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大堡礁南部珊瑚礁白化现象有所改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03-17
  •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简称AIMS)监测项目组在对大堡礁南部具有特定扰动历史的6个珊瑚礁体的密切监测中发现,虽然2020年珊瑚礁大规模白化,但是珊瑚的死亡并没有广泛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珊瑚可以从白化事件中恢复。这是由于,一方面,这些珊瑚礁逃过了持续的热应激,另一方面没有刺海星捕食的影响,这使得它们可以从白化事件中得以恢复。

    AIMS监测项目组长Mike Emslie博士表示由于这六个珊瑚礁横跨浅海湾(Shoalwater Bay)和艾格尼丝水域(Agnes Waters)之间近海的特定扰动历史,珊瑚白化程度并不严重,也没有来自以珊瑚为食的海星带来的额外压力,是团队观察珊瑚礁恢复的最佳选择。

    Emslie博士认为,白化事件只是一个压力因素,如果有机会,珊瑚礁会恢复。此次观测的初步结果显示,这些珊瑚礁似乎受2020年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的影响不大,大多数珊瑚礁的硬珊瑚覆盖率都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对大堡礁南部地区来说是令人鼓舞的,但AIMS监测项目组仍在大堡礁沿岸进行调查,以了解2020年大规模白化事件以及其他干扰对珊瑚死亡和恢复的全面影响。

    AIMS的长期监测项目已经进行了30多年,覆盖了大堡礁海洋公园内490个珊瑚礁。此次AIMS的2019/2020年度珊瑚礁状况总结报告源自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进行的调查。(李亚清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aims.gov.au/news-and-media/southern-reefs-recover-bleaching
相关报告
  • 《研究发现改善水质不足以拯救大堡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4-08
    •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沿海河流将数百万升棕色污水排放到大堡礁上,截至目前,这对珊瑚礁及相关生物的影响尚不清楚。 达尔豪斯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珊瑚礁研究人才中心、阿德莱德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综合卫星影像和20多年的珊瑚礁监测结果,发现长期暴露于水质较差的环境限制了大堡礁珊瑚的恢复率。 达尔豪斯大学的Aaron MacNeil博士提到,大堡礁是一个以径流污染为主导的生态系统,这大大降低了珊瑚对多种干扰影响的抵抗能力,特别是在近岸区域。这些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慢性干扰,例如捕鱼加剧了荆棘冠海星和珊瑚病造成的伤害。也许最关键的是,水质差导致珊瑚恢复率降低了25%。这表明,通过改善水质,可以提高珊瑚礁的恢复率。 通过利用一系列情景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和珊瑚白化的可能性,研究小组发现,改善水质并不能够维持当前最具风景和价值的外层珊瑚礁的珊瑚覆盖水平。 阿德莱德大学的Camille Mellin博士提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珊瑚死亡事件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这些越来越常见的干扰成为新常态,珊瑚恢复的速度变得非常重要。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的Nick Graham教授也强调,虽然改善水质可以提高近海珊瑚礁的恢复率,但分析表明,没有任何水质改善能够缓解外层珊瑚礁的损失,这才是澳大利亚游客希望看到的珊瑚礁。 MacNeil博士补充道,显然减少河流径流可以对各种珊瑚礁产生有益影响,但对于未受水质影响的大片珊瑚礁,我们必须减少碳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 (傅圆圆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珊瑚播种促进大堡礁珊瑚礁恢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3-03
    • 每年的11月至12月,随着南半球海水逐渐变暖,大堡礁珊瑚成熟期数以十亿计的珊瑚受精发育形成珊瑚虫的幼体,在几天到数周之后回到珊瑚礁定居并生长,形成新的珊瑚群。但是,由于只有小部分珊瑚能够长到一岁,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新的方法,以提高在珊瑚幼虫的存活率,从而提高珊瑚礁的恢复速度。其中一种方法是“珊瑚播种”。珊瑚播种是一种修复技术,可以帮助恢复更多的珊瑚种群。科学家从大堡礁收集珊瑚礁精子和卵子,并在实验室完成受精和发育成幼小的珊瑚虫过程。在产卵后的5-10天内,幼虫会变成单个微小的小珊瑚。当珊瑚成熟后,再被送回礁石上。 珊瑚播种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珊瑚播种装置,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选择正确的装置材料和形状,将装置留在珊瑚礁上,保护幼年珊瑚免受食草动物和捕食者的伤害。此外,成本、尺寸、部署的方便性和自动化的适用性也很重要。研究人员正在调查用于制造播种装置的不同材料的性能,材料的选择都以环境可接受性、成本和制造的方便性为关键要求。 利用珊瑚播种作为干预措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确定实施地点,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找出珊瑚礁没有恢复的原因。对于那些珊瑚礁缺乏足够的天然的幼虫供应,或是由于幼虫附着在珊瑚礁的地区,采取珊瑚播种是一种很好的干预方式。确定好地点后,还需要确定播种设备设计以及最合适的珊瑚种类。 2021年初,研究人员在Keppel Islands岛上受白化影响的珊瑚礁上部署了大约300个设备,10个月后,惊讶地发现,超过90%的设备至少有一个活珊瑚虫,首次部署的存活率超过了预期。但要大规模地应用,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像许多野生珊瑚后代一样,人工养殖珊瑚在第一年将面临许多困难和危险,包括鱼类、生活在珊瑚礁上的其他竞争性动植物以及过度生长的大型藻类等。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些影响因素,科学家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珊瑚播种装置,为幼虫生长提供保护。(张灿影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