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大放送!ifm传感器技术在汽车冲压中的应用解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3-01-31
  • 在前一系列“携手ifm传感器技术,探索汽车行业无限可能”中,我们分4期,分别从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4大汽车制造工艺入手。介绍了各种典型的自动化传感器应用,以及ifm为各大车间提供的解决方案。错过的小伙伴们可点击下方链接回看。
    往期回顾
    第一弹:ifm PMD光电传感器精准检测距离、反光度和微小零部件
    第二弹:ifm 过程状态检测解决方案确保焊接过程安全 可靠
    第三弹:用于涂装车间的ifm基于振动分析的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 第四弹:汽车总装车间的RFID追踪追溯解决方案 由于汽车行业是自动化应用非常广泛,而且自动化需求极具代表性的行业,一直是ifm所关注的重点。在该系列的介绍文章推出之后,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接下来,我们还将不定期地对这一行业进行加更放送,为大家带来更多详细的应用介绍。本期就是加更的汽车行业外篇之——冲压工艺之压机传感器应用解析
    首先,作为汽车制造生产中的龙头工艺,在冲压过程中冲压设备会和冲压模具合力将钣金件,按照工程师规划的尺寸和精度做成车身需要的造型,从而为下一步的焊接工艺做好准备,整个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以收集现场数据。
    冲压车间最重要的设备是压机,在冲压过程中,如果压力超出材料的弹性极限,会导致金属板材出现裂纹,此时保证冲压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显得尤为重要。ifm的PN、TR和LI系列传感器,可以监控液压装置的压力、温度以及液位状态,保障压机的正常运行。
    PN系列压力传感器
    ●采用陶瓷电容原理分层式结构,可以有效的抵抗压力峰值
    ●比传统机械式压力开关更可靠
    ●提供两路信号输出,三种信号方式,方便多种控制方案
    ●进行了可视化的改进,更加易于使用
    更多详情介绍
    TR系列温度传感器
    ●采用模块化结构,温度探头与评估单元分体式设计安装灵活,
    ●可应对高温极端环境,适应更多场合
    ●和PN系列一样也进行了可视化的改进,易于使用。
    更多详情介绍
    LI系列液位传感器
    ●获得专利的电容传感技术,
    ●通过增强型算法可以快速检测容器的最低液位泄露和过溢,
    ●清晰可见的LED显示方便现场观测。
    更多详情介绍 .
  • 原文来源:http://www.gongkong.com/news/202301/425510.html
相关报告
  • 《智能汽车成传感器企业布局重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2
    • 对于很多车规级传感器的从业者来说,2021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2019年开始,国内汽车厂商为国内车规级供应商打开大门,目前已有传感器供应商实现了车规级产品供货。受到全球芯片短缺市场现状影响,车规级传感器也实现巨量增长。国内车规级传感器企业终于尝到了“甜头”。北京久好电子总经理刘卫东告诉记者,2021年1年的产品销量,大致相当于过往6年的销量之和。 展望2022,自动驾驶风口将继续助推产业发展。我国汽车传感器行业起步时间不长,从业者技术相对薄弱、客户基础不扎实,乘势进行市场布局,或有机会。 L2级自动驾驶传感器数量增长 自动驾驶是近几年汽车行业着力突破的关键点。推动自动驾驶功能上车应用仍将是车企布局的重点。当前,L2级自动驾驶是车辆进军的重点。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表示,汽车向L4级进军的趋势还未来临,而L2的功能在大规模量产。自动驾驶公司要实现盈利,要从L2级产品量产开始。而2022年,将成为与L2级自动驾驶汽车相匹配的传感器数量实现数量增长的一年。 路面观测,是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为实现该功能服务的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就成为2022年乃至更长时间段内最为核心的增量传感器。 更多数量的传感器上车,几乎成为业界共识。更多数量的传感器能够为车辆带来更多、更详细的信息。而阻碍传感器上车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传感器成本太高,二是传感器增多给车辆计算带来更高的压力。关于如何降低传感器价格,业内人士表示,一是要推动应用数量规模增长,形成更大市场规模,从而为车厂带来更大的降价空间。二是要实现技术和生产方式的突破。而要降低车辆系统的计算压力,飞芯电子CEO、董事长雷述宇称,分布式边缘计算将成为市场选择的对象。传感器本身搭载边缘计算模组,在传感器中对原始数据做矢量化处理,由此降低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和带宽传输压力。 自动驾驶技术为智能传感器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也对传感器提出更加智能、更懂运算的要求,这或可成为传感器企业技术研发的下一步重点。 激光雷达降价成关键 兼备测距、绘图两大功能,还原三维特征,探测距离远、探测精度高,激光雷达具备适应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所需要的多种要求。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激光雷达似乎是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最优选择。囿于价格昂贵等特点,选择激光雷达方案的车企还在少数。 而当前,激光雷达似乎已经具备了降价的可能性。除因市场规模增大带来单个激光雷达的价格降低之外,走新的技术路线也是厂商选择的发展方向。纯固态是业界公认的车载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技术路线。艾迈斯欧司朗集团高级总监、大中华区及亚太区应用中心冷剑青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态化是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与传统机械扫描的方式相比,全固态激光雷达从根本上将激光雷达的结构变得更加简单。”雷述宇表示,全固态激光雷达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激光雷达的生产成本,从而成为未来几年激光雷达产品的技术方向。 此外,要进一步提升激光雷达性能、提高装车率、提升应用可靠性,提高激光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也被认为是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的关键。当前,市面上的激光类雷达大都采用脉冲探测,通过收发脉冲的时间差计算车辆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这一探测方式在车辆少时非常适用,但若周围车辆多,车辆同时配备同种技术路线的激光雷达测距装置,则激光雷达之间无法确定哪个是自己发射的脉冲,要得到确切的测距结果,就需要同时发射多个脉冲。雷述宇认为,使用脉冲探测本身是由于该技术具有省电的优势,但若雷达探测器之间相互干扰,为避免干扰要发出更多脉冲,则脉冲探测本身具备的省电的优势就不复存在。因此,激光雷达要在设计之初就要突出信号的差异性。
  • 《车规级PM2.5传感器在汽车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1-16
    •     随着消费升级和汽车消费的成熟,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车规级PM2.5传感器已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部件。车内空气质量逐渐成为汽车竞争的新领域。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这一趋势日趋明显。健康良好的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汽车的必备标准之一。2022-2023年度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结果正式发布。从结果来看,汽车自主品牌建设渐有成效,品质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舒适性已成为消费者对于汽车满意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其系数为2.37,超过了安全性、驾驶体验、性能和外观内饰设计等其他细项指标。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人们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时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并显示数值的需求也变得日益强烈。车规级PM2.5传感器TF-LP01总成可以安装在仪表盘、中控台、扶手箱等位置,或嵌入到汽车空调内,或作为独立单元装载到整车内。该传感器可以实现PM2.5的实时监测、准确显示和智能控制,帮助更好地监测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PM2.5传感器 TF-LP01是利用散射原理对空气中粉尘颗粒进行检测的小型模组,具备体积小、检测精度高、重复性好、一致性好、实时响应可连续采集、抗干扰能力强、采用超静音风扇,传感器出厂100%检测和标定等优点。     同时,在空气质量方面,工采网还有车载CO2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汽车AQS空气质量传感器等多种产品;在安全监测方面,我们有氢能源安全监测传感器、电池包安全监测传感器、车载酒精检测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产品提供。未来,还将有更多应用场景面世,在汽车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