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超深基坑地埋式再生水厂试通水成功》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王阳
  • 发布时间:2019-12-31
  • 12 月 27 日,作为贵阳市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系统提升工程的重要节点工程,贵医再生水厂试通水启动仪式举行。

    贵医再生水厂作为全国第一座与民用建筑相结合的深埋式地下再生水厂,项目采用 PPP 模式,工程建设总投资 7.53 亿元,规划建设总规模为 5.0 万吨 / 天,主要收集处理盐务排水干线、茶店排水干线的污水,服务面积 22.06 平方千米,是全国首例超深基坑地埋式再生水厂。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周边水体环境,对治理水污染、保护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 该项目采用全地埋式,在地下完成污水处理,上方建设包括学生公寓、住宅等在内的商业楼宇,既满足了生态建设的要求,又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贵阳中节能水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玉奇表示,这不仅为贵阳市地下空间深度利用、节约土地开启先河、提供借鉴,也为城市环保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在项目工艺方面,贵医再生水厂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和多重新工艺进行建设。其中,污泥处理部分采用脱水 + 干化技术,可根据最终处置方式调整污泥处理路线,使污泥含水率在 40%~60% 之间可实现灵活调整;电气系统做了特殊防潮、防腐处理,核心元器件可实现电气系统和能源系统的实时监测,并通过 PC 浏览器及智能手机的 APP 应用,实现移动运维功能,并可远程获取报警数据;自动控制方面,项目引进了德国先进的工艺优化控制系统,通过水厂自控系统、在线监测仪表系统、安防系统、人员跟踪定位系统、气体探测及报警控制系统等五大子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管理,实现水厂的全自动、高可靠、智能化、精细化运行。

    贵医再生水厂还是污水资源化的经典范例。污水经深度处理后,20% 的高品质回用水用于上部综合体冲厕及市政绿化浇洒,80% 的高标准出水排入贯城河用于生态补给;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污水中的温度,通过水源热泵机组,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为上部建筑提供热量或者冷量。"100% 污水回用充分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和‘能源化’的新理念,这套工艺路线突破了传统治污理念,同时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的双重困境。" 刘玉奇说。

    值得一提的是,自 2018 年 7 月开工以来,中节能及施工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先后克服地质关、爆破关、渗水关、支护关、噪音关等重重困难,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安全高效建设。同时,项目单位与云岩区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联合办公、协同合作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每天两次调度会议制度、项目工地派专员 24 小时值守、政府质监安监部门不定期检查、引入贵州省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总协调等多种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措施保障。

