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CES开幕:中国企业多领域科技成果争奇斗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09
  • 北京时间1月8日,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以下简称“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据了解,本次展会上,有近1500家中国企业集体亮相,占据了参展企业数量的三成以上,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更体现了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劲实力和无限潜力。

    AI掀起“创新热”

    相比去年,2025年CES新增了300多家中国企业。这些企业广泛覆盖消费电子、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新能源、5G通信等多个当下炙手可热的科技领域。

    在众多国际科技巨头的包围下,中国企业的身影愈发引人注目。展台上,智能机器人忙碌地与观众互动,自动驾驶汽车静静地等待体验者,北京初创企业的AI医疗诊断系统快速准确地分析医学影像,山东企业的智能翻译器让跨语言交流无缝连接……这些产品不仅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全面性和多样性,更显示中国企业在“细节之处”的创新精神。

    站在科技的前沿,展会上也不乏好玩有趣的“新玩意”,三防手机、“咫尺”盲文点显器、智能温控冰球机等无不引发参观者踊跃体验。

    展会上,从智能眼镜到可穿戴设备,从智能家居到智能汽车,AI技术无处不在。众多企业纷纷展示了其最新的AI底层技术及广泛的应用场景,AI增强现实、AI物联网等“AI+”最新技术集中发布,AI手机、AI可穿戴设备、AI智能家居产品等大量涌现。

    “从2025年CES可以看到国内科技领域发展的几个新趋势。中国AI企业正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跨界融合成为常态,AI技术正与多行业结合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中国AI企业抱团‘出海’,目前已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韩举科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

    多领域产品参展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会上,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参展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其中,国内的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汇天”)等出行品牌均在现场亮相。小鹏汇天展出了公司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产品,这也是该产品继中国航展后首次在海外展出。据悉,该产品计划于2026年量产,被称为来自东方的“豪华重机”。

    “与前几年主要展出各类概念车不同,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在2025年CES展示了搭载先进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互联技术的智能汽车。这些车辆不仅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还能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智能通信,部分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本次展会上,家电领域则成为了中国品牌的“主战场”。其中,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公司的新款画质芯片;作为2025年CES展台面积最大的中国品牌,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展出了23个大类超过120种科技产品,其中包括全球最大尺寸QD-Mini LED电视。据悉,TCL有望于今年内推出全球首台搭载谷歌AI大模型的电视;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的全球首款AI TV和AI壁画电视同样备受瞩目,在沧海智能体搭载的大模型集群、算力集群、AI集群、感知集群的强大支撑下,这些产品将具备自我学习、持续进化等能力。

    此外,科技产业链领域的中国企业在展会上同样表现不俗。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面向L4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携机器人灵巧手产品及行业驱动解决方案亮相;九号有限公司、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科创板企业的抢眼表现,也展示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中国展商的数量和规模连续两年增长,已成为CES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持续在世界科技舞台彰显出中国‘智’造的魅力与担当。头部企业还与苹果、亚马逊云科技等生态合作伙伴的深化合作,加速了智能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副秘书长宋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借力CES加速“出海”

    在CES的舞台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愈发坚定。记者注意到,许多中国企业不再单纯追求订单数量,而是更加注重品牌“出海”、全球网络铺设和本地市场深耕。多家企业在现场介绍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展现了中国企业全球布局的深度和广度。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全球化是TCL最为亮眼的标签,公司始终坚持“全球化就是本土化”战略。目前,公司已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海外产品营收已占总营收的近一半。

    长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长虹海外家电业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20%。从“产品出海”“业务出海”再到如今的全面国际化,公司将以现有布局的海外区域为“翘板”,加速辐射全球市场。

    2025年的CES,不仅是一个中国企业向全球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更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CES提供了一个与全球合作伙伴洽谈、布局的舞台。中国企业也将通过这个窗口寻求新的国际机遇,在全球市场中不断深耕和创新,以新促新、以智提质,加速产业链向高端跃迁。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news/2025/01/09/detail_20250109194231.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去年助社会企业增收4269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9
    • 石墨烯、虹膜识别、光生物技术……这些“高大上”的科技成果正在走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记者从27日开幕的“中国科学院应用成果展(深圳)”上了解到,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专项计划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17年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4269亿元。 从虹膜手机到石墨烯保温杯,从迅速辨识特定对象身份的步态识别技术到具有护眼作用的电子墨水显示屏,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成果展(深圳)的现场,50多个具有重大突破、有核心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民生领域项目正在集中展示。 石墨烯保温杯的技术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使用了石墨烯相关技术,这款保温杯可以使沸水在几十秒内迅速降温到60摄氏度以下,便于人们饮用。 目前,中国科学院设立了“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和人口健康、生态文明建设5个重点领域,支持院属机构通过创新创业的形式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院属研究机构将科技成果转移至新创企业进行“二次开发”。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科学院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4269亿元,新增利税514亿元;中国科学院院所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30亿元和净利润106亿元。
  • 《4家中国企业上榜2017全球生物制药领域IPO TOP25》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1-31
    • 近期,生物技术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以下称GEN)在其网站发布“Top25BiotechCompaniesof2017”榜单。 自2013年开始,GEN每年都会推出当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市值最高TOP25”的排行榜单。2017年的榜单依据各家公司截止于9月6日证券交易市场发布的信息以及其他公开可用资源而来 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市值最高TOP25”的排行榜单,安进以129.09亿美元的市值再次稳居第一,吉利德位居第二,使得去年排名亚军的诺和诺德降至第三。今年排在末尾的是Perrigo公司,其市值为1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 同时,中国企业占据了5家,创历史新高。此外,榜单中还包含两家丹麦公司(Genmab和诺和诺德)、一家澳大利亚公司(CSL)、一家比利时公司(UCB)、一家印度公司(太阳药业)、一家以色列公司(梯瓦制药)和一家韩国公司(三星Bioepis)。另外还有三家医药企业——Allergan、Perrigo和夏尔总部设立在爱尔兰,但在美国有大量业务。 这25家生物科技公司中,只有10家公司是在美国注册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排在第26位的是华大基因(BGIGenomicsh),于2017年7月14日刚刚上市,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募集2.5亿美元。