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29日多圈层油气富集理论研究团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三叠系野外考察日志》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 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5-05-07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多圈层油气富集理论研究团队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系-三叠系地质剖面开展了野外综合考察,地质所参加人员为张旺、敖松坚、王华建、李仕虎、汪文洋、宋颖睿、蒋佳宁、明骞、康高峰,所外参加人员包括长江大学韩非、长庆油田郭正权、兰州大学刘成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云鹏、廖玉宏、吴亮亮、程斌和史树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郭婧、中国科学院大学曹伟伟和陈琳、西北大学付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吴应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王兴彪、西安石油大学屈怡倩和杨懿。野外考察时间为4月27?29日,考察地点包括山西河津市西磑(wèi)口奥陶系剖面、临汾市乡宁县赵垛村奥陶系和石炭系?二叠系剖面、陕西韩城市薛峰川三叠系剖面、延安市宜川县仁望河中三叠统剖面和延长县延河延长组剖面。具体野外工作内容如下:4月27日:考察山西河津市西磑(wèi)口奥陶系马家沟组、临汾市乡宁县赵垛村奥陶系风化壳和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陕西韩城县薛峰川二叠系石千峰组、三叠系和尚沟组和刘家沟组

    西磑口剖面可见奥陶系亮甲山组和马家沟组的连续沉积,界限处可见薄层海绿石砂岩(推测,图1)。亮甲山组顶部以层状白云质灰岩为主,含燧石条带和结核,马家沟组以巨厚层白云质灰岩为主,含泥岩和薄层含有机质灰黑色页岩(图2)。从亮甲山组到马家沟组反映了一次海侵过程,有利于有机质富集。

    临汾市乡宁县赵垛村剖面可见奥陶系顶部风化壳,以铝土岩为主,富含铁质结核,存在褐铁矿化、黏土化或角砾状构造(图3),厚约15 m。该风化壳是华北奥陶系马家沟组与上覆石炭系(海陆过渡相的本溪组或太原组)之间普遍存在的长期沉积间断(约1.4亿年)的产物,代表了奥陶纪末加里东运动导致的抬升和长期风化剥蚀,也是华北地区广泛存在的一个大型平行不整合面。石炭系本溪组(或太原组)代表新的海侵序列。早期认为铝土岩以黏土矿物为主,岩性致密,且具有较高的膨胀性,在成岩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缝,是理想的气藏盖层。近年来,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东地区的太原组底部发现铝土岩天然气藏,处于晚石炭世庆阳古陆周边,古地貌位于岩溶高地—斜坡部位,有别于盆地中东部的岩溶盆地。该剖面点风化壳中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可见明显的红色褐铁矿斑块。

