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团队开发出微纳生物机器人,可实现远程精准递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03-19
  • 据生物世界公众号2月23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纳米医疗与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开发出一款双引擎自适应的酵母微纳生物机器人TBY-robot。该机器人够像“快递员”一样,通过酶与巨噬细胞引擎的切换穿透人体多重生理屏障,将药物精准递送到远程炎症病灶。在小鼠结肠炎模型和胃炎模型中的结果显示,TBY-robot能将药物的富集提高约1000倍,极大降低了炎症反应并缓解了疾病症状。该机器人为胃肠道炎症和其他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期刊。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ihxSvq87cFgT-xrNBhJ4w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家开发智能微纳生物机器人,可对肿瘤进行可视化精准治疗》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毛开云
    • 发布时间:2021-01-15
    • 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研发出一种微纳机器人,可对肿瘤进行精准治疗。研究人员选用海洋来源的趋磁细菌作为模板,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将纳米光敏剂负载到细菌表面,构建了智能微纳生物机器人,通过磁/光序贯操控,在小鼠体内实现了磁控导航、肿瘤穿透和光热消融。在试验中,研究人员通过磁场操控,可对微型机器人进行微米尺度的单一或群体精准迁移控制,通过荧光和磁共振双模成像在体内进行实时追踪,微纳生物机器人进入到肿瘤内部后,利用远程近红外激光触发产生局部高温,实现了肿瘤的可视化精准治疗。
  • 《中国研究团队开发出可交互式人工神经元,向化学脑机接口迈出重要一步》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0-19
    • 据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9月20日消息,南京邮电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化学神经递质介导的人工神经元,以实现脑机接口之间模态匹配的双向交互,可解读神经递质中的化学信息,并能自适应地定量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该神经元由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信号处理并模拟突触可塑性的忆阻器以及多巴胺释放器三部分构成,可将生物神经元的多巴胺化学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传递给临近神经元,进行化学信息的双向交互。该研究实现了脑机接口之间模态匹配的双向交互,为与生物神经元之间的化学通讯开辟了新途径。未来人工神经元网络或能复刻生物系统,从而构建微型智能机器人、意识控制和神经形态计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Electronicse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