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大放送!ifm传感器技术在汽车冲压中的应用解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3-01-31
  • 在前一系列“携手ifm传感器技术,探索汽车行业无限可能”中,我们分4期,分别从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4大汽车制造工艺入手。介绍了各种典型的自动化传感器应用,以及ifm为各大车间提供的解决方案。错过的小伙伴们可点击下方链接回看。
    往期回顾
    第一弹:ifm PMD光电传感器精准检测距离、反光度和微小零部件
    第二弹:ifm 过程状态检测解决方案确保焊接过程安全 可靠
    第三弹:用于涂装车间的ifm基于振动分析的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 第四弹:汽车总装车间的RFID追踪追溯解决方案 由于汽车行业是自动化应用非常广泛,而且自动化需求极具代表性的行业,一直是ifm所关注的重点。在该系列的介绍文章推出之后,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接下来,我们还将不定期地对这一行业进行加更放送,为大家带来更多详细的应用介绍。本期就是加更的汽车行业外篇之——冲压工艺之压机传感器应用解析
    首先,作为汽车制造生产中的龙头工艺,在冲压过程中冲压设备会和冲压模具合力将钣金件,按照工程师规划的尺寸和精度做成车身需要的造型,从而为下一步的焊接工艺做好准备,整个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以收集现场数据。
    冲压车间最重要的设备是压机,在冲压过程中,如果压力超出材料的弹性极限,会导致金属板材出现裂纹,此时保证冲压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显得尤为重要。ifm的PN、TR和LI系列传感器,可以监控液压装置的压力、温度以及液位状态,保障压机的正常运行。
    PN系列压力传感器
    ●采用陶瓷电容原理分层式结构,可以有效的抵抗压力峰值
    ●比传统机械式压力开关更可靠
    ●提供两路信号输出,三种信号方式,方便多种控制方案
    ●进行了可视化的改进,更加易于使用
    更多详情介绍
    TR系列温度传感器
    ●采用模块化结构,温度探头与评估单元分体式设计安装灵活,
    ●可应对高温极端环境,适应更多场合
    ●和PN系列一样也进行了可视化的改进,易于使用。
    更多详情介绍
    LI系列液位传感器
    ●获得专利的电容传感技术,
    ●通过增强型算法可以快速检测容器的最低液位泄露和过溢,
    ●清晰可见的LED显示方便现场观测。
    更多详情介绍 .
  • 原文来源:http://www.gongkong.com/news/202301/425510.html
相关报告
  • 《车规级PM2.5传感器在汽车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1-16
    •     随着消费升级和汽车消费的成熟,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车规级PM2.5传感器已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部件。车内空气质量逐渐成为汽车竞争的新领域。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这一趋势日趋明显。健康良好的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汽车的必备标准之一。2022-2023年度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结果正式发布。从结果来看,汽车自主品牌建设渐有成效,品质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舒适性已成为消费者对于汽车满意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其系数为2.37,超过了安全性、驾驶体验、性能和外观内饰设计等其他细项指标。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人们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时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并显示数值的需求也变得日益强烈。车规级PM2.5传感器TF-LP01总成可以安装在仪表盘、中控台、扶手箱等位置,或嵌入到汽车空调内,或作为独立单元装载到整车内。该传感器可以实现PM2.5的实时监测、准确显示和智能控制,帮助更好地监测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PM2.5传感器 TF-LP01是利用散射原理对空气中粉尘颗粒进行检测的小型模组,具备体积小、检测精度高、重复性好、一致性好、实时响应可连续采集、抗干扰能力强、采用超静音风扇,传感器出厂100%检测和标定等优点。     同时,在空气质量方面,工采网还有车载CO2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汽车AQS空气质量传感器等多种产品;在安全监测方面,我们有氢能源安全监测传感器、电池包安全监测传感器、车载酒精检测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产品提供。未来,还将有更多应用场景面世,在汽车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创造价值。
  • 《传感器技术未来的发展重点分析》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10-29
    • 随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微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的突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四大领域可能成为 传感器 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可穿戴式应用 据美国ABI调查公司预测,2017年可穿戴式传感器的数量将会达到1.6亿。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是最受关注的硬件创新。谷歌眼镜内置多达10余种的传感器,包括 陀螺仪 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线性加速传感器等,实现了一些传统终端无法实现的功能,如使用者仅需眨一眨眼睛就可完成拍照。 二、 无人驾驶 在该领域,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辆项目开发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车内安装的照相机、雷达传感器和 激光 测距仪,以每秒20次的间隔,生成汽车周边区域的实时路况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分析,预测相关路况未来动向,同时结合谷歌地图来进行道路导航。奥迪、奔驰、宝马和福特等全球汽车巨头均已展开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有的车型已接近量产。 三、医护和健康监测 国内外众多医疗研究机构,包括国际著名的医疗行业巨头在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如奥松电子气体流量传感器AFM3000系列是专为呼吸机设计,可精确 测量 空气、氧气和其他非侵蚀性气体流量。该款传感器采取独特的风道设计,确保传感器中的流动体压损极低,可适用于各种苛刻的应用场景。 AFM3000系列流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读数直观清晰、可靠性高、低压损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医疗器械、环境监测、实验室等多个领域。 四、工业控制 2012年,GE公司在《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与机器的界限》报告中提出,通过智能传感器将人机连接,并结合软件和 大数据 分析,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限制,并将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报告同时指出,美国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各行业可实现1%的效率提升,15年内能源行业将节省1%的燃料(约660亿美元)。2013年1月,GE在纽约一家 电池 生产企业共安装了1万多个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时的温度、能源消耗和气压等数据,而工厂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i Pad 获取这些数据,从而对生产进行监督。 未来,这四大领域可能成为传感器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