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大放送!ifm传感器技术在汽车冲压中的应用解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3-01-31
  • 在前一系列“携手ifm传感器技术,探索汽车行业无限可能”中,我们分4期,分别从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4大汽车制造工艺入手。介绍了各种典型的自动化传感器应用,以及ifm为各大车间提供的解决方案。错过的小伙伴们可点击下方链接回看。
    往期回顾
    第一弹:ifm PMD光电传感器精准检测距离、反光度和微小零部件
    第二弹:ifm 过程状态检测解决方案确保焊接过程安全 可靠
    第三弹:用于涂装车间的ifm基于振动分析的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 第四弹:汽车总装车间的RFID追踪追溯解决方案 由于汽车行业是自动化应用非常广泛,而且自动化需求极具代表性的行业,一直是ifm所关注的重点。在该系列的介绍文章推出之后,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接下来,我们还将不定期地对这一行业进行加更放送,为大家带来更多详细的应用介绍。本期就是加更的汽车行业外篇之——冲压工艺之压机传感器应用解析
    首先,作为汽车制造生产中的龙头工艺,在冲压过程中冲压设备会和冲压模具合力将钣金件,按照工程师规划的尺寸和精度做成车身需要的造型,从而为下一步的焊接工艺做好准备,整个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以收集现场数据。
    冲压车间最重要的设备是压机,在冲压过程中,如果压力超出材料的弹性极限,会导致金属板材出现裂纹,此时保证冲压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显得尤为重要。ifm的PN、TR和LI系列传感器,可以监控液压装置的压力、温度以及液位状态,保障压机的正常运行。
    PN系列压力传感器
    ●采用陶瓷电容原理分层式结构,可以有效的抵抗压力峰值
    ●比传统机械式压力开关更可靠
    ●提供两路信号输出,三种信号方式,方便多种控制方案
    ●进行了可视化的改进,更加易于使用
    更多详情介绍
    TR系列温度传感器
    ●采用模块化结构,温度探头与评估单元分体式设计安装灵活,
    ●可应对高温极端环境,适应更多场合
    ●和PN系列一样也进行了可视化的改进,易于使用。
    更多详情介绍
    LI系列液位传感器
    ●获得专利的电容传感技术,
    ●通过增强型算法可以快速检测容器的最低液位泄露和过溢,
    ●清晰可见的LED显示方便现场观测。
    更多详情介绍 .
  • 原文来源:http://www.gongkong.com/news/202301/425510.html
相关报告
  • 《浅谈智能小区汽车充电桩及收费管理云的应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03
    • 摘要:智能用电小区是国家电网为了研究智能电网智能用电的先进技术如何运用于居民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以及提升用电服务质量而进行的一项尝试。电动汽车作为智能用电小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也逐渐被纳入发展规划,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智能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发展 1 电动汽车充电站介绍 电动汽车具有无(低)污染物律放、噪音低、能效高、维修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推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将是缓解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的重要配套基础 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商场、写字楼、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电动 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 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充电桩的原理简述 整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器、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充电管理服务平台。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ARM处理器完成,用户可自助刷卡进行用户鉴权、余额查询、计费查询等功能,也可提供语音输出接口,实现语音交互。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屏指示选择4种充电模式 :包括按时计费充电、按电量充电、自动充满、按里程充电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器与集中器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与服务器平台利用有线互联网或无线GPRS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安全起见,电量计费和金额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3 充电桩的种类 充电桩的安装也分有很多的方式,不同的安装方式适应不同 的充电要求。可按安装方式、安装地点、充电方式的不同划分,这么多种充电方式可以在电动车充电时提供莫大的方便。安装方式划分,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和挂壁式充电桩两种不 同的充电桩。按安装地点划分,可分为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和自用充 电桩三种不同的充电桩。按充电方式划分,可分为直流式充电桩和交流式充电桩两种不同的充电桩。 