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允许个体间相互作用的改进的随机模型》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19-09-29
  • 本文的目的是探索可以描述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新模型的属性。尽管已经提出了各种模型,但是所有模型都假定每个人的行为独立于所有其他模型。而我们的模型允许假设,即个体可以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和支配。我们还演示了该模型如何描述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该模型会自然引入多样性指数的定义。还将给出估算模型值的方法。

相关报告
  • 《海洋石油模型测算与评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5-17
    • 尽管石油被用于平息海上风暴的历史已有几个世纪,人们对海洋石油的形成机制却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利用定量信息来查验海洋石油形成过程,研究数据来源于1883年一次著名的海上救援,救援队伍曾在风暴期间使用石油来减少大型海上碎浪。 油膜和膜下波浪的建模研究显示,大型碎浪被风力减小所压制。之后调整薄膜表面粗糙度,以假设海面以上风力和能量流的改变。研究结果对于了解空气—海洋的动力交换,包括其在诸如旋风生成和风暴潮的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尽管这仅强调了风与海洋表面复杂的相互作用中的一个方面。 研究模型中有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模型涉及到的两艘船因顺风而比浮油移动速度更快;在船的上风区域,风应力减小,碎浪随之平静;极性浮油在海面上几乎连续,且在近一个小时内得到修复。模型结果表明,小规模的改变海面粗糙度可能会导致风-海洋系统结构的变化,能量输入降低,而减少的能量输入可以解释为何碎浪被压制。 目前,本研究可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通过薄膜来改变天气。基于薄膜能影响海面的蒸发、浪花的形成和风能的摩擦损失,反之,这些因素即可改变天气。例如,当风控飓风发生,蒸发量与湍流能量损失的比例减小时,少量极性油(2 kg / km2)形成的单层薄膜持续时间若足够长,在理论上就可以改变飓风。另外,天然或人为的表层薄膜可以减少气体输送、增加海面温度、改变阳光反射和降低反向散射强度,因此对于上层海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了解这些影响作用对于环境和气候治理的精细建模至关重要。 (刘雪雁 编译)
  • 《定义同行评审的标准和新兴模型》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谢鹏亚
    • 发布时间:2023-11-07
    •   严格和公正的同行评审对于维护学术研究的完整性和质量标准至关重要,也是出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同行评审的早期形式早在17世纪就在欧洲出现了,但它只是在20世纪中后期才变得更加明显,当时出现了“同行评审”一词。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复印机的出现,同行评审成为一种普遍做法,这使得向同一学科的专家分发论文变得更加容易。该领域的先驱之一是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被其他期刊沿用,包括1964年的《自然》杂志和1976年的《柳叶刀》。   同行评审被称为评估研究的“黄金标准”,不同出版商的同行评审各不相同,以适应他们的政策和偏好,并迎合学术界不断变化的需求。很难理解和评估这些形式的同行评审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些常被错误地互换使用。Aries systems在2023年8月17日发布同行评审的标准和新兴模型,下面列出简要概述。 (1)单向盲审   作者没有关于审稿人的信息,审稿人知道作者信息。   优点: ●审稿人因匿名而客观评审 ●审稿人可以参考作者以往研究来判断此研究的深度及可靠性   缺点: ●审稿人可能会对作者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2)双向盲审   作者和审稿人互相不能查看信息。   优点: ●减少审稿人和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偏见的可能性 ●减少审稿人因发表意见而被评判的风险   缺点: ●审稿人和作者能够根据研究风格和类型来识别彼此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3)三重盲审   作者和审稿人都不知道对方的信息,编辑也不知道他们的信息。   优点: ●减少审稿人、作者和编辑有意识或无意识偏见的可能性 ●减少审稿人因发表意见而被评判的风险   缺点: ●审稿人、作者和编辑能够根据研究风格和类型来识别彼此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因控制各环节匿名可能导致管理成本增高 (4)开放式同行评审   作者和审稿人互相知道身份。   优点: ●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审稿人因互知身份而深思熟虑 ●审稿人可能得到更多认可 ●公开评审可以为作者和别的审稿人提供参考借鉴 ●提高公众/学术界对评审的信任度,增加评审过程的透明度   缺点: ●有些审稿人拒绝暴露自己身份,抗拒公开审稿 ●审稿人和作者可能会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特别是在地理领域等作者较少的主题领域 (5)透明的同行评审   与论文报告一起发表评审,审稿人可以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身份。   优点: ●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审稿人会慎重对待评审过程 ●审稿人可能得到更多认可 ●该领域的专家能够利用评审中的意见   缺点: ●资历较浅的审稿人可能难以对资深作者提出评审意见 (6)协作同行评审:第一类   作者可以在论坛上收到来自审稿人的反馈,并可以实时解决问题。   优点: ●人多力量大 ●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更快更好的培训初级审稿人 ●协作的方式可以激发出更多观点 ●资历较浅的研究人员可能比资深研究人员更了解当前研究的最新情况   缺点: ●自动化的审稿系统可能只允许提交一份审稿意见 ●难以评判协作过程中所有审稿人的贡献 ●评审小组的构成不一致会导致评审结果的差异 (7)协作同行评审:第二类   作者可以在论坛上收到来自审稿人的反馈,并可以实时解决问题。   优点: ●缩短评审过程的时间 ●可能不需要编辑充当中间人 ●协作过程中审稿人可以及时解决分歧   缺点: ●审稿人协作情况下可能无法实现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实时讨论,因此需要多个审稿系统 ●编辑无法软化尖锐的评审意见,作者可能无法得到建设性意见之外的细节问题 (8)众审   合格的审稿人尽可能少地(或尽可能多地)评论,不过评审的绝对数量让编辑对论文的优点和缺点有全面的了解。   优点: ●缩短评审过程的时间 ●减少审稿人的工作懈怠 ●增加审稿人的多样性,减少偏见 ●减轻编辑联系审稿人的负担   缺点: ●需要设计专门的评审系统 ●相比于传统形式的同行评审,编辑会收到来自审稿人的更多评审信息 ●仍然是一种较新的同行评审方法 ●存在群体思维的风险 ●难以评判同行评审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