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对太平洋岛屿周围种群的深入研究,一些珊瑚礁上濒临灭绝的绿海龟数量正在增加。
由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因此受到保护,它们在过去很容易受到人类的食物剥削。珊瑚礁的破坏,通过气候变化和建设,筑巢地点的建筑,易受污染和渔网缠结的脆弱性,都影响了海龟的数量。
但是根据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科学家萨拉·贝克尔和她的同事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一些种群的数量正在增长。为了研究绿海龟和玳瑁的种群密度,他们结合了13年来对美国太平洋53个岛屿、环礁和暗礁附近海龟数量的水下目视调查数据。调查数据显示,美属萨摩亚的玳瑁密度最高,而太平洋偏远岛屿地区(夏威夷西南约1000英里处,几乎无人居住)的玳瑁密度最高。
玳瑁的数量远低于绿海龟的数量(不到10%),这表明该物种仍面临许多保护威胁。研究人员说,数据显示,绿海龟的密度主要受海洋温度和生产力的影响,但也表明了历史和当今人类活动的影响。尽管这是一个可喜的消息,但作者指出,尽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目前的人口仍处于历史水平的一小部分”。夏威夷群岛的海龟密度最低,但年增长率最高。研究人员表示,保护规定可能会让绿海龟的数量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