直流式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输入电压采用三相四线 AC380V±15%,频率50Hz,输出为可调直流电,可直接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据大家所知,直流充电桩是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的方式,有充足的功率,而且直流充电桩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可调整范围较宽,正因为这样,所以直流充电桩是典型的“快充”。交流充电桩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 ,但它只提供电力输出,没有充电功能,充电式连接车载充电机才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是典型的“慢充”。在现在的市场上,直流电源的制作成本较昂贵,所以价格明显高于交流充电桩。 4 解决充电桩智能小区用电的供电方案 4.1 在小区发展公网变压器,解决小区充电桩用电问题 根据小区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做好预测 ,提前介入,当然 这要在政府支持,小区物业配合的前提下,按照充电桩的实际负 荷合理配备公用变压器 ,实施一桩一表。 4.2 采用APF有源电力滤波器 将有源电力滤波器用于充电站谐波治理的基本思想是从电动 汽车充电机产生的谐波电流中检测出谐波电流分量,由补偿装置产生一个与该分量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电流分量去抵消它,从而使得流入电网的电流中只含有基波分量。APF装置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补偿功能多样化,可削弱闪变并补偿无功的特点,且其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由自身运算与控制电路来决定。 4.3 在小区原有供配电设备基础上发展充电桩 原有小区在初建期间,配电设施一般考虑小区住户,小区配套公用设施的用电,变压器的负荷率一般都已达到80%左右,在 此基础上增加充电桩用电,显然不够用,因为电动车充电桩每一个桩一般容量都在7千瓦以上,有的快速充电桩需用功率达到30千瓦。如果按此计算,一个小区100个车位就需要3000千瓦,且充电时间一般都会集中在夜间,一方面晚上停到车位上就是充电的好的时间,其次23点以后是谷段电价,价格便宜,充电的时间当然是在这一时间段充电,因此,小区充电桩的负荷利用率会很高的,而这个负荷是原有小区供配电设备无法承受的。因此要解决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的用电问题,还是要考虑专变供电,才能解决。其第一种方式就是由小区物业出面,根据需用负荷申请增容。 5 充电桩技术的趋势是智能化 要想解决充电桩安装困难的原因就对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进行一定程度地了解。我国现在可见的充电桩一般按照充电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接触式充电桩和非接触式的充电桩。非接触式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磁场感应的方式进行对电动汽车充电,和手机的无线充电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是目 前应用广的还是接触式的充电桩,因为这种方式的充电桩的经济性和功率性是好于非接触式的充电桩。充电桩要想得到广泛应用就实现智能化,通过对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智能识别,然后控制相应的充电电压、电流,使充电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充电桩的智能化是靠相关的研发人员在研发时对其进行程序的编写,保证充电桩的智能化,使时间得到合理的控制,因为时间如果太长,一般人就会没有耐心等待了,所以这也是充电桩技术研发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6安科瑞充电桩收费运营云平台 6.1概述 AcrelCloud-9000安科瑞充电桩收费运营云平台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接入系统的汽车充电站、电动自行车充电站以及各个充电桩进行不间断地数据采集和监控,实时监控充电桩运行状态,进行充电服务、支付管理,交易结算,资源管理、电能管理、明细查询等,同时对充电机过温保护、漏电、充电机输入/输出过压、欠压、绝缘低各类故障进行预警;充电桩支持以太网、4G或WIFI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码充电。 6.2应用场合 适用于住宅小区等物业环境、各类企事业单位、医院、景区、学校、园区等公建、公共停车场、公路充电站、公交枢纽、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高速服务区、公寓写字楼等场合。 6.3系统结构 现场设备层:连接于网络中的各类传感器,包括多功能电力仪表、汽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电能质量分析仪表、电气火灾探测器、限流式保护器、烟雾传感器、测温装置、智能插座、摄像头等。 网络通讯层:包含现场智能网关、网络交换机等设备。智能网关主动采集现场设备层设备的数据,并可进行规约转换,数据存储,并通过网络把数据上传至搭建好的数据库服务器,智能网关可在网络故障时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待网络恢复时从中断的位置继续上传数据,保证服务器端数据不丢失。 平台管理层:包含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完成对现场所有智能设备的数据交换,可在PC端或移动端实现实时监测充电站配电系统运行状态、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充电过程及人员行为,并完成微信、支付宝在线支付等应用。 微信图片_20220128110125 6.4平台功能描述 6.4.1充电服务 充电设施搜索,充电设施查看,地图寻址,在线自助支付充电,充电结算,导航等。 6.4.2首页总览 总览当日、当月开户数、充值金额、充电金额、充电度数、充电次数、充电时长,累计的开户数、充值金额、充电金额、充电度数、充电次数、充电时长,以及相应的环比增长和同比增长以及桩、站分布地图导航、本月充电统计。 6.4.3交易结算 充电价格策略管理,预收费管理,账单管理,营收和财务相关报表。   6.4.4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故障记录查询、故障处理、故障确认、故障分析等管理项,为用户管理故障和查询提供方便。 