相关报告
  • 《全国首例,试验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1
    •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胜利电厂大型煤电机组掺烧牛粪试验成功。此次试验以锡林郭勒大草原牛粪为原材料,利用胜利电厂现有上煤系统,掺烧牛粪36.2吨,掺烧比例13.45%,是全国首例“牛粪掺烧”试验,试验期间锅炉燃烧稳定、设备运行良好,污染物排放达标,协力推进减污降碳,助力低碳发展。 胜利电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集团“一三六”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聚焦国电电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工作部署,深挖“降碳”潜力,蓄力常规煤电发展新动能。该厂充分发挥“草原电站”地域优势,依托锡林郭勒国家四大草原资源禀赋,按照“一厂一策”“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调研锡林郭勒大草原牛粪的发热量和可掺烧特性,创新提出煤电直接掺烧牛粪/羊粪降碳研究,积极对接西安交通大学“先进低碳燃烧”研究团队,研究比对褐煤“高挥发分、低热值”与牛粪“高挥发分、高热值”特性异同点,组织开展超超临界褐煤锅炉掺烧牛粪研究,旨在从牛粪/羊粪原料“收-储-运-预加工”、碾磨及输送特性、燃烧特性及锅炉性能及经济性研究等方面开展“牛粪掺烧”全过程产业链应用模式研究。 该厂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物质掺烧”领导小组和五个专项工作组,以“安全第一、科学掺烧”原则,组织制定牛粪掺烧实施方案,先后于8月5日、8日、10日三次组织进行摸底试验,持续研究牛粪燃料块存储掺配、锅炉掺烧、燃烧调整等环节管控要点,统筹做好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估,着力闯出具有草原特色的“降碳”发展新路子。 此次掺烧试验的成功开展,为国电电力“生物质掺烧”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以一台660兆瓦机组10%的掺烧比例估算,每年掺烧牛粪约20万吨,节省标煤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75万吨、碳减排增收2000万元,降低供电煤耗约25克/千瓦时,可创造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奋进力量。
  • 《全球首座工业废水再生水厂在台启用!预计供水超730万吨/年》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23-04-25
    • 2022年9月,台积电促建的台湾第一座民营再生水厂“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正式通水,这也是全球首度将工业再生水用于半导体生产。此后,不少产业纷纷开启工业废水零排放之路,但是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工业废水零排放是否真的必要值得思考。 2022年9月,台积电促建的台湾第一座民营再生水厂“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正式通水,这也是全球首度将工业再生水用于半导体生产。 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启用典礼 01全球第一座工业废水再生水厂在台启用预计再生水供应量超730万吨/年 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是由全球半导体龙头台积电与台湾最大统包工程承揽商中鼎集团携手兴建营运。 有别于政府的再生水厂是民生污水的再生水厂,这座再生水厂是工业废水再生水厂,也是全球首度将工业再生水用于半导体生产。 有关报道称,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应于去年12月开始供应台积电晶圆厂制程使用。 据悉,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预计2023年供水量将达到每天2万吨,预计2024年台积电南科厂区每天总计将使用6.7万公吨的再生水。 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设备一景 此外,台积电将持续积极合作推动此前宣布的再生水计划,目标是2030年台湾厂区再生水替代率预计达到60%。 下一阶段,则会透过运用邻近南科焚化炉的馀热,将该厂产生的废水蒸发、凝结后回收,预计可以达到每日3万6000吨的工业再生水量,并达成废水零排放的循环经济。 02三大工业巨头纷纷实现中水回用开启工业废水“零排放”时代 不仅仅是它,其余工业废水排放巨头也在早些年就纷纷开始了“零排放”的探索与实践之路。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年,能达水务公司就利用“中水回用装置”,成功处理王子制纸工厂日均3万多吨的造纸制浆废水,将其变成可回收利用的中水、工业用盐及干泥,实现废水全量回收利用。 经零排放技术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作为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冷却循环、生产工艺和锅炉补充用水,回用率达到98%。浓缩并经过蒸发结晶后产生的工业盐可回用作多个工业行业的原料,最后剩余的干泥用作建筑材料。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017年,中国煤科杭州研究院利用“预处理+膜浓缩+蒸发结晶”工艺,实现了鄂尔多斯某年产1500万吨煤矿矿井水的零排放处理。 经零排放技术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蒸发结晶分离产生的硫酸钠和氯化钠分别达工业硫酸钠Ⅲ类合格品和日晒工业盐二级标准。 纺织业 2012年,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自建工业废水中水回用循环系统。自系统投用后,其织造废水100%回用,循环使用率达98.5%,实现污水零排放。 据数据统计,全年可减少工业用水37.32万吨,减少支出113.85万元,还可以减少COD排放18.66吨、氨氮排放量1.85吨。 除此之外,更多重污染型行业,如炼化、冶金等,也都在外排污水达标的前提下,对企业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回用。 图片来源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之声,侵删 03日趋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下工业废水“零排放”,真的有必要吗? 有人说,从过去粗放式运行排放到现在精细化严格监管,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废水减排和资源化已成必然发展趋势。毫无疑问,工业废水零排放被推到了环境治理的最前线。 那么,工业废水零排放迫在眉睫,是否如此呢? 从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角度来看,工业废水零排放是必要的。 随着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其对水污染治理意义重大。 同时,废水循环利用也能缓解工业生产内部水资源紧缺难题,从根本上做到水资源节约与企业用水成本支出。 从技术难度和处理成本角度来看,工业废水零排放又是不必要的。 工业废水一直以浓度高、波动大、成分复杂、处理成本高,而居于“难处理水类”顶端。偷排、漏排、直排的恶劣行为这两年更是屡见不鲜。 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厂、小企业来说,达标处理都尚存难度,更何况说更严标准、更高费用的“零直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