(风险随海平面上升程度增加而上升)。 沿海湿地变化的空间分布。 Schuerch et al. 作者指出,筑坝和疏浚等当地航道管理工程可能会增加这些模拟的复杂程度。作者认为,只有大规模建立起有利于湿地扩大的海岸带管理模式,才有可能保护滨海湿地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同时保护快速增长的全球沿海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