6.4.5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支持运营趋势分析、收益统计,方便用户以曲线、能耗分析等分析工具,浏览桩的充电运营态势。   6.4.6运营报告 按用户指定周期分析汽车、电瓶车充电站、桩运行、交易、充值、充电及报警、故障情况,形成分析报告。 87e41f07467347fc8e2197f8ae605f7d8d5dc15c2f6f6674fa10ed09f488c6c5967cf7a16aad185bb03490275e520 6.4.7APP、小程序移动端支持 通过模糊搜索和地图搜索的功能,可查询可用的电桩和电站等详细信息。扫码充电,在线支付:扫描充电桩二维码,完成支付,微信支付完成后,即可进行充电。 a2c08d604d10ba478ac2b8ea997666dcc8aa037306b4a2c5f1929b80da2714fa0da7f64729e167fc5c74f7324a77f 6.4.8资源管理 充电站档案管理,充电桩档案管理,用户档案管理,充电桩运行监测,充电桩异常交易监测。 6.5选型配置         7结语 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智能用电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新型交通能源转型路线的主要载体。在未来城市中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与用电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运营实际上体现了智能电网对“电网和用户间的智能互动”、“鼓励使用各种形式分布式能 源”、“发展清洁环保型电力能源”与“推进低碳经济”的需求
  • 《智能汽车成传感器企业布局重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2
    • 对于很多车规级传感器的从业者来说,2021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2019年开始,国内汽车厂商为国内车规级供应商打开大门,目前已有传感器供应商实现了车规级产品供货。受到全球芯片短缺市场现状影响,车规级传感器也实现巨量增长。国内车规级传感器企业终于尝到了“甜头”。北京久好电子总经理刘卫东告诉记者,2021年1年的产品销量,大致相当于过往6年的销量之和。 展望2022,自动驾驶风口将继续助推产业发展。我国汽车传感器行业起步时间不长,从业者技术相对薄弱、客户基础不扎实,乘势进行市场布局,或有机会。 L2级自动驾驶传感器数量增长 自动驾驶是近几年汽车行业着力突破的关键点。推动自动驾驶功能上车应用仍将是车企布局的重点。当前,L2级自动驾驶是车辆进军的重点。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表示,汽车向L4级进军的趋势还未来临,而L2的功能在大规模量产。自动驾驶公司要实现盈利,要从L2级产品量产开始。而2022年,将成为与L2级自动驾驶汽车相匹配的传感器数量实现数量增长的一年。 路面观测,是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为实现该功能服务的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就成为2022年乃至更长时间段内最为核心的增量传感器。 更多数量的传感器上车,几乎成为业界共识。更多数量的传感器能够为车辆带来更多、更详细的信息。而阻碍传感器上车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传感器成本太高,二是传感器增多给车辆计算带来更高的压力。关于如何降低传感器价格,业内人士表示,一是要推动应用数量规模增长,形成更大市场规模,从而为车厂带来更大的降价空间。二是要实现技术和生产方式的突破。而要降低车辆系统的计算压力,飞芯电子CEO、董事长雷述宇称,分布式边缘计算将成为市场选择的对象。传感器本身搭载边缘计算模组,在传感器中对原始数据做矢量化处理,由此降低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和带宽传输压力。 自动驾驶技术为智能传感器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也对传感器提出更加智能、更懂运算的要求,这或可成为传感器企业技术研发的下一步重点。 激光雷达降价成关键 兼备测距、绘图两大功能,还原三维特征,探测距离远、探测精度高,激光雷达具备适应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所需要的多种要求。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激光雷达似乎是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最优选择。囿于价格昂贵等特点,选择激光雷达方案的车企还在少数。 而当前,激光雷达似乎已经具备了降价的可能性。除因市场规模增大带来单个激光雷达的价格降低之外,走新的技术路线也是厂商选择的发展方向。纯固态是业界公认的车载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技术路线。艾迈斯欧司朗集团高级总监、大中华区及亚太区应用中心冷剑青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态化是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与传统机械扫描的方式相比,全固态激光雷达从根本上将激光雷达的结构变得更加简单。”雷述宇表示,全固态激光雷达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激光雷达的生产成本,从而成为未来几年激光雷达产品的技术方向。 此外,要进一步提升激光雷达性能、提高装车率、提升应用可靠性,提高激光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也被认为是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的关键。当前,市面上的激光类雷达大都采用脉冲探测,通过收发脉冲的时间差计算车辆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这一探测方式在车辆少时非常适用,但若周围车辆多,车辆同时配备同种技术路线的激光雷达测距装置,则激光雷达之间无法确定哪个是自己发射的脉冲,要得到确切的测距结果,就需要同时发射多个脉冲。雷述宇认为,使用脉冲探测本身是由于该技术具有省电的优势,但若雷达探测器之间相互干扰,为避免干扰要发出更多脉冲,则脉冲探测本身具备的省电的优势就不复存在。因此,激光雷达要在设计之初就要突出信号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