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环境素养教育:驱动因素、路径及启示》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ixiaoyan
  • 发布时间:2019-06-26
  • 绿色图书馆运动的兴起使环境素养教育成为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环境素养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本文系统阐明了环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图书馆环境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本质属性、社会需求、政策规划和实践探索四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开展环境素养教育的驱动因素,并立足于图书馆事业的五个构成要素(领导和干部、图书、工作方法、读者、建筑和设备),从环境素养教育计划、环境素养教育基础、环境素养教育活动三个方面对国外图书馆环境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国内的图书馆环境素养教育提供路径与启示。

相关报告
  • 《美国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服务实践研究及其启示》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2
    •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为确保学生能在AI时代保持竞争力,培育大学生的AI素养成为高等院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AI素养教育研究现状,探讨美国顶尖高校图书馆在AI素养教育方面的服务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系统性和深入性的AI素养教育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过程]通过调研2024年美国最佳国家大学排名中的前30所高校,深入探讨这些高校图书馆在AI素养教育方面的服务实践。[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将AI素养教育纳入其服务体系,通过提供LibGuides,开展知识类、实践类和兴趣类等多样化的AI素养培训活动,介绍AI素养相关理论框架,并将其纳入战略规划,有效地提升学生对AI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这些服务实践为我国积极构建符合国情的AI理论框架和资源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AI素养教育培训体系以及推动AI素养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 《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与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饶海侠
    • 发布时间:2024-01-19
    • 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与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 科学研究领域中数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亟待普及和培养。学者王维佳、曹树金和廖昀赟在《图书馆杂志》期刊上发表《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与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一文。该文章首先从信息素养的价值取向和技能知识的层次结构两方面分析数据素养的内涵,再通过调查问卷和兴趣小组法对科研人员的数据素养能力进行评价,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科研人员数据素养能力构成和评价函数,最后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与数据素养教育相关思考。 一、研究内容 作者在数据素养白皮书中构建的数据素养涵义框架和数据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数据管理计划、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描述、数据的组织、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数据的保存、数据的共享及再利用、数据伦理、知识产权等,结合兴趣小组法和问卷调查法测量“临床研究”相关科研人员的数据素养能力,结果发现数据统计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是数据素养能力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1.数据素养内涵解析 作者从信息素养的价值取向和技能知识的层次结构两方面分析数据素养的具体内容。一方面,类比信息素养的定义,数据素养是能够让人们反思自己所拥有的数据,利用数据包含的内容和所具备的技能获取知识,开展知识交流,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数据素养包含数据标准化处理、规范化应用的基础层次技能,也包括综合运用主体的专业经验、洞察力和科学方法的高级能力层次 二、研究结论 该文章发现数据素养由统计分析能力、数据管理水平、数据诚信度、数据伦理认知和数据科学基本认知水平多项能力共同组成,由此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要让图书馆与多方部门合作共同搭建规范的科研数据管理环境,并且将数据教育内容嵌入到专业和科研的情境下,同时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外图书馆开发的数据素养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项目,根据这些实践经验开发适合国内科研人员需求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 以上内容经编译整理,具体内容详见[1]王维佳,曹树金,廖昀赟.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与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6,35(08):96-102.DOI:10.13663/j.cnki.lj.2016.0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