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珊瑚礁研究发现,濒临灭绝的绿海龟数量正在增加》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4-29
  • 根据一项对太平洋岛屿周围种群的深入研究,一些珊瑚礁上濒临灭绝的绿海龟数量正在增加。
    由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因此受到保护,它们在过去很容易受到人类的食物剥削。珊瑚礁的破坏,通过气候变化和建设,筑巢地点的建筑,易受污染和渔网缠结的脆弱性,都影响了海龟的数量。
    但是根据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科学家萨拉·贝克尔和她的同事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一些种群的数量正在增长。为了研究绿海龟和玳瑁的种群密度,他们结合了13年来对美国太平洋53个岛屿、环礁和暗礁附近海龟数量的水下目视调查数据。调查数据显示,美属萨摩亚的玳瑁密度最高,而太平洋偏远岛屿地区(夏威夷西南约1000英里处,几乎无人居住)的玳瑁密度最高。
    玳瑁的数量远低于绿海龟的数量(不到10%),这表明该物种仍面临许多保护威胁。研究人员说,数据显示,绿海龟的密度主要受海洋温度和生产力的影响,但也表明了历史和当今人类活动的影响。尽管这是一个可喜的消息,但作者指出,尽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目前的人口仍处于历史水平的一小部分”。夏威夷群岛的海龟密度最低,但年增长率最高。研究人员表示,保护规定可能会让绿海龟的数量反弹。

相关报告
  • 《太平洋珊瑚礁调查显示绿海龟种群数量增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5-06
    • 来自加州蒙特利湾水族馆的Sarah L. Becker及其同事的调查研究显示,太平洋珊瑚礁中濒危绿海龟的密度正在增加,这项研究已于4月24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 栖息在珊瑚礁中的海龟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类的威胁,并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全球保护机构的关注。 在此之前,对繁殖地和筑巢地的基地调查为海龟数量规模提供了重要证据,但其调查范围有限,而且没有包含海龟在海洋中度过的大部分时间。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两种海龟种群(鹰嘴龟和绿海龟)的密度,以及环境和人为驱动因素,笔者结合了持续13年共53个岛屿、环礁整个美国西岸太平洋珊瑚礁的海龟水中丰度调查数据,并利用一艘缓慢移动的船牵引一对潜水员,行进超过7300公里,观察3400多只海龟,记录了海洋生物和栖息地的详细信息。调查数据显示: (1)美属萨摩亚地区的鹰嘴龟密度最高,而太平洋偏远岛屿地区(夏威夷西南部大约一千英里的无人居住地区)拥有最多的绿海龟。 (2)鹰嘴龟数量远远低于绿海龟数量(<10%),表明该物种仍面临许多威胁。 (3)绿海龟的密度主要受海洋温度和生产力的驱动。 (4)在调查期间,绿海龟种群稳定或增加。 (5)夏威夷群岛的密度最低,但年海龟数量增长率最高,这表明保护性规定可能会让绿海龟群体数量增加。 Becker认为,这项研究代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龟种群调查之一,填补了海龟水中丰度和海龟密度驱动因素的重要空白。几个热带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海龟密度令人印象深刻,并且在所有地区,海龟密度都受到海洋温度、生产力等自上而下的驱动力或人为影响等自下而上的驱动力的影响。 (李亚清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研究发现珊瑚礁正远离赤道水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7-23
    • 根据《海洋生态学进展系列》(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珊瑚礁正从赤道水域撤退,并在更温和的地区建立新的珊瑚礁。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四十年中,热带珊瑚礁上的珊瑚幼虫数量下降了85%,而亚热带珊瑚礁上的幼虫数量则增加了一倍。 Bigelow海洋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科学家也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Nichole Price提到,气候变化似乎正在重新分配珊瑚礁,同样,它也正在改变许多其他海洋物种。这明显的趋势令人震惊,但他们还不知道新的珊瑚礁是否能够适应令人难以置信的热带系统多样性。 随着气候变化使海洋变暖,亚热带环境变得比珊瑚的传统生长地赤道水域更有利于珊瑚生长。这使得漂浮的珊瑚幼虫能够在新的海域定居和生长。这些亚热带珊瑚礁可以为受气候变化挑战的其他物种提供避难所,并为保护这些羽翼未丰的生态系统提供新的机会。 研究人员认为,只有某些类型的珊瑚能够到达这些新的位置,这取决于微小幼虫在它们有限的脂肪储存用完之前可以在水流中游走和漂移多远。由于收集遗传和物种多样性数据的费用很高,所以目前大多数新珊瑚礁的确切成分尚不清楚。 冲绳科学技术研究生院副教授Satoshi Mitarai表示,生态系统正在向融合从未共存过的新物种过渡,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系统达到平衡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是本地物种,生态系统何时发挥作用或陷入崩溃,界限确实已经开始模糊了。 当幼虫在远离它们起源礁石的合适海底定居时,新的珊瑚礁就会生长。研究小组检查了赤道以北和以南高达35度的纬度,发现珊瑚礁的移动完全反映在两侧。该文件评估了“难民珊瑚”在未来何时何地可以解决——可能带来新的资源和机遇,如渔业和旅游业。 研究人员来自6个国家的17个机构的国际组织,他们编制了一个可追溯到1974年有记录保存开始时的全球研究数据库。他们希望其他科学家将加入到编制数据库的队伍来,使数据库越来越全面,对其他的研究问题越来越有用。 加州大学北岭分校教授Edmunds提到,这篇论文的结果强调了真正长期研究记录珊瑚礁群落变化的重要性。他们在这次分析中发现的趋势非常难以觉察,但在了解未来几十年珊瑚礁如何变化方面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随着珊瑚礁危机的加深,国际社会将需要加强努力,结合和综合他们在这项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珊瑚礁是错综复杂的互联系统,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健康运作。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其他物种,如促进脆弱珊瑚幼虫生存的珊瑚藻,也正在扩展到新的海域,或者如果没有它们,幼小珊瑚的成长程度如何。Price想要研究新珊瑚礁中物种的关系和多样性,以了解这些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的动态。 Price也提到,关于哪些物种正在进入这些新海域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且他们还不知道这些年轻珊瑚在更长时间内的命运。他们看到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变化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需要努力记录这些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并了解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挽救它们。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科学部的项目主任Davi认为,这份报告解决了海域变暖是否导致珊瑚数量增加的重要问题。这是否为珊瑚礁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希望,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监测。 (傅圆圆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