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启动零碳变电站评价团体标准编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1-03
  • 四川启动零碳变电站评价团体标准编制.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贺劭清   2024/1/2 14:27:40   我要投稿
    关键词: 变电站 新型电力系统 零碳变电站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23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大会电力与天然气低碳发展论坛27日在成都举办。论坛开幕上,四川屏山县王场220kV变电站被授予四川省首个碳中和变电站,四川零碳变电站评价团体标准编制正式启动。
    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衡彤致辞中表示,电力产业和天然气高质量发展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承担着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西南石油大学将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为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智慧支撑。
    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会长钟勤建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油气行业地位举足轻重。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要先立后破,分阶段、分步骤、分地区多措并举,以科技创新为抓手赋能能源产业发展。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40102/652003.shtml
相关报告
  • 《《绿色甲醇评价通则》团体标准正式启动》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07-12
    • 2024年7月10日上午,北京能源协会副会长单位授牌仪式在北京吉牛智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牛”)总部举办。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璘姬代表北京能源协会向吉牛董事长冀征颁发了副会长单位铜牌和证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房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于洁、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张军涛等嘉宾共同见证。 同日下午,在多位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关于绿色甲醇相关团体标准启动会于吉牛总部成功召开,《绿色甲醇评价通则》团体标准正式启动。 据了解,绿色甲醇的“绿色”属性主要取决于其制取原材料等的来源。欧盟在2021年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绿色甲醇认证标准,该标准严格规定只有生物质制甲醇、绿氢与可再生二氧化碳制甲醇(电制甲醇)才能被认定为绿色甲醇。 然而,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绿色甲醇认证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与国际绿色甲醇行业的接轨,也影响了我国绿色甲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加快绿色甲醇认证标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于洁表示,绿色甲醇团体标准的制定是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到2060年全面建成,以支撑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绿色甲醇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其认证标准的制定将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张军涛则表示,绿色甲醇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也强调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在绿色甲醇交易和评价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区分绿色甲醇和灰色甲醇,实现交易的透明化和评价的公正性。 近年来,绿色甲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能源市场的关注焦点之一。这一清洁能源的迅猛发展不仅吸引了美国、欧盟等地的关注和政策支持,还促使全球航运企业马士基等领军企业纷纷布局绿色甲醇产业。在国内,大唐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央企也积极投身其中,推动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绿色甲醇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绿色甲醇认证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国绿色甲醇产业也将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北京能源协会外联部主任于峰看来,中国在全球航运领域的发展非常发达,未来绿色甲醇的需求将逐渐递增,且需求巨大。同时,由于欧洲即将实施碳税和碳标准,中国必须提前布局,加快绿色甲醇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以应对挑战。
  • 《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 四川启动“电动四川”行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6
    • 在推进绿色出行方面,四川绘出了一幅“电动”蓝图。近期,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到将充分发挥我省清洁能源优势,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实施“电动四川”行动。重点将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等方面发力,下一盘全省的“电动”发展大棋。 定下四年发展新目标 记者梳理发现,在印发的《“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重点提到了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重点,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统筹规划与适度超前相结合、激活存量与做优增量相结合,加快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推进重点领域电动化进程,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到2025年,“电动四川”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电动替代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稳定、智慧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 加快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此次发布的“电动四川”行动中,首先提到就是要解决充换电问题。如搭建城际快速充换电设施网络,制定实施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分阶段覆盖方案,在既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在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同步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 加快补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短板,与沿线其他充电基础设施资源互为补充,助力发展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充电网络,优先提高全省重要经济干线和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充电桩覆盖率。 同时,推进城区公共区域充换电设施建设。从2022年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新建停车场设置专属新能源充电停车位原则上不低于20%。推进公交、出租、环卫、机场通勤、物流等公共服务区域及二级以上客运站充换电设施配建,因地制宜在运营线路沿途规划建设快速充换电站,构建车辆可持续运行模式等。 此外,还将推进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具备安装条件且符合安全要求的,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应积极配合用户安装充电设施并提供必要协助。将充电桩建设纳入老旧社区改造范围,对居民有改造意愿且有条件的老旧社区进行集中配建,其他社区可采取片区式、相对集中、就近建设等方式配建公共充电设施等。 培育壮大四川动力电池产业 除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外,“电动四川”行动还将进一步加快发展锂电材料产业。包括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与甘孜州、阿坝州等资源地深化合作,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有序、高效、清洁开发锂矿资源,促进优势资源尽快转化形成实际产能。支持市(州)锂电产业发展,推动相关市(州)共建“锂资源精深加工园区”,促进锂电材料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增强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依托我省锂电材料龙头企业,推动省级锂电材料地方标准制定并积极申请国家标准立项项目。 聚焦解决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开展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续航里程、循环寿命、回收利用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在动力电池领域,组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行业技术支撑平台等。 提档升级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电动四川行动提出将以整车基地为龙头,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规模化发展,支持现有新能源车型提质达产上量,提升产能利用率,扩大产销规模。积极推动整车企业加快导入新能源车型。培育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新能源整车企业。引进国内知名汽车企业来川投资新能源汽车,加快引进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项目,推动产业链优势企业协同发展。 支持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快新能源车型研发投入,鼓励汽配企业为新能源汽车配套,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推动汽车企业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换电车型,探索车电分离模式。加快推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围绕芯片、软件、传感器、功率器件等核心领域,打造“三电系统”(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为一体的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全产业链体系。搭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接平台,引导整车企业同关键零部件、材料企业合作,提升产业链融合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