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和CEA再狭窄发生率的系统综合比较》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 张燕舞
  • 发布时间:2019-11-28
  • 该项荟萃分析研究旨在对比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后的再狭窄率,共纳入27篇相关研究,总样本量为20479人。在再狭窄程度>70%的标准下,两种术式的累积再狭窄率存在显著差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6个月和1年的再狭窄率更低;然而术后1.5年,2年,4年和5年以及10年的再狭窄率和支架植入术相比无差异。在再狭窄程度>50%的标准下,内颈动脉膜剥脱术后1年的再狭窄率更低,然而术后1.5年,2年或5年和支架植入术相比无差异。

相关报告
  • 《比较CEA和CAS治疗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燕舞
    • 发布时间:2019-11-28
    • 该研究旨在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在有症状和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2015年12月期间行CAS或CEA治疗的47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266例CEA,205例CAS)。绝大多数患者颈内动脉存在明显狭窄(92.1% CEA vs 87.8% CAS)。9.8%病例中观察到对侧颈动脉闭塞 (2.6% CEA vs 17.7% CAS)。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EA组发生了9例脑卒中事件(3.4%),CAS组发生了8例(3.9%),其中3例为致死性事件,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的死亡风险均不高,有症状患者的卒中发生率高于无症状患者(HR=3.03)。CEA在预防卒中上与CAS等效,但伴随更高的颅神经麻痹、入路部位血肿以及其他非卒中并发症发生率。有症状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更高,但与治疗方法无关。
  • 《ICSS和CREST研究中CEA和CAS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结局对比》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燕舞
    • 发布时间:2019-11-28
    • 该研究旨在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内动脉(ICA)狭窄的结局。研究纳入了2003-2015年间1894例ICA狭窄的患者,其中1064例接受了CEA治疗,830例接受了CAS治疗。主要终点为治疗后30天内的致残性卒中(mRS>2)或心肌梗死事件。次要终点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卒中(不损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卒中)以及任何其他重要并发症。主要死亡率/患病率在CEA组和CAS组分别为0.9%和2.5%(p=0.007),小卒中的发生率在CEA组和CAS组分别为1.5%和2.7%(p=0.077),TIA分别为1.0%和4.0%(p<0.001),并发症分别为12.4%和13.0%(p=0.694)。对于有治疗指征的患者,CEA在是安全的,且不劣于CAS,提示CEA是首选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