    临汾市乡宁县赵垛村剖面可见太原组含煤层和微生物灰岩(图4)。太原组和下覆本溪组为假整合接触。本溪组主要为页岩、砂岩夹海相灰岩和不稳定的煤层,底部为铁质层(铁紫色页岩或山西式铁矿),并含铝土矿(如赵垛村剖面图3);顶部有一层海相灰岩与晚石炭世呈整合接触,局部见铝土矿(G层,此次考察未见)。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由灰色、黑色砂岩、页岩、炭质页岩夹煤层及灰岩组成,是中国北方重要含煤地层,厚度变化大,约50~250米,化石丰富。灰岩中含Triticites和Pseudoschwagerian等;腕足类也很多,如Dictyoclostus taiyuanfuensis等;此外还有头足类、双壳类和海百合等。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0bnxmohjxmrd4F65vug-yQ
相关报告
  • 《研究综述:2021年4月2日》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1-04-09
    • 欢迎收看2021年4月2日的研究综述,这是布罗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及其合作者发表的近期研究的重复快照。 微生物的基因交换随着工业化而加速 细菌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GT)共享多种性状(抗生素耐药性等)的基因。HGTs在肠道微生物组中发生的速率,以及工业化对这个速率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在细胞中,马修Groussin,马蒂尔德波耶特和研究所成员Eric传染病和微生物项目的Alm和合作者在国际全球微生物保护协会报告,高度频繁发生在个体,更在工业化的设置中,积累了许多人口在过去的两三个人类一代又一代。他们在对数千个细菌基因组进行测序后得出了这些结论,这些样本来自于跨越一系列工业化时期的15个种群。请阅读麻省理工学院新闻故事了解更多。 靶向AML中的细胞应激反应 尽管许多癌症药物以直接驱动肿瘤进展的蛋白质为靶点,但这些药物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而且肿瘤经常产生耐药性。其他关键的生存途径,如细胞应激反应途径,也因此成为吸引人的药物靶点。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Blandine Roux (Université de Paris)、Camille Vaganay (Paris)、Alexandre Puissant (Paris)、研究所成员Kimberly Stegmaier、Lina Benajiba (Paris)和同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鼠模型进行了集中筛选,以确定急性髓系白血病存活所必需的应激反应基因。他们鉴定了参与DNA修复的蛋白质VCP,并将其作为一个潜在靶点,为此他们开发了一种可以减少小鼠AML生长的药物。 驾驶座上的热点突变 IKZF3热点突变可能驱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但其功能尚不清楚。一个由Gregory Lazarian, Shanye Yin, Elisa ten Hacken,癌症项目的研究所成员Catherine Wu,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领导的团队在小鼠模型中显示,突变基因破坏DNA结合特异性和目标选择,导致老年小鼠的cll样疾病。携带该突变的人类肿瘤细胞改变了B细胞受体和NF-kappaB信号,并降低了药物敏感性。这项研究强调了IKZF3作为一种致癌基因通过转录失调的作用,并建议联合治疗有助于克服耐药性。更多信息请访问《癌细胞》。 在机器学习模型中寻找偏见 使用带有偏差的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会导致不准确的表现和数据解释。Fatma-Elzahraa Eid, Haitham Elmarakeby, Yujia Alina Chan, Nadine Fornelos,癌症项目的副成员Eliezer Van Allen,斯坦利精神病研究中心的副成员Kasper Lage,和同事们开发了一种审计生物学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他们用这种方法检查了三个模型,发现了未被识别的偏差,这些偏差降低了模型在新数据集上的性能。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当模型从数据中学习的信号很弱时,模型就会从数据中学习偏差。作者提供了工具来调整他们的审计框架以适应其他生物医学应用。从今天的沟通生物学和心理学学习更多。 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靶点 转移到大脑的HER2+乳腺癌细胞对控制颅外部位疾病的治疗有抗药性。准会员Rakesh Jain,马修·范德Heiden癌症研究所成员计划,基诺费拉罗(MGH),阿里,阿尔巴Luengo(麻省理工学院),代谢组学平台和其他地方的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代谢不同乳房肿瘤内外大脑和发现,脂肪酸合成是提升脑转移。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癌症》杂志上,表明脂肪酸合酶的遗传和化学抑制抑制了乳腺癌在大脑中的生长,从而突出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检测精神疾病之间的遗传差异 精神疾病是高度相关的,因此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它们的基因相似性上。比较少的研究考察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因为这样的分析需要收集和匹配个人层面的个案数据。博士后学者Wouter Peyrot和医学与人口遗传学项目的助理成员Alkes Price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称为病例GWAS,通过分析病例对照GWAS汇总统计数据来寻找两种不同疾病病例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在《自然遗传学》中,他们将个案GWAS应用于8种精神疾病的数据,并在病例中鉴定出196个具有不同等位基因频率的基因座,为这些疾病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新的生物学见解。 为测序技术中的结构变异检测设定基准 结构变异(长度大于50个碱基对的基因组改变)用短读全基因组测序比用长读全基因组测序更难检测(srWGS vs lrWGS),但lrWGS更慢,也更昂贵。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Xuefang Zhao, Harrison Brand,医学和人口遗传学项目的研究院成员Michael Talkowski,及其同事比较了srWGS和lrWGS的结构变异检测,以建立并量化每种技术的独特优势。他们估计srWGS可以检测出人类基因组中超过10,000个结构变异,但lrWGS提供了更好的检测插入和重复介导变异的方法。 从图像分析预测细胞健康状况 格雷戈里,领导的研究小组疗法的发展高级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玛丽亚Kost-Alimova成像平台高级主管和研究所科学家安妮木匠,癌症项目副主任巴斯克斯堡的依赖关系图,和纳拉辛格,高级组长也在成像平台,开发了两个新的显微镜分析集体测量细胞健康——70个不同的指标包括增殖、凋亡、DNA损伤和细胞周期。研究人员进一步将细胞绘画技术与这些分析相结合,并确定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直接从细胞绘画图像中预测许多细胞健康读数。他们成功地验证了对1500多个复合扰动的细胞健康结果的预测,这些扰动使用细胞绘画成像,并开发了一个web应用程序来浏览预测。了解更多的细胞分子生物学。
  • 《中国石化鄂尔多斯盆地年产天然气50多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0
    • 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截至2021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在鄂尔多斯盆地年产天然气达到50.43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年产原油18万吨,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了中国石化力量。 据了解,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在鄂尔多斯盆地拥有的油气矿权面积达2.4万平方千米,约占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油气开发企业之一。为更好履行央企的责任与担当,生产更多清洁能源,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科研人员不断向油气开发的“拦路虎”发起挑战,在勘探开发技术方面攻坚克难,油气产量逐年迈上新台阶。 针对大牛地气田单井产量低、气田稳产难度大等难题,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储层单砂体研究,摸清剩余储量分布规律与气藏走向,有目标的进行部署开发,并创新运用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的储层改造技术、丛式井立体开发技术,使得单井产量提升两到三倍。同时,强化气井的措施改造,严格控制气井递减率下降,确保了气田每年稳产30亿立方米以上。 东胜气田是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近年来新开发的又一阵地,通过对气藏开展“零基研究”,在气田新层系、新区域不断获得重大发现和突破,累计新增探明储量达到1926.74亿立方米,为气田快速实现大规模量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年产气从6年前的不足1亿立方米,提升至今年的产气20亿立方米,牢牢保障了能源的供应。 “在此基础上,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锁定年产气54亿立方米的目标,不断通过探索新的生产阵地,加大科研攻关,生产出更多清洁能源,切实肩负起保障能源安全的重任,坚定向年产100亿立方米大气田目标迈进。”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